A股最為倔強的「不死鳥」,也要走向退市了!

石聖平或許未曾料到,在其入主恆立實業還不到9個月後,這家被譽為A股「不死鳥」的上市公司就要面臨退市。

年報「難產」

5月7日晚,深交所向*ST恆立(000622.SZ)下發了《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截至4月30日,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過半數董事保證真實、準確、完整的2024年年度報告,這觸及了深交所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深交所擬決定終止*ST恆立股票上市交易。

此前4月29日深夜,*ST恆立就發布了一則「無法在預約日期及預計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定期報告」的風險提示。

*ST恆立稱,旭泰會所對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審計過程中,未按照雙方簽訂的《審計業務約定書》及《總體審計策略》規定的時間、流程以及法定程序開展審計工作,公司於2025年4月29日下午3點後才收到旭泰會所出具的正式審計報告及其他相關專項報告。

這導致公司審計委員會尚未審議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等相關議案,亦無法向董事會提交《2024年年度報告》等相關議案。

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早在1月26日晚,*ST恆立就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營收3億元-3.5億元,同比增長169.13%-213.98%。其中,扣除後營業收入約3億元-3.5億元,同比增長277.17%。

而公司收入大增主要是由於全資收購了新余鋰想所帶來的。

問題就出在這裡。

旭泰會所會計師與*ST恆立在部分業務收入確認方面存在一定分歧,如果該部分業務收入最終無法合併計算至公司總的主營業務收入,將導致公司2024年主營業務收入低於3億元。

不僅如此,因新余鋰想和零部件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偏低,子公司湖南恆勝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等,這導致公司虧損增加。

*ST恆立預計2024年錄得歸母凈虧損約3300萬元-4300萬元,同比增虧187.46%-274.57%;扣非凈虧損約3300萬元-4300萬元,同比增虧172.44%-255%。

而在這之前的2024年5月,因2023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ST恆立股票交易就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

這將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首個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後的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這一財務類股票終止上市情形。

索賠3827萬元

因年報「難產」,*ST恆立將旭泰會所告上了法庭。

*ST恆立認為旭泰會所主觀存在侵權故意,且存在審計時間安排不合理、人員未勤勉盡責、工作安排失當、人員配備不專業(其中5位現場審計人員不具備註冊會計師資格證)、獲取審計證據不紮實且溝通不及時等問題。

其表示,旭泰會所在審計過程中漠視原告合法權益,刻意製造障礙,未按約定時間、流程及法定程序開展審計工作,經過公司多次催促,旭泰會所才於2025年4月29日下午三點後出具錯誤百出的蓋章版審計報告。

旭泰會所侵權行為直接導致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2025年4月30日當日上市公司市值損失即高達3827.03萬元。

*ST恆立請求判令旭泰會所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共計3827.03萬元(前述賠償金額中目前不包括可能導致恆立實業後續退市造成的損失等,待退市事實發生後才可確定此部分損失)。

連續22年錄得扣非凈虧損

*ST恆立成立於1993年5月,1996年11月登陸深交所。上市至今的近30年間,更能反映公司主營情況的扣非凈利潤這項指標,有22年出現虧損。

其中,2003年-2023年,累計錄得扣非凈虧損6.95億元。

正如俗話所說,「再小的虧損,只要虧損的次數多了,也會累積成大虧」。

因連年虧損,*ST恆立實控人頻繁變更、重組多次失敗,期間更是被暫停上市近8年時間(2006.4.28-2013.2.8)。

後因通過相關股改引入新的控股股東後,*ST恆立於2013年恢復上市。

這一波三折的歷程,也被投資者將它稱為「不死鳥」。

就在2024年6月,石聖平通過旗下湘誠神州以1億元的價格,在淘寶阿里資產拍賣平台競得*ST恆立760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7.87%)。

這一股份轉讓於同年8月完成。至此,石聖平成功入主*ST恆立。

只是,*ST恆立已是積重難返,想要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讓其起死回生,這未免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