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8軍113師337團的日子3 我的指導員和入黨介紹人 特務連的老連長

在38軍113師337團的日子

(三)

作者 青桐

我的指導員和入黨介紹人

1968年3月,參軍到38軍113師337團特務連,在工兵排將近半年時間,訓練中引爆了一枚五一反坦克地雷、一枚爆破筒。學習築路理論課,"曲半徑"實際上就是數學的圓周率,學習起來一點難度也沒有。

1968年下半年,連隊打靶時,當時的文書在靶壕報靶,被跳彈擊中頭部負了重傷。我緊急接替當文書了,雖然沒有交接,卻把各種實力報表數據搞的有條有理,清清楚楚,在4個直屬連隊的文書中是最出色的。工作得到指導員孫鐵臣的肯定,他說:"文書聰明!"

孫鐵臣是1961年入伍的齊齊哈爾人,一位德才兼備的好指導員。進入冬季,部隊早晨6時30分起床,他每天清晨5點半就起床出去了。我開始納悶,指導員起這麼早做什麼去了?很快發現他是清理廁所衛生去了,以後我便跟著他起早兒一同去打掃廁所。當時幾個連隊共用一個大的旱廁所,冬季大便凍在便道上滑不下去,我們用木棍逐個便道捅下去,再用水沖洗乾淨,天天如此。完畢之後,部隊的起床號尚未響起。孫鐵臣指導員每天默默無聞地去做這件事,並不想讓人知道,現在想起來還敬佩他。那個年代,人的思想境界非同一般啊!

有一天吃晚飯時,連部司號員不見了,連部的幾個戰士到處找不著他。孫鐵臣指導員說:"拿軍號來,我調他回來。"嘹亮的軍號聲響了起來,我們聽不懂指導員吹的什麼號譜,但不一會兒司號員聽到號聲回來了。原來司號員接到家信父親去世了,他心裡難過吃不下飯,躲起來哭去了。指導員曾經是38軍軍部的號長,據說在全部隊司號員比賽中拿過冠軍,沒想到多年過去了,軍號還吹的這麼好,又派上了用場。

1968年底前連隊要發展新兵黨員,在拿到入黨志願書填表時,孫鐵臣指導員主動地對我說:"文書,我來做你的入黨介紹人。"連隊支委會討論時,絕大多數支委都同意,但警衛排的一位班長支委說:"文書下半年確實很優秀,但上半年在工兵排時,思想有點不穩定,建議再考驗一下。"當時我是有過調到步兵連的想法,覺得那裡鍛煉更大。有一名支委提出不同意見,我的入黨也只好暫時緩一下了。

支委會後,指導員對我說:"文書別泄氣,要經得起考驗!"雖然錯過了入伍當年入黨的機會,但我並沒有氣餒。

1969年3月27日,還是經孫鐵臣指導員介紹,我順利通過了特務連黨支部委員會的入黨討論。1969年4月1日,經上級黨組織批准,我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天正好是黨的"九大"在北京召開的日子。

孫鐵臣是38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1969年初出席了北京軍區召開的表彰大會,在當時是非常高的榮譽。會後他回到連隊,給我說起會議盛況,還看了劉長瑜演出的《紅燈記》,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之後他便被調到了113師政治部工作,從此再也沒見過面。再後來,我調到北京工作,部隊有戰友來京還打聽過他,據說轉業到天津市工作了。我退下來後,有一年來到齊齊哈爾,有朋友介紹說,這個地方民風淳樸,為人豪爽仗義。我又想起了生於斯長於斯的孫鐵臣指導員,一個精幹有能力、與人為善的好指導員。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

特務連的老連長

參軍到特務連近一年,從未見過連長,聽老兵說連長是個老資格。當時"三支兩軍"任務重,連隊高度分散,連隊的幹部通常只有一個在位,還有時一個也不在,由一個排長主持連隊工作。

1968年底,老連長回連部了。他姓薛叫什麼名字想不起來了,孔小玉後來告訴我,連長的名字叫薛寶貴。1956年我軍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薛連長便是1956年參軍的第一批義務兵。他是河南郟縣人,當了好幾年連長了。老連長一臉忠厚,寡言少語,體格健壯,待人特別實在。老兵說連長年輕時力氣特別大,連里摔跤比賽從來沒有人贏得了他。1963年來自山東臨沂的一個新兵打破了紀錄,別看此人個頭不高,但身體蹾實力氣大,敢和連長叫板摔跤,而且摔成了平手。我到特務連時他已經是偵察排的三班長了。這在當時的特務連成為傳奇。

連長的軍事素質好,標準的基層帶兵人形象。起床號一響,他便掀開被子跳下床,麻利地穿好軍裝紮上皮帶,第一個走出連部,站在連隊營房前整隊出操。我發現老連長不疊被子,感覺挺新鮮的。文書在連隊被稱作「大班長",管理連部司號員、衛生員、報道員幾個戰士。除緊急集合外,通常我們不出操,負責打掃連部衛生,整理連部內務,冬天生爐子燒開水。從此,整理老連長的內務,又成為我們幾個人的新任務。

1969年初,中蘇邊境緊張,為加強新疆方向的作戰力量,從全軍抽調兵力組建駐疆的新部隊。由38軍抽調的幹部和骨幹,組建了新疆軍區3師8團。薛連長便被抽調到這個團任副營長,義無反顧地去了新疆戍邊。原連部的老司號員是1965年入伍的戰士,他堅決要求與老連長一起去了新疆。與此相反,原定偵察排一個1968年入伍的兵,在出發前打退堂鼓了,任憑怎麼說也不去新疆了,結果被開除團藉處理退伍了。去前線上戰場是軍人的本分,老連長才是榜樣。

後來,體制編製幾經調整,新疆軍區3師8團改為7師20團,又轉隸武警部隊,師部駐新疆伊寧,20團駐新源縣。2006年6月,我到新疆7師檢查工作,專程到了新源縣20團,想尋訪老連長在團史中的蹤跡,卻無結果。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啊!7師的領導告訴我,當時抽調到這個團的所有官兵,在新疆一直堅持傳唱38軍的軍歌,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至今如此。聽後令人動容,這支部隊是38軍的血脈,光榮的歷史在傳承!

註:文中所用圖片,由孔小玉、尹振啟、趙慶波、劉明朗提供,少數來自網路,一併到處謝!

(作者為武警部隊原副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