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中俄合作,俄專家剛提議俄軍採購中國軍艦,美就對華發動制裁

俄軍事專家伊利亞近日指出,儘管俄羅斯將在近兩年交付包括二十艘戰鬥艦艇、五艘快艇、二十一艘保障船在內的四十六艘艦艇,但這些艦艇噸位都不大,俄海軍已有三十年未新建造過大型水面艦艇,但靠俄方自身短期內難以改變俄海軍大型水面艦艇缺乏的現狀。

伊利亞提議稱,俄羅斯可以購買中國軍艦,中國有以合理價格提供性價比較高艦艇的能力,中國也在出口外貿版本的水面艦艇。除俄軍事專家外,俄媒《記者》雜誌同樣指出,西方制裁影響俄造船工業的情況下俄在短時間內新下水多艘大型水面艦艇並不現實,俄海軍應放下驕傲將採購目光轉向中國。

俄學界、媒體界的相關討論引發熱議,俄專家提議俄軍方採購中國軍艦後,美國近日以中企支持俄軍為由對五家中企發動制裁,與中企被同批拉入制裁的還有俄羅斯、新加坡等國的三十一家企業,美商務部對其新發起的制裁放話稱,美國已經在證明一件事,誰與俄軍保持聯繫,美國就將與其斷絕聯繫。

美國的制裁大棒揮舞得響亮,隨著俄軍拿下北頓涅茨克,俄特別軍事行動第二階段的任務已完成大半,戰場失利情況下美國竭力營造一種不許中俄合作、不許全球各國與俄合作的態勢,美國還通過對俄黃金的進口禁令,對俄數十家實體、七十名個人的在美資產及由美國資本管理的資產全部進行沒收,對俄軍大量軍官施加禁止入境美國的制裁。美總統拜登還宣布,將對俄輸美的二十三億美元商品加征高額關稅。

美相關制裁姿態意味十足,實際對於俄烏衝突整體局勢起到的影響,卻堪稱寥寥。中國駐美使館同樣發聲回應美國對中企制裁表示,中方在俄烏衝突上一貫秉持勸和促談立場,美方制裁違背國際法,中方將採取措施捍衛中企的合法權益。

頻繁揮舞制裁大棒的美國在「金融結算系統」、「對俄能源制裁」等最重幾棒早已揮出的情況下,仍試圖以歇斯底里的制裁面目對他國進行恐嚇,但美國自身硬實力無法企及的情況下,越是歇斯底里越能顯得美國的外強中乾。美國新一輪對俄制裁中,不論是對俄實體的資產沒收還是對俄軍官的禁止入境,在美俄徹底撕破臉的情況下都已「上不得檯面」,而以美國主導的金融渠道禁止俄黃金流通,無疑會促使俄羅斯與全球多國進一步開闢繞過美國的金融結算機制。美國正在逼迫俄羅斯將俄天然氣、石油、黃金,組成一套對美元霸權予以更大重擊的組合拳。

而中美間的歷次交手已經證實,美國對中企的制裁不會沒有代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以威權恐嚇意圖號令全球,但美國科技、工業、金融硬實力愈漸崩盤的態勢下,形勢已經在發生轉變。以全球政治經濟體系的運轉來看,全球地緣中心在伊朗為代表的世界島區域,全球金融中心則在美歐主導的環球銀行金融結算體系,但美歐的集體濫印貨幣和祭出金融核彈,在使全球正形成多金融中心態勢。全球科技以半導體產業鏈為皇冠,這一部分美國對華的強勢打壓正在倒逼中國芯逆勢爆發。

全球多邊合作大潮並非美國所能阻擋,美國越是無度揮舞制裁大棒,越難止住國力下降的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