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華早報》1月2日報道,中國在近幾年逐步增強了在釣魚島的民用和軍事力量部署,這些逐步增強的力量讓日本難以應付。日本海上保安廳從2008年開始報告中國巡邏釣魚島的海警船數量,根據最開始的報告,中國每年出現在釣魚島附近的海警船數量不超過10艘,然而,這一情況直到2012年9月日本宣布將釣魚島列島國有化後發生了轉變。
也就是從這時起,中國巡航釣魚島的船隻數量暴增,從9月日本宣布釣魚島國有化開始一直到2012年年底的這幾個月中,中國出動了428艘海警船巡航釣魚島毗連海域。
中國漁民出海
這裡解釋一下毗連海域,領海大家都知道有12海里寬,而毗連海域就是從12海里再往外延伸12海里。這裡是最靠近領海的地方,往前一步就是領海。毗連區是沒有完全主權的,所有國家都可以自由航行,但是沿海國對毗連區有一定的管轄權和執法權。換句話說,釣魚島是誰的,誰就可以在毗連區內巡航執法。日本私下把釣魚島國有化,就意味著日本要控制這裡的管轄權和執法權。但是,我國的艦艇頻繁到這裡巡航執法,就相當於給了日本一巴掌,讓日本不能實際控制這裡,從而讓日本自導自演的國有化變成有名無實的鬧劇。
從2012年之後的6年中,我國平均每年巡航釣魚島的船隻數量達到了720艘,而且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執法已經成為常態化。2020年間,這一數字增長到了1157艘,是08年的115倍多,是2012年的2.7倍多。這意味著,我們正在加緊收復釣魚島。
我國巡航釣魚島的力量不僅僅只來自海上,還有空中。日本防衛省在3月份曾公布:在過去的一年中,日本戰機對中國戰機的638次巡航做出了應對。7月份的時候,日本媒體報道:由於中國軍機頻繁出動,這讓日本空中自衛隊出勤率大增,其戰機不得不每天都飛行在東海上空。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日本軍機執勤的正常範疇,其飛行員由於長時間的執勤,都非常疲勞,而且各戰機由於頻繁升空,得不到足夠的維護保養,致使維修費用大增。
從美智庫公布的報告來看,目前我國用於巡航釣魚島的飛機數量是日本的五六倍,而且質量也佔優,我們的都是新銳戰機,大部分都是近幾年生產的,而日本的戰機很多都已服役二十多年,本身就老齡化了,現在又超額使用,可以說其戰機不堪重負,能正常起飛執勤的飛機越來越少,機器都受不了,何況日本的那些飛行員。
我國用於巡航釣魚島的海警船數量和噸位也是遠遠超過日本。在2013年的時候日本的海警船數量和噸位還是佔優勢的,從2014年開始就發生逆轉了,到2015年我國的數量幾乎是日本的兩倍,平均噸位也超過日本。2019年的時候日本海上保安廳曾經對比過,1000噸級以上的海警船日本只有67艘,而中國有145艘,而且這一差距仍然再拉大。目前我國還裝備了兩艘排水量1.2萬噸級的海警船,海警2901和海警3901,上面裝備著1門76毫米速射炮,兩門副炮,兩挺12.7毫米機槍,還可以搭載兩架直8直升機,日本媒體稱其為「怪獸」。
日本目前還沒有超過萬噸的公務船,我們在數量跟質量上都已遠超日本。據日本的觀察,我國的海警船通常以4艘為編隊巡航釣魚島,經常還會有飛機在空中組隊巡邏,空中和海面搭配形成了立體巡邏。另外我國還強硬地出台了《海警法》,使得巡航釣魚島有了法律的保障,並且擁有開火權,一旦發現非法入侵者可以開火驅逐。日媒表示這就是針對日本的。
通過上面的信息得知,我國從2012年9月開始對釣魚島採用了新戰略:即依靠強大的資源,不斷地出動艦艇和飛機對釣魚島展開巡航,通過數量和質量的優勢讓日本疲於應付;從一開始巡航毗連區到進入領海內巡航,不斷地壓縮、驅逐日本在釣魚島活動的空間,最終迫使日本退出釣魚島,讓日本默認中國收復釣魚島的事實。
這個新戰略給人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感覺,不需通過戰爭就能收復釣魚島,就能開發釣魚島。雖然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卻比直接通過戰爭手段風險要小得多,收益也大得多。
到目前為止,這個新戰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從中國海警在釣魚島領海內常態化巡航可以看出來,我們已經在釣魚島佔據了絕對優勢;通過《海警法》的出台,又可以看出來下一步我們要完全控制釣魚島,收復釣魚島。相信用不了多久,釣魚島就能被我們完全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