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外媒如此評價中印關係

2020年12月07日20:30:18 軍事 1927

印度一直把自己當作是中國的「宿命之敵」,因為這兩個國家其實從本質上來看十分像,同樣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國家、同樣盤踞在亞洲大陸、同樣都擁有十多億的人口、而且同樣都是發展中國家,於是印度總覺得中國能做到的他也能,但事實卻是印度的發展遠不如中國。所以印度把自己當做中國的宿敵,一方面是想對標中國,一方面也是在抬高自己。

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外媒如此評價中印關係 - 天天要聞

印度邊境

觀察者網轉載了一篇外國學者比姆·布特爾的文章,文章名為《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比姆·布特爾說道,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的印度戰略一直都在順利實施。正如北京所料,形勢一直在發生變化。換句話說,無論中國希望印度做什麼,印度都會做。

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外媒如此評價中印關係 - 天天要聞

印度軍隊

不得不說,作者在文章中的各種言論充滿了陰謀論的色彩。例如,比姆·布特爾稱中國的長期戰略計劃是希望在所有戰線上都能不放一槍地戰勝印度,而中國最近的所有行為都是在為這一戰略目的而服務。包括中國近幾個月來在中印邊境的強硬態度,所有印軍的後續行為,都在中國的預料範圍之內。中國近幾年不斷加大對航空母艦的投入,短短几年間,中國就從僅有一艘老舊的改造航母到今天兩艘在役兩艘在建,作為回應,印度覺得自己也必須從其它國家購買昂貴的航空母艦,而這卻超出了其實際財力和需要。印度被迫進入到一場代價高昂的戰略競爭。如果印度想要獲得與中國相對抗的實力,就必須向他國購買航母,而類似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將耗資約130億美元。而中國本土製造航空母艦則能大大降低價格,還能帶動本土產業發展,增加大量就業機會,對國內的造船行業有一定的增益。而印度想買航母,就必須拿出國防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對本土造船業還毫無裨益。

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外媒如此評價中印關係 - 天天要聞

印度航母

此外,比姆·布特爾提到的還有中國在導彈、航天等領域的發展。中國在導彈領域發展神速,各種不同射程的彈道導彈層出不窮,而印度必然要針對中國導彈的發展進行相應的反導系統研究。否則就會在軍事上陷入極大的被動,在戰略博弈中受制於人。為了與中國展開競爭,印度將被迫擴大軍隊規模,這將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很難說中國在自我發展的時候是否有這一層面的因素在裡面,但是不論如何,印度都必須「跟上」。而印度不像中國,其發展尚處於十分艱難的時期,資源也十分有限,當印度把更多的資源傾斜在邊境地區時,其國內必然會陷入某種資源的短缺。

一切如中國所願,印度跳不出中國的手掌心?外媒如此評價中印關係 - 天天要聞

印度的街道

很可惜的是,印度偏偏還將對標中國軍事力量作為最優事項,他不斷地花錢購買陸地上的坦克車隊,天空中的龐大機隊,和海洋中的海軍艦隊。而更重要的發展經濟和扶貧卻被放在後面處理。然而這一切彷彿都在中國的掌握之中,中國已然洞悉了印度接下來會如何去做,他只需要正常發展自己的軍隊,印度就會自願地進入到拖垮自己的軍備競賽之中。「如果印度繼續犯下這樣的錯誤,中國將在2050年後成為世界上無可爭議的經濟和軍事強國。」比姆·布特爾說道。(風聲)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著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