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報道】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1月24日報道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此前一天宣布啟動國產HJT-36單引擎教練機的尾旋飛行測試,這被視為一項處在最關鍵階段的研發測試項目,堪稱具有里程碑意義。然而有印度專家指出,目前並沒有跡象表明印度空軍打算採購這款教練機。
印度HJT-36單引擎教練機
報道稱,HAL公司兩名試飛員於當地時間11月23日對HJT-36教練機進行了測試。「飛機的尾旋測試是飛行測試中最關鍵的階段,」HAL公司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尾旋)測試將逐步進行,以評估飛機的性能,直到飛機向兩側旋轉六圈,以滿足目標要求。」報道指出,尾旋是在軍機因(飛行員)操作不當時進入到的一種飛行狀態,而尾旋測試旨在證明HJT-36教練機能夠安全地從這種狀態中恢復。
根據報道,印度空軍的新飛行員在駕駛戰鬥機前需要歷經三個階段的訓練,並在此期間分別駕駛PC-7 MkII教練機、HJT-16「基蘭」教練機和「鷹」高級教練機。然而在此之中,HJT-16「基蘭」教練機使用壽命已接近極限,與此同時,部分印軍飛行員已經開始駕駛PC-7教練機接收第二階段的訓練,而HJT-36教練機就是用於替換老化的HJT-16。
報道指出,有印度專家質疑印度空軍是否真的會下令採購國產HJT-36教練機,因為它(出現的時機)「太晚了」。根據多名印度官員的說法,印度方面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了西塔拉中級噴氣教練機(IJT,也就是HJT-36教練機)的有關構想,該項目於1999年7月獲得批准,最初計劃採用法國發動機,後來更換為俄羅斯發動機,並計劃於2006年初步投入使用,預計於2007年交付印度空軍。
然而結合印度媒體的報道來看,HJT-36教練機至今仍處在「最關鍵測試狀態」,因此正如印度專家所言,印度空軍是否願意為一架延期交付超過10年的軍機掏錢確實是個問題——換句話說,研發進度較預想落後超過10年的HJT-36教練機的性能指標又是否符合如今印度空軍的要求,這的確非常值得懷疑。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環球網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路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