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印媒消息稱,德國支持四國反對中方,明年向印度洋派遣軍艦。德方解釋發言人稱,這是出於戰略考量,德國必須在該地區有著發言權,從而在經濟格局上加強與印太國家之間關聯。儘管德國並沒有直接點名,但外界媒體還是認為這是在意圖針對中國。
德國宣布"插手"亞洲海域糾紛
據環球網報道,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在採訪中解釋稱,當前德國在國防上正在做出戰略調整,儘管新冠疫情令本國經濟遭受慘重打擊,但在明年仍然會投出只多不少的預算到國防中,而當前問題是如何將預算轉化為"真實力量"。
此外,這位外長提到了中德關係,認為中方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貿易夥伴,而雙方經濟關係穩定建立是一個雙贏過程。隨後,卡倫鮑爾又將槍口急轉,指出德方同時不會忽視中方在知識產權和不公平投資上等"一些事情"上所做影響視而不見。
德國朋友立場曖昧
對於德國未來將計劃在印度-太平洋地區部署一艘軍艦巡邏,卡倫鮑爾並沒有具體提到其是否將在南部海域參與所謂"航行自由"行動。而在聊到印太問題時,強調德方目的是加強雙邊甚至多邊合作,不排除做諸如讓德國軍官登上澳大利亞海軍船隻的嘗試。卡倫鮑爾口中合作無外乎是試圖整合北約力量,將其影響力擴大至印太地區國家。
德國外交部密切關注印太局勢,不止一次表示該地區與全球供應鏈有著密不可分關係,同時也是重要貿易走廊,如果發生衝突,那麼將會對世界帶來不利影響,這當中自然包括德國。實際上,這正是在映照今年9月初時德國政府出台的一份四十頁報告,內容涉及了包括南部海域在內的亞洲海域。
儘管中國是德國最大合作夥伴,但德方這一次還是選擇站在政治立場而非利益角度。在中德關係因疫情而得到改善之時,德國政府卻表現出曖昧姿態,甚至部分媒體也在對華話題上概念模糊,頗令人擔憂。
印度成最大贏家
由於德國是二戰戰敗國,所以並沒有海上力量,更別談海外領土,這次宣布加入"亞洲版北約"對本國或許意義重大。有分析指出,部分歐洲國家開始對華採取強硬措施,正讓印太局勢平衡被打破,而這一形勢令印度陷入狂歡,因為後者是美國印太戰略下關鍵"急先鋒",先後有著"四國聯盟"和歐洲勢力支持,印度似乎已經穩操勝券。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