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2020年11月07日14:28:04 軍事 1710

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 天天要聞

美國喬治亞州本寧堡的機動官員正在考慮重組未來的地面作戰部隊,包括可能改變步兵班的規模。

過去3年,美國陸軍一直在忙著完善新型先進武器和其他複雜的作戰技術,為與潛在對手進行大規模作戰做準備。

在美國喬治亞州本寧堡一次軍事演會議上演習官員稱將支持軍隊指導的「分隊研究,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以確定使用下一代能力的步兵班的最佳規模,」里韋拉·埃斯帕達說。

他說:「隨著我們的推進,我認為這將會引起很多人的興趣。」他還描述了本寧的現場實驗部門將如何在2021財年進行現場實驗,以支持新型軍隊的研究。

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 天天要聞

陸軍步兵學校指揮官陸軍准將多納霍說,將由士兵殺傷力跨職能團隊和機動能力開發和整合理事會進行的小隊研究「已經過時了」,但他警告說,小隊不太可能縮小到9人以下。

多納霍在一份聲明中說:「從我們最初的實驗結果來看,我們知道將步兵班人數減少到9人以下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們也不建議減少現有的步兵班人數。」

本研究將考慮裝備的影響等「下一代的能力,」軍隊下一代陣容武器,一個6.8毫米武器系統設計來取代M4A1卡賓槍和M249班用機槍和綜合視覺增強系統,一個系統被開發為士兵配備一個抬頭顯示器來顯示地圖和其他關鍵戰術信息。

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 天天要聞

「然而,即使實驗表明一個11人的小隊是最理想的,這可能不會導致調整小隊的規模,考慮到幾個因素——部隊結構限制,人員成本,甚至車輛設計的限制,」他寫道。

多納霍提到的車輛設計限制指的是下一代作戰車輛,陸軍正在設計的下一代作戰車輛可以裝載9名士兵,以取代布拉德利戰車。

美國海軍陸戰隊曾嘗試將一些由12人組成的步兵隊的規模改為15人,這是前指揮官羅伯特·內勒上將在2018年發起的一項嘗試。

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 天天要聞

2018年,內勒還將所有步兵分隊的規模從13名海軍陸戰隊員縮減到12名,並將其重組為3個、3人的火力分隊,此外還有一個分隊系統操作員、助理班長和班長。

多納霍少校在模擬演戲會議上說,在為未來的戰爭做準備時,陸軍也可能從以旅作戰團隊為重點轉向以師為重點的結構。

多納霍說:「就我們的組織而言,我認為,美國陸軍即將宣布這個師為作戰單位。」他說:「我們知道,大規模作戰行動不再是以旅為中心的戰鬥。旅將沒有足夠的戰鬥力。旅將沒有能力同步所有作戰力量要素,這將需要戰鬥和贏得大規模作戰行動。」

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 天天要聞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早期,陸軍轉移到以師為中心的結構,以便能夠創建可部署的部隊包,根據陸軍各個中心的準備情況提供背靠背的戰鬥輪換。空降師和山地師的配合使用,這並不罕見。

軍隊這兩個「可能會小」,必須增強與其他單位,如火炮和偵察部門的支持水平,這將是「著陸的地方」等新的自治系統的機器人戰鬥車輛,這是設計給指揮官派出無人駕駛車輛的選擇首先要面對敵人的陣型。

多納霍說:「作戰旅仍然是我們工作的中心,它是一個功能齊全的聯合武器旅,能夠在近距離作戰中接近並摧毀敵人,這仍然是極其重要的。」

軍隊里一個班幾個人很重要嗎?美國海軍陸戰隊想以此來提高作戰能力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著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