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報道,河南一家廠家成功製造出了傳說中的二戰球形坦克,該坦克內部可乘坐三人,具有上路行駛功能,根據配置不同造價在15-21萬元不等,這應該是全世界首次成功復刻出球形坦克。
球形坦克是最神秘的二戰傳說之一。早在1917年,俄羅斯一名發明家就首先提出了球形坦克概念,這種坦克沒有配備武器,被設計成憑藉自身巨大直徑的滾輪碾過敵人戰壕。
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一位發明家對球形坦克概念進一步完善。該坦克像一個巨型鐵球一樣在地面滾動前進,外部是左右兩半帶防滑爪的旋轉金屬半球,內部則是空心鋼製駕駛室。安裝在駕駛室地板中央的重型發動機驅動外部金屬半球旋轉,同向旋轉就是前進後退,反向旋轉就能轉彎。
乘員在全密封的駕駛室內通過側面和旋轉半球之間的射擊孔向外設計。發明人指出,球形坦克的中彈面積在所有外形中是最小的,除非正面直接命中,其他所有角度飛來的彈丸都會遭遇其彎曲表面,增加了被彈飛的概率。
儘管兩位發明家的設計最終沒有實現,但球形坦克概念成功引起了德國人的注意,在二戰中製造出一種被稱為Kugelpanzer(德語「球形坦克」之意)單人裝甲偵察車並出口日本,結果在1945年被蘇軍在遠東繳獲。
Kugelpanzer使用5毫米鋼板製造,兩側直徑1.5米的大型滾筒由一台兩衝程25馬力活塞發動機驅動,坦克內部的摩托車式鞍座上可乘坐一名駕駛員,他通過面前的狹縫觀察前方並通過下方的狹縫開槍。至今這輛球形坦克仍被存放在庫賓卡坦克博物館。
保存在庫賓卡的Kugelpanzer在二戰結束後因其腦洞設計持續引發人們關注,由於球形坦克的獨特氣質非常符合蘇聯武器暴力美學,所以近年來被好事者挖掘後演繹出一系列蘇聯球形坦克的架空設計,引發很大反響。
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某東歐模型套件推出的蘇聯單輪高機動球形坦克,該坦克被命名為「沙羅坦克」,裝備輕武器,具有一條垂直環繞球體中線的橡膠履帶,能像單輪摩托一樣高速行駛。另一種就是白俄羅斯一家遊戲廠家推出的重型球形坦克,配備兩條履帶和兩名坦克炮,外形十分威猛,該設計就是我國廠家將球形坦克現實化的基礎。
最後要強調一點的是,由於球形坦克無法解決的行駛穩定性問題,蘇聯從未啟動過任何實質性的球形坦克研製項目,現在出現的所謂蘇聯球形坦克都是架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