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2020年10月02日03:48:13 軍事 1489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歡迎乘坐歷史旅行號,我本次航班乘務長。讓我帶大家一起回顧古今往事吧!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長期以來,在國內主流網站討論中,都缺乏對日本古代火炮的研究和關注。儘管早在16世紀50年代,就有戰國大名開始嘗試火槍的推廣運用,但對於火炮卻一直比較冷漠。其背後的原因,被許多學者認為可能與後來德川幕府所推行的政策有關。然而,早在江戶當局完成對火器製造的大體壟斷權之前,火炮其實已經在日本國內有了推廣。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日本的糟糕道路系統 是的輕型火炮更受青睞

平心而論,火炮的確沒有在當時的主要戰役中發揮符合其性能的作用。原因也不難理解,日本的地形本身就容易限制炮兵發展。作為一個森林茂密、山地遍布的狹長島國,當時的日本道路系統也非常糟糕。無疑會讓運送重型火炮,成為所有軍隊的噩夢。所以,戰國時期的各方軍隊,通常需要依靠較小尺寸的攜帶型火炮作戰。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戰國時代前期 火器在日本都不流行

但重型火炮還是偶爾會在海戰和圍城戰中出現。特別是在17世紀早期,無論防禦者或進攻方都有使用案例。1614年,在著名的大版圍城戰中,雙方就動用了超過300門的各式火炮。除了剛剛從英國沉船上拆卸的歐式艦炮,也包括了許多之前進口或在本土鑄造的型號。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日本自己仿造的中小型佛朗機炮

儘管日本的早期火炮發展,長期處於一種緩慢而奇特的局面。但我們也可以從梳理日本的火炮的大致種類和歷史,感受那種不同於大陸平原國家的戰爭思想。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大阪圍攻戰中 德川軍就擁有大型歐式艦炮

現存最早的日本火炮,其實出現在超乎很多人想像的14-15世紀。從型號來看,可能來源於當時的明朝或李氏朝鮮。當然,這類火炮出土和記載都很少,幾乎不見有大規模使用記錄。可能也是因為自身性能堪憂,且日本國內又處於沒有大規模戰事的階段。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早期的日本原始火器 基本與大陸同源

16世紀中期,由於南蠻貿易興起,日本的火炮才第一次有了跨越式發展。尤其當大帆船不斷抵達平戶或長崎,較為新式的後置裝填火炮便由葡萄牙傳教士帶入列島。其中大部分類似明朝拿去海量仿造的弗朗機,但偶爾也有體型較大的國崩。雖然已不是歐洲軍事科技的最新結晶,但卻有著源自中世紀後期成熟使用經驗。這才確保地理隔絕因素較大的日本,能夠穩定的獲得此類武器。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南蠻貿易的興起 讓日本的火炮技術有了極大發展

首先被傳教士推銷的九州大友氏,就1558年開始將大炮用于海岸防禦。而足利家更是早在1560年就開始吸納歐式大炮,並不斷要求葡萄牙傳教士提供更大型號。長此以往,在當地鑄造的仿製品也就非常自然的開始出現。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日本自己仿造的中小型佛朗機炮

當時,這些歐式火炮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幾乎都選擇用青銅鑄造。重量一般可達120公斤以上,長度也在1.5-3米之間。儘管也有少量的鍛鐵炮出現,但這類艦炮為了裝填便利,導致爆炸氣體沿著接縫泄漏,從而減小了射程和威力。雖然效率不高,其中較大的型號仍然可以發射重達1.3公斤的70毫米炮彈,並且擁有可安裝的旋轉裝置,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發射的彈藥種類,也包括殺傷人員更有利的葡萄彈與鏈彈。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原產葡屬果阿的 大型弗朗機炮

然而,幾個率先進口火炮的勢力發現,這種武器本身依然具有很大局限性。不僅是因為火炮本身較為沉重,在崎嶇山路上運輸不變,而且要使用大量火藥,增加成本與後勤負擔。例如在1578年的水川戰役中,快速撤退的大友家就被迫將數門大炮留給對手島津氏。對方卻因為覺得大炮太重,自己難以將其帶走。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嚴重限制了大名的炮兵應用慾望。此外,火炮本身也存在使用風險,容易因操作不慎而直接炸膛。這又需要讓領主們支付額外費用,顯得在經濟層面很不划算。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不少小型土炮 會以重型箭矢為主要武器

此外,日本人也開始研髮帶有自己特色的火炮。這些土炮要麼被稱為「破羅漢」,也有更為著名的稱謂是ōzutsu(大筒)。但後者往往種類繁雜,從大口徑火槍到小口徑火炮都能囊括其中。也像早期引進的佛朗基炮那樣,既可以發射實心彈,也有專用的葡萄彈。甚至返璞歸真的走起複古路線,以重型箭矢攻擊目標大門、路障或城堡本身。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德川家康擁有過的英國大炮

最後,無論戰國時代的火炮種類如何繁多,進口自歐洲的大炮都受到格外珍視。打贏大阪之戰的德川家康,就特意使用了十多門英國重型火炮。在此之前,16世紀的葡萄牙人也曾嘗試在九州建立了一些小型鑄炮廠。他們和後來的荷蘭人一起,在16-17世紀之間,為不同大名鑄造過部分重型火炮。其中最大的型號,重量可達數百公斤。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到19世紀還有被製造的木頭炮

另一種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完全忽視的是木製大炮。它們在日本被普遍稱為MOKUHō。由於是用木頭製成,所以需要對槍管進行額外的加固。比如一系列粗繩或鐵環,確保炮管不會因火藥威力的摧殘而出現裂縫。雖然相當原始,但放在日本國內仍然比較有效,是主流大炮的廉價輕便替代品。只是由於材料原因,這種火炮非常脆弱和不安全。所以通常只被用來開幾炮,就可以被使用者立刻扔掉。一般也就用來發貨時簇箭、葡萄彈或小型炮彈,偶爾會用向空中投射煙霧。

長期被人忽略的日本,早期火炮發展讓人驚訝! - 天天要聞

江戶時代 無疑是日本炮兵技術的發展低谷

如果不是戰國時代因德川崛起而宣告結束,相信更大規模的炮兵將很快在日本各地被繼續推廣開來。但江戶幕府的得勢,終究容不得一個便於武器技術快速跟進的寬鬆時代。在此後的200多年時間裡,大部分領主乃至幕府本身都將與此領域絕緣。只留下少量窗口,繼續以非常隱秘的方式吸納外來炮兵技術。

列車到達終點啦!感謝大家乘坐此次歷史事件旅行號哦,期待下次再次與您的碰面哦!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胡塞武裝稱對以美目標實施多次軍事行動 - 天天要聞

胡塞武裝稱對以美目標實施多次軍事行動

△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資料圖)當地時間5月7日,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聲明稱,該武裝成功實施了三次針對以美目標的軍事行動。聲明稱,第一輪行動其出動兩架無人機,襲擊了以色列的拉蒙機場;第二輪行動則出動「雅法」無人機,打擊了位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地區的以方關鍵設施。聲明還指出,胡塞武裝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