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2020年03月29日23:06:05 軍事 1418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999年8月26日,俄羅斯發兵車臣,打響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從1994年12月11日開打至1996年8月31日結束,俄羅斯付出了死亡/失蹤5700多人代價,最後不得不簽署停火協議並撤出了車臣,第一次車臣戰爭實際上是俄羅斯敗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最終俄軍獲勝,重新拿回了車臣的控制權。本組圖集,是1999年10月第二次車臣戰爭期間的實拍照片;畫面上是俄軍突擊隊從納茲蘭向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前進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第二次車臣戰爭持續了近10年(包括正規戰和游擊戰);俄軍參戰兵力約8萬,車臣方面約30000人。圖為10月20日,俄軍士兵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附近做戰鬥準備。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傷亡人數約7200人,車臣方面約16000人。圖為10月26日,俄軍在車臣第二大城市古德梅斯附近的炮兵陣地發起炮擊。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27日的格羅茲尼城市建築,牆體上被炮火蹂躪成千瘡百孔。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27日的格羅茲尼醫院,醫生為一名亡者合上雙眼。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27日,格羅茲尼居民在被摧毀的市場徘徊。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隨著俄軍的推進,特雷克河兩岸的民眾逃離他們的家園。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車臣人在家中從子彈中提取火藥。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車臣抵抗組織成員在練習射擊手槍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一小股車臣軍人夜間生火取暖。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5名持有多種單兵輕重武器的車臣軍人。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前線的車臣軍人在Nozhai-Yurt村附近挖戰壕。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車臣少年在家中從子彈提取火藥。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被炮火摧毀的格羅茲尼一棟高樓工地。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27日,俄軍少尉葉夫根尼·弗蘭科夫因為在從車臣武裝分子手中,解放達吉斯坦的博特利赫地區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而獲得獎章。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22日,車臣武裝團伙入侵後,馬齊梅多娃(Fazilyat Magomedova)手持SVD狙擊步槍。,她和其他14名受過訓練的婦女組成了達吉斯坦女子營。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7日,為炸彈爆炸中喪生的30名平民舉行葬禮。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3日,當時車臣首領阿斯蘭·馬斯克哈多夫(Aslan Maskhadov)回答媒體提問現場。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前線的車臣士兵在Nozhai-Yurt村附近休息。

第二次車臣戰爭實拍老照:俄軍突擊隊鐵流滾滾,城市建築千瘡百孔 - 天天要聞

10月期間,特雷克河兩岸逃難民眾中的兒童少年。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人很鬱悶,美元收割全球卻唯獨拿中國沒辦法,打又打不過 - 天天要聞

美國人很鬱悶,美元收割全球卻唯獨拿中國沒辦法,打又打不過

美國人挺鬱悶的。美元作為全球最牛的貨幣,幾十年來幫美國在全世界呼風喚雨,想怎麼收割就怎麼收割。可偏偏到了中國這兒,美元的威力像是被下了降頭,怎麼使勁都拿中國沒辦法。更別提軍事上,美國雖然號稱世界老大,但跟中國打起來還真不一定能佔上風。這到底
交通科研老兵:凍土變「芝麻糊」,如何在「芝麻糊」上修路是非常大的挑戰 - 天天要聞

交通科研老兵:凍土變「芝麻糊」,如何在「芝麻糊」上修路是非常大的挑戰

5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來自交通領域的代表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勇當開路先鋒」與記者見面交流。在見面會上,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基礎研究創新中心副主任田波分享了一段在高原上搞科研時的難忘經歷。當時由於臨近春節找不到幫手,他們只能自己搬運砂石料和水泥。「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