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防務部門最新發布的信息,「漢光41號」實兵演習已於2025年7月9日正式啟動,並將持續至7月18日。
此次演習創下多個「史上之最」,而國台辦也在此時突然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
這次的演習會持續10天9夜,往年多為5天4夜,首次採用「晝夜不間斷」模式。
其中7月9日—11日,模擬應對「灰色地帶侵擾」,如無人機騷擾、網路攻擊。
7月12日升級為「應急作戰」,部隊快速部署。
7月13日—18日,高強度實戰階段,包括反登陸、灘岸戰鬥、縱深防禦及首次加入的「持久作戰」,模擬失去制空權後長期抵抗。
參演規模,後備軍人數破紀錄,動員2.2萬名後備軍人,創歷年新高。
首次以旅級規模整編後備部隊,驗證「快速動員-投入實戰」鏈條。
要求「全程戰鬥狀態」,從事12項戰訓任務,包括物資分散存儲、指揮鏈重建等。
首次部署美製「海馬斯火箭炮」及台產「天劍導彈」,演練灘頭阻擊登陸部隊。
新增「城市韌性演習」,7月15日起全台拉響防空警報,疏散民眾至商場避難,實施交通管制。
模擬「指揮中樞被斬首」後,如何維持作戰體系運轉。
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
賴清德想借著這次的演習,無非是要實現兩個目的。
對內「壯膽」,假想2027年大陸「攻台」,渲染「最壞情況」以強化島內危機感。
台防長顧立雄稱:「需提升隨時響應能力,因解放軍『由訓轉戰』時間已縮短」。
對外「示強」,向美國展示「自衛決心」,爭取軍售支持。賴清德藉機炒作「抗中保台」,但民調顯示超60%民眾反對激進對抗路線。
多數的台灣民眾對此都很反感,因為演習的需要,商場變成了「避難所」,對民眾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賴清德還想通過演習創收,出了不少軍演周邊商品,一個臂章要賣700元新台幣,被批「發戰爭財」。
國民黨指責賴清德「刻意升高對立」,借軍演轉移貪腐案焦點。
國防部痛批演習是「虛張聲勢的把戲」,企圖綁架台灣民眾上「台獨戰車」,強調「以武謀獨死路一條」。
就在演習的前夕,國台辦突然宣布啟用W121航線,在M503航線新增W121銜接航線,連接廈門、福州、東山等沿海城市,距離所謂「海峽中線」僅4.2海里。
目的是緩解航班擁堵、減少延誤、保障飛行安全,2025年上半年兩岸客運量超90萬人次,暴增50%。
W121航線緊貼台方劃設的「海峽中線」,台軍擔憂民航飛機會干擾雷達監測,擠壓所謂「防空緩衝區」,增加戰備壓力。
台「陸委會」稱大陸「單方面改變現狀」,要求「先協商」。
但俗話說得好,打孩子還要挑日子么?我們要開通新的航線還需要和台灣商量么?
新航線徹底抹除「海峽中線」概念,過去大陸之所以不觸碰,不是因為怕台灣,只是出於善意,希望台灣自己能知道收斂。
但如今因民進黨「台獨」挑釁不再讓步,不要錯把客氣當了福氣。
不過台灣當局的顧慮是對的,航線確實可以隨時轉為軍機通道,戰時能快速封鎖台島空域,我們打的是明牌。
我們也從來沒有說過會放棄武力統一台灣,既然我們有武力統一台灣的打算,當然也需要做相應的準備。
大陸的態度一直都沒變過,是台灣一直給臉不要臉。
2015年M503航線由兩岸協商敲定,前提是國民黨承認「九二共識」。
如今賴清德否認「九二共識」,等於主動放棄協商資格,再來說我們沒有協商,這不是倒打一耙么?
所謂「海峽中線」早就已經名存實亡,解放軍戰機2024年越線次數比2020年翻3倍,台軍飛行員疲於應對。
兩岸貿易佔台灣出口40%,新航線提升物流效率,台企被迫接受「大陸主導規則」。
世衛大會連續9年拒台參會,137國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美國對台軍售規模驟降30%。
賴清德想「借國際力量施壓大陸」淪為笑談。
台獨分子猜得沒錯,W121航線就是「民用包裝的軍事部署」,既服務兩岸民生,又推進統一進程,就是因為台獨分子們怕,我們才要這樣安排。
台獨分子們不怕,我們還不開這條新航線了呢。
這次的演習,賴清德預想的是2027年解放軍會登台,這個時間可能會比他想得還要更快一點哦。
台軍與其訓練這些用不上的東西,不如練習一下到時候怎麼迎接解放軍好了。
參考資料:
1、直新聞《深度丨「漢光軍演」首次納入城鎮戰,賴清德大陣仗「認爹」》
2、環球網《民航局啟用W121銜接航線,國台辦:對兩岸同胞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