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當前,餐飲行業上市確實面臨不少挑戰,這與整體宏觀經濟環境、資本市場情緒以及行業自身特點緊密相關。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願。雖然餐飲是剛需,但在可支配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餐飲選項,高端或溢價餐飲或會受到一定壓力。另外一方面,整個資本市場,特別是二級市場,當前風險偏好較低,估值中樞下移。投資者對高估值的成長股持謹慎態度,更青睞業績穩健、現金流充裕、具備防禦性的投資標的。

遇見小面遞IPO前分紅3400萬:公關總監突然被裁,單店銷售額下降
《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一碗小面能講出怎樣的故事?「中國小面,全球遇見」,這是遇見小面的品牌願景。
4月15日,廣州遇見小面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小面」)遞表港交所。然而,就在IPO後不久,公司便因公關總監被裁事件引發輿論關注。
與此同時,公司IPO前大額分紅,同時產品價格下調。報告期內,遇見小面營收雖持續增長,但訂單平均消費額、單店日均銷售額雙雙下滑,流動負債高企,引發市場關注。
1
公關總監被裁,IPO前分紅3400萬
IPO遞表不久,遇見小面公關總監被裁員走入大眾視野。
4月18日,遇見小面的公關總監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動態稱,自己在孩子生病且不在公司的情況下,突然收到公司的裁員通知,且公司還將《解除勞動關係通知書》寄至其家庭住址,由其家人簽收,而非直接聯繫本人。公司方面解釋稱,將裁員通知寄給家屬是由於HR失誤,誤填了緊急聯繫人的電話。
據悉,該總監自2025年1月入職,目前仍處於試用期。公司表示會正常結算工資並按照法定標準給予離職賠償。
衝刺上市本是好事、大事時,卻迎來裁員中層,這多少為公司前景增添不確定性。
招股書披露,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2024年連續三年,公司重慶小面、豌雜麵和酸辣粉線下銷售量在所有中國連鎖餐廳中排名第一。同時,招股書披露,中式麵館市場高度分散,按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計,前五名參與者佔市場份額的2.9%。
2022年-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遇見小面實現營收分別為4.18億、8.01億、11.54億,年內利潤分別為-3597.3萬、4591.4萬、6070萬。
利潤正增長後,公司很快就巨額分紅。2023年,遇見小面宣派及派付公司權益股東應占股息為1950萬;2025年3月,公司宣派股息金額1470萬。
股權結構上,據招股書及天眼查顯示,淮安創韜作為持股平台由創始人宋奇和聯合創始人蘇旭翔於2016年4月成立。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淮安創韜持有遇見小面49.04%的股份。
宋奇和蘇旭翔分別持有淮安創韜66.67%及33.33%的合夥權益。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宋奇憑藉擔任公司僱員激勵平台淮安遇見好人的普通合伙人,有權行使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24%所附帶的投票權。宋奇、蘇旭翔、淮安創韜及淮安遇見好人將共同成為一組控股股東。宋奇、蘇旭翔均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餐飲行業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一方面,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外出就餐意願和消費能力受到一定影響,導致餐飲行業整體增長預期下降。另一方面,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新品牌不斷湧現,市場份額爭奪激烈,使得投資者對餐飲企業的未來盈利能力產生擔憂,從而對估值產生壓力。例如,2024年餐飲行業整體凈利潤率有所下降,市場對餐飲企業的估值倍數也相應降低。
柏文喜進一步指出,近期上市的餐飲企業股價表現不佳,進一步削弱了投資者對餐飲行業的信心。例如,部分餐飲企業在上市後股價破發,導致投資者對餐飲企業的投資回報預期降低,進而影響其對新上市餐飲企業的投資意願。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持有類似觀點。他指出,當前,餐飲行業上市確實面臨不少挑戰,這與整體宏觀經濟環境、資本市場情緒以及行業自身特點緊密相關。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願。雖然餐飲是剛需,但在可支配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餐飲選項,高端或溢價餐飲或會受到一定壓力。另外一方面,整個資本市場,特別是二級市場,當前風險偏好較低,估值中樞下移。投資者對高估值的成長股持謹慎態度,更青睞業績穩健、現金流充裕、具備防禦性的投資標的。
柏文喜指出,遇見小面作為中式麵館賽道的潛力選手,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公司可以通過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增強投資者對其品牌的信心。例如,通過與知名媒體合作、舉辦品牌活動等方式,提升品牌曝光度。
據悉,公司為拓展業務將採取的策略之一為「持續在品牌建設上進行投入,提高客戶忠誠度」。各期,廣告及推廣開支分別為615萬、504.4萬、1333.9萬。
2
未來發展的「三駕馬車」,流動負債高企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遇見小面在中國內地22個城市擁有374家餐廳,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六家餐廳,另有64家新餐廳正在籌備中。
從門店數量的增長情況來看,報告期各期末,遇見小面擁有門店數分別為170家、252家、360家。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門店數達380家。
在門店經營效率方面,報告期各期,公司門店整體翻台率分別為3.1次、3.8次和3.7次。其中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翻台率分別為3.2次、4.0次、3.8次;二線及以下城市翻台率分別為2.7次、3.2次、3.2次。
從經營模式來看,遇見小面的餐廳採用直營或特許經營模式經營。截至2022年及2023年1月1日,公司與一家獨立第三方分別聯合經營了12家及9家餐廳。於2022年及2023年,該等聯合經營餐廳中分別有3家及9家關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81家特許經營餐廳。
招股書介紹,公司未來發展的「三駕馬車」是:下沉低線市場開店、探索海外市場開店、加大特許經營模式開店。
柏文喜指出,低線市場的餐飲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尤其是麵館市場,品牌眾多。遇見小面需要在價格、產品、服務等方面進行綜合競爭,才能在低線市場取得成功。低線市場的品牌推廣難度相對較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較低。遇見小面需要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提升品牌在低線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才能為其產品定價提供支持。
同時,遇見小面指出,作為未來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公司擬繼續擴大特許經營餐廳網路,並逐步提高特許經營餐廳的比例。
遇見小面計劃分別於2025年、2026年及2027年開設約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及170家至200家自營和特許經營新餐廳。
柏文喜指出,擴張計劃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公司目前的資產負債率較高,流動負債凈額較大。通過上市融資,可以為擴張計劃提供資金保障,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
從數據端來看,各期,公司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2.51億、3.43億、4.90億;流動負債凈額分別為1.49億、1.87億、2.42億;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1.03億、1.57億、2.48億;非流動資產總值分別為5.11億、6.86億、9.13億;資產凈值分別為2597.2萬、5379.3萬、1.18億。
遇見小面表示,2024年流動負債凈額同比增長29.7%,主要是由於(1)流動租賃負債增加5310萬,主要由於就直營餐廳網路拓展,公司租賃的物業增加,(2)短期借款增加5000萬,及(3)合約負債(主要包括自公司的特許經營商收取特許經營收入的預付款、儲值會員賬戶及已發出的代金券的餘額及顧客忠誠計劃的合約負債)隨著業務擴張增加2250萬,部分被以下兩項所抵銷:(4)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即公司於結構性存款的投資)增加4520萬及(5)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隨著公司的業務擴張增加2560萬。
宋清輝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是一個過於激進的擴張計劃。首先,新開門店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IPO募集的資金能否支撐如此規模的擴張至關重要;其次,每開一家新店都需要店長、店員等基層管理和操作人才。能否在短時間內招聘、培訓和留住大量合格員工,直接影響擴張速度和質量;最後,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質量一致和物流配送效率,尤其是在向低線市場和海外市場拓展時,供應鏈的複雜性和挑戰會顯著增加。
在宋清輝看來,遇見小面的擴張計劃是基於其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和盈利改善,但也面臨市場、資金、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戰。尤其是在向低線市場拓展時,其現有的定價模式將面臨巨大的消費能力和本地競爭壓力,需要公司採取靈活且精細化的策略來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3
訂單平均消費額、單店日均銷售額雙雙下滑
各期,遇見小面的訂單平均消費額分別為36.1元、34.0元、32.0元。其中一線及新一線訂單平均消費額分別為36.0元、34.1元、31.9元,二線及以下城市訂單平均消費額分別為36.5元、33.7元、31.8元。
柏文喜認為,在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遇見小面的麵條定價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但同時也面臨一定的挑戰。遇見小面作為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的中式麵館品牌,其品牌價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較高的價格水平。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任和認可,使其願意為品牌支付一定的溢價。
「但同時也存在相應的挑戰,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高。雖然遇見小面的麵條價格相對較高,但消費者可能會選擇價格更低的替代品。例如,一些經濟實惠的麵館或快餐品牌,其價格可能在20元左右,對遇見小面的市場份額構成一定威脅。」
「而且,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更加註重性價比。遇見小面需要在保持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優化價格策略,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否則,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流失。」
宋清輝認為,目前的價格定位決定了遇見小面並非面向大眾市場提供廉價餐食,而是定位於中等消費水平的年輕白領、都市人群或購物中心消費者。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這個價格估計很難持續保持競爭力。
訂單平均消費額降低的同時,2024年遇見小面單店日均銷售額也出現一定下滑。
報告期各期,單店日均銷售額分別為1.18萬、1.39萬、1.24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訂單平均消費額分別為1.20萬、1.42萬、1.24萬,二線及以下城市訂單平均消費額分別為1.11萬、1.27萬、1.16萬。
不過,同一時間,訂單總數分別為1416萬、2821.9萬、4209.4萬。其中一線及新一線訂單總數分別為1133.8萬、2341.1萬、3444.6萬,二線及以下城市訂單總數分別為282.2萬、480.8萬、738.8萬,均出現一定增長。
柏文喜認為,公司通過主動降低菜品價格,吸引更多顧客,增加整體銷售額。這一策略通過提升客流量和訂單量,實現了營收的快速增長。此外,公司還可以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運營成本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增強投資者對其未來業績的信心。
在食品安全方面,2024年11月,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開展餐飲業食品安全大檢查發現問題的處置通報(2024年11月第2期),通報顯示,遇見小面東城東直門分公司存在未保持食品經營場所環境整潔的問題。
2024年6月28日,北京消協公眾號通報,當年6月10日至24日,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開展餐飲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對海淀區32家餐飲門店進行了依法查處。其中,遇見小面赫然在列。(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