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2025年05月18日00:32:03 軍事 1090

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於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關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會談——這是2022年3月以來,時隔三年,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5月16日,在土耳其方面主持下,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新華社圖)

當天,談判以閉門形式展開,首先舉行了土美烏三方會談,然後在土耳其的主持下舉行了俄烏直接談判。

此次歷經一波三折才達成的雙方直接談判持續了近2個小時,但對於會談成果,俄烏雙方的態度卻南轅北轍、各說各話:俄方表示「滿意」,烏方稱為「毫無成果」。

俄方談判代表團團長、俄羅斯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在談判結束後發表聲明說:「總體而言,我們對會談結果感到滿意,並願意繼續我們商定的接觸。」

梅金斯基透露,接觸包括三方面:

第一,俄烏在未來幾天內將進行大規模被扣押人員交換,人數將達到1000人換1000人。

第二,烏方提出兩國領導人舉行直接會晤的要求,俄方已經注意到。

第三,雙方商定,各自提出對未來可能停火細節的看法並詳細說明。

「我們認為,在雙方提交這些看法之後,就這些內容繼續談判是適當的。」

但烏方對此次和談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會談結束後,烏克蘭最高拉達議員熱列茲尼亞克表示,伊斯坦布爾談判毫無成果。據烏克蘭消息人士稱,俄方拒絕了30天停火,並要求烏軍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扎波羅熱地區撤軍。俄羅斯的其他要求也都是「不可接受的」,遠遠超出了先前討論的範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會晤不是目的,解決所有重要問題才是關鍵。但抵達伊斯坦布爾的俄羅斯代表團級別很低,代表團中沒有在俄羅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人。

顯然,這場談判中唯一達成的實際成果可能就是俄烏將互換1000名被俘人員,但在相關核心議題上雙方依然分歧巨大。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烏克蘭代表團團長、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表示,俄烏雙方在伊斯坦布爾達成協議,將各自交換1000名戰俘,這是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一波三折!俄烏再啟直接談判

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初期,俄烏談判代表曾在伊斯坦布爾舉行多輪面對面談判,並達成一份聯合公報這份名為2022年《伊斯坦布爾公報》的草案顯示,烏克蘭同意成為永久中立國,以換取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白俄羅斯、加拿大、德國、以色列、波蘭和土耳其等國提供的國際安全保障。此外,烏克蘭初步同意不擁核並放棄加入北約,以換取安全保障。草案還包含推動烏克蘭未來加入歐盟的條款,而俄羅斯則要求限制烏克蘭的軍事能力,並廢除其認為對俄語人群構成歧視的法律。

但由於談判破裂,這項草案最終未能簽署。

時隔3年,再次直接會談更是一波三折——談判前,俄烏雙方就進行了長時間環環相扣的博弈。

5月10日,也就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直接談判的前一天,歐洲多國領導人聯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俄方施壓,稱烏方準備自5月12日起實施為期至少30天的「陸、海、空」全面無條件停火。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若違反我們商定的30天停火提議,歐洲國家與美國將準備並協調實施大規模製裁。」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5月1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重啟俄烏直接談判(央視新聞圖)

俄羅斯關於15日在土耳其舉行直接會面談判的提議就是對此的直接回應。

此後,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烏克蘭應該立即同意」的公開施壓,澤連斯基表示,15日將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14日,普京確定俄烏談判俄方代表團名單。俄羅斯代表團於15日早即抵達伊斯坦布爾,並開始等候烏克蘭代表團。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亦早已抵達土耳其,為相關會談做準備。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5月1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土耳其安卡拉的烏克蘭大使館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圖)

15日,烏方確定了代表團名單,且澤連斯基不出席此次談判——在沒有等來普京和特朗普之後,澤連斯基於當晚離開土耳其,前往阿爾巴尼亞進行訪問。

終於,5月16日下午,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開始關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直接會談。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陳宇分析指出,俄烏雙方對於談判陣容的爭奪,其實是雙方互相進行輿論戰的一部分。「實際上俄烏從4月份開始就進入到博弈的節奏中了。我覺得具體的時間點可能是特朗普威脅要退出談判,而且表達了對俄羅斯、對烏克蘭都很失望的情緒之後,各方就開始博弈。」

「後來也是在美國的壓力之下,烏方才同意跟俄羅斯進行談判。但是雙方又出現對談判陣容的博弈。所以,可以看出雙方的博弈是你來我往、一環扣一環的。」陳宇認為,這實際上反映出兩個問題,「第一,雙方都在爭奪誰是代表和平的一方。因為,如果國際社會認可了代表和平的一方,就會給這方帶來國際上的支持。第二,這也反映了雙方之間在很多問題上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談判要取得成果還是很難的。」

俄烏為何對談判成果評價不一?

這場舉世矚目的俄烏直接會談,持續了近2個小時,但最終被烏方稱為「毫無成果」,而俄方卻表示「滿意」。為何雙方對此次會談如此評價不一?

對此,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分析認為,俄烏雙方之所以對談判結果作出不同的評價,關鍵在於雙方對談判的著眼點不同。

烏方作出悲觀負面的評價,一方面,因為烏克蘭希望能夠立即停火,並在領土等關鍵問題上尋求共識,但是俄方這次沒有作出任何讓步;另一方面,烏方希望歐洲繼續對俄羅斯施壓,因為此前歐洲曾表示,如果此次談判無果就要對俄羅斯採取新一輪制裁措施。

而俄方對談判態度比較積極,則是因為一方面會談是其提議的,而且基本上按照俄方的條件,延續了2022年3月的層級和形式。談判時間也達到了近兩個小時,交流比較充分;另一方面,俄方表示希望繼續對話,也是想給美國釋放信號。

孫壯志認為,俄方專門強調談判讓雙方對話回到了正常的軌道,談到對下一步談判時間和磋商內容的考慮,這表明對話會持續下去。不過對於烏方堅持的希望兩國總統直接見面,俄方認為近期舉行元首會晤是比較難的。「目前,俄烏對採取人道主義措施達成了一些共識,例如大規模交換戰俘,這正說明了直接談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時,在16日俄烏直接談判開始前,美國、烏克蘭和土耳其三方曾先一步舉行會談。與會高層包括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擔任烏克蘭代表團團長的烏防長烏梅羅夫、烏外長瑟比加以及土耳其外長費丹。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5月16日,俄烏直接談判前,烏克蘭、土耳其和美國先行進行了一場會談(央視新聞圖)

孫壯志分析認為,俄烏談判和美土烏會談的關聯性非常強。「從兩場會談來看,烏克蘭更重視與美國和土耳其的對話,想最大限度地爭取來自這兩個國家的支持,擺出較為強有力的政治姿態和外交姿態,爭取為未來改善自身處境提供幫助,並在與俄羅斯談判過程中爭取更多主動權。

「而土耳其參與的俄烏直接談判的成果相對而言就比較少,實際能夠解決的問題比較有限。俄烏會談更多的是交換意見以及相互試探。畢竟這是三年來雙方首次談判,因此雙方對能談成什麼也沒有抱太大希望。」

分析人士:俄烏會繼續談判

雖然俄烏此次直接會談取得一些成果,但在關鍵問題上並未達成一致,如兩國沒有達成關於停火的任何協議,兩國僅打算在未來提交各自對停火的詳細建議。

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飛往阿聯酋空軍一號上就對媒體表示:「在我和普京會面之前什麼都不會發生。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視覺中國圖)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對伊斯坦布爾會談沒有太高的期望,目前「非常清楚」只有特朗普和普京會晤才能取得突破。「我認為,除非他們進行非常坦誠和直接的對話,否則從現在開始不會有任何成果,我知道特朗普總統願意這樣做。」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也普遍認為,俄烏之間目前很難實現突破性進展,因為兩國在停火、領土問題上分歧嚴重,達成協議要突破很多障礙,但雙方會繼續談判。

美國雪城大學莫伊尼漢全球事務研究所所長布萊恩·泰勒說,俄烏雙方即便在一些非核心議題,如交換戰俘問題上達成一致,也很難在停火以及結束衝突等核心議題上取得突破。

烏克蘭政治學家弗拉基米爾·費先科說,烏俄關於停火立場存在嚴重分歧,本輪談判不會取得重大進展在意料之中,但烏俄談判進程不會就此中斷,雙方實質性磋商已邁出艱難一步。

費先科表示,烏方不太可能放棄談判進程。烏方仍然需要團結歐美繼續施壓俄方停火,只要美方支持繼續談判,烏方就不能放棄談判,否則在政治上和輿論上,烏方都將陷入不利境地。接下來,烏方將與美方進一步協調立場。

俄羅斯政治學家謝爾蓋·馬爾科夫說,外界普遍預測談判失敗,因為雙方立場相差甚遠,但最終還是取得一定成果。烏方希望討論停火條件而非和平條件,俄代表團並未拒絕,而是說原則上同意停火,但需要以書面形式闡述要求。馬爾科夫稱,歐洲希望談判失敗,並把失敗的責任歸咎於俄方,從而為繼續資助烏軍找到正當理由,但「歐洲人的計劃破產了」。

海國志丨時隔3年首次直接談判!俄烏雙方為何對會談成果評價不一? - 天天要聞

(海報新聞編輯 石慧 綜合整理新華社、央視新聞、總台環球資訊廣播、澎湃新聞、環球時報等)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加大軍事攻勢,要吞併加沙,加沙已經成為「殺戮場」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加大軍事攻勢,要吞併加沙,加沙已經成為「殺戮場」

1月19日,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了臨時停火協議,但以色列在3月18日對加沙重啟包括空襲在內的大規模襲擊,三周時間裡就導致超過千人死亡,停火協議事實上已被撕毀。臨時停火協議達成後,一些此前逃到加沙南部的民眾被允許返回北部家園,但在以軍重啟軍事行動後再次流離失所。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的數據顯示,加沙約三分之...
美國媒體:「陣風」戰鬥機很優秀,輸在一點不足 - 天天要聞

美國媒體:「陣風」戰鬥機很優秀,輸在一點不足

中國殲10-CE戰機一天擊落三架法國「陣風」戰機,讓這款中國研製的軍機聲名大噪,推上了榮譽的頂峰。但是如果回頭看一下這段經歷,著實令人感到不易。印巴空戰前,殲-10CE只有巴基斯坦一家海外用戶,殲10-CE在國內是不被重視的產品。
13歲考入國防科大,這名大校獲全國表彰! - 天天要聞

13歲考入國防科大,這名大校獲全國表彰!

13歲上大學33歲當教授38歲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這「開掛的人生」中途卻突然按下了「重啟鍵」經歷高位截肢他用最快的速度回歸團隊5月16日被授予「全國自強模範」稱號他就是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王戟天才少年考入國防科大他堅定選擇了國家需求1976年王戟剛上小學一年級就對數學計算著了迷1978年王戟考入中學當時他...
不顧2億人死活,印度還想使出絕殺一招,巴基斯坦立即亮出核彈 - 天天要聞

不顧2億人死活,印度還想使出絕殺一招,巴基斯坦立即亮出核彈

在印巴達成停火協議後,雙方之間的戰鬥基本已經停止,不過兩國的輿論戰卻愈演愈烈。印度為了掩蓋戰敗的事實,近期大張旗鼓「慶祝勝利」,他們不但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為期10天的「慶祝活動」,甚至還將一些國會議員派出國,在外交官的陪同下上門他國「宣傳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