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老兵武友志向犧牲戰友紀念碑莊嚴敬禮。
「五次戰役,我參與了前三次,最深刻的就是收復平壤那次……」在江蘇省睢寧縣烈士陵園內,96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武友志望著遠處,把我們帶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1950年,武友志加入志願軍入朝參戰,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他在零下30℃的雪地里與戰友們一動不動地伏擊敵軍,強烈的爆炸聲將他震暈,醒來時發現自己趴在戰友屍體下,手指被炸斷,大腿被炮彈碎片劃傷。他強忍劇痛背起一名還有呼吸的戰友撤離,卻在途中感受到戰友生命的逝去。「一場戰鬥下來,一個連173人就剩下28人……」老人輕撫墓碑,皺紋縱橫的臉龐上,每一道褶皺似乎都在訴說著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
武友志走訪看望烈士陵園集中安葬的戰友,並清理墓碑前雜草。
2025年清明節前夕,武友志緩步行走在整齊排列的墓碑之間,向昔日戰友致敬。「能讓犧牲的戰友們『入園歸隊』,好,真好。」他說道。
這些整齊排列的烈士墓碑背後,有睢寧縣檢察院依法開展公益訴訟檢察的身影。2022年5月,該院在開展英烈紀念設施保護專項行動時發現,轄區內部分散葬英烈紀念設施長期疏於管理,存在墓體破裂、碑文破損、建標立碑不全面等問題。
檢察官走訪群眾,核實歷史信息。
「為準確掌握全縣散葬烈士墓相關數據和真實的管理現狀,辦案組花費了一個多月,分組實地走訪了睢寧縣所有鄉鎮,進行『拉網式』調查摸排。」睢寧縣檢察院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李永生介紹,最終確定全縣共有散葬烈士墓189處,其中90餘座存在不同程度的損毀問題。
2022年6月,睢寧縣檢察院對該線索立案辦理,先後向多個相關鄉鎮政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對英烈紀念設施的管護工作,並建議對散葬烈士墓應遷盡遷、集中管護。
檢察官走訪武友志,了解犧牲烈士情況。
「我院高度重視,在檢察建議發出後,主動會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各鄉鎮政府召開工作溝通會3次,立足各地實際,靈活確定整修方案,最終明確採取『集體遷葬+就地保護』相結合的工作模式。」該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戴廣棟介紹,經充分協調、與英烈親屬耐心溝通,最終確定將39處散葬烈士墓遷入睢寧縣烈士陵園進行集中管護,對63處損毀散葬烈士墓及時採取搶救性修復,實行就地保護。
清明節前夕,江蘇省睢寧縣檢察院組織青年幹警到烈士陵園參觀學習,並為烈士獻花、擦拭墓碑。
近日,辦案組成員再次來到縣烈士陵園,對英烈紀念設施保護專項工作進行「回頭看」。曾經散落各處的烈士墓,如今已經整齊「歸隊」,墓碑莊嚴肅穆,周圍綠草如茵,環境煥然一新。
「這就是我的心愿啊!」武友志得知消息後激動地說道,「我的那些戰友們,能得到這樣的尊重,我就安心了。」
為持續鞏固英烈保護成效,睢寧縣檢察院還會同相關部門擬定《關於建立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行政執法和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持續助推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常態化、規範化、長效化,深入營造崇尚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的社會氛圍。
「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英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戴廣棟表示,睢寧縣檢察院將繼續依法履職,守護英烈尊嚴,傳承紅色精神,讓英烈精神永放光芒。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金磊 張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