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多月的新一輪巴以停火談判,如今終於迎來了一絲積極的進展。近日,希望巴以衝突儘早實現停火這種話,終於從拜登的口中說出口了,在他看來,和平的目標已經很接近了,但並沒有完全達成,所以他希望能夠在3月4日之前,各國能夠完成這一終極目標。然而,面對拜登發出的和平希望,以色列方面的反應卻很「驚訝」,內塔尼亞胡甚至還直言,即使達成了停火協議,以軍仍將進攻拉法。至於哈馬斯,他們向來都是支持停火協議的。
很明顯,雖然美國總統拜登上述的這番話,是說給以色列人聽的,但內塔尼亞胡並沒有幫助拜登實現希望的想法。因此,拜登如今對加沙停火協議的態度,只能說美國政府有了一絲改變,不再是堅定支持以色列消滅哈馬斯了,並不能代表雙方很快就會停火。那麼問題來了,拜登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突然提出要儘快實現停火的想法呢?要知道,之前他的態度可是,美軍沒有必要介入巴以衝突,哈馬斯必須被消滅。
就當前的整體局勢來看,這其中的關鍵原因,或許來源於拜登,或者說他背後的民主黨,目前有兩個非常現實的壓力需要得到緩解。首先是國際社會對美國施加的巨大壓力,隨著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地帶的暴行,不斷被短視頻軟體披露,現在支持美國和以色列兩國的國家越來越少了。
就連美國內部都出現了輿論的反轉,甚至還有美軍士兵,為了支持巴勒斯坦,不惜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來抵抗拜登政府力挺以色列的立場。考慮到如熊熊烈火般燃燒的民意,不論拜登心裡是怎麼想的,至少在明面上,他要表現出自身對和平的支持。
其次,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拜登所背負的選票壓力也越來越大了。不論是為了獲取更多的選票,還是為了鞏固現有的選票,美國國內的阿拉伯裔選民,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而阿拉伯裔在本輪的巴以衝突中,普遍看不慣以色列的殘暴行為。為此,對於選情不利的拜登政府而言,通過儘快結束或者是暫停巴以衝突,以此來討好阿拉伯裔,是他和民主黨挽救大選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綜上所述,拜登政府之所以要拿停火協議說事,主要還是想緩解自身的壓力,而不是什麼良心發現。說到底,巴勒斯坦要想迎來和平曙光,關鍵還是得靠哈馬斯自己,考慮到以色列內部的局勢,內塔尼亞胡絕不會放任加沙戰爭不管,否則他的統治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這就決定了除了血戰到底,哈馬斯沒有第二種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