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劉泉深與二一九小學的孩子們在一起
2月19日,是鞍山解放紀念日,也是當年解放鞍山血戰四方台的隊伍「鐵八連」的連慶日。這一天,駐守在千里之外祖國南疆某部「鐵八連」的戰士們再次收到了來自家鄉鞍山的「家書」。
雖然這一次,寫下家書的並不再是連副指導員元劉泉深,但「家書」的溫暖依舊。
孩子們續寫家書
1948年為打開鞍山南大門,遼南獨立一師三營八連在四方台激戰八個多小時,150名戰士,僅剩16人。戰後該連被遼南軍區授予「鐵八連」光榮稱號。如今這支部隊駐守在祖國的南疆,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劉泉深是解放鞍山戰鬥中該連倖存的一名老兵,時任該連的副指導員。鞍山解放後,他和部隊一路南下參加解放全中國的戰役,入朝五次參戰,九死一生,多次立功受獎。之後,劉泉深回到營口頤養天年。這些年他一直關注著老部隊,更積极參与社會公益活動。過去 「鐵八連」每一年的連慶日,劉泉深都會給連隊戰士們寫信。這些信件極大鼓舞了戰士訓練、演習的戰鬥士氣。令人惋惜的是,2024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一,劉泉深老人去世了,「鐵八連」的戰士們再也收不到來自老兵的「家書」了。
聽聞這個消息後,鞍山市愛國擁軍聯合會紅色故事創作公益團隊的帶頭人陳穎決定,今後要帶著公益團隊,帶著老兵劉泉深曾鼓勵過的孩子們,續寫「家書」,讓老兵與「鐵八連」的情誼永遠相連。
之前偶然的機會,陳穎和團隊結識了老兵劉泉深。為了挖掘老兵身上的故事,陳穎帶著團隊曾先後六次往返營口,慰問採訪劉泉深老兵,並同步整理創作紅色故事記錄片、專題片、傳記片11部,目前己被「鐵八連」收錄在連隊榮譽室,作為連史和新兵教育資料。
為更好地繼承老兵精神,2月18日下午,陳穎和團隊來到以鞍山解放紀念日命名的二一九小學,舉行續寫家書的公益活動。2023年,劉泉深曾應邀來過二一九小學,給孩子們作報告,當時沈慧桐和孔維沐懿兩名少先隊員就圍繞在劉泉深身邊。她們親耳聆聽了老人講述解放鞍山的故事,感受到老人對部隊對國家的深愛。這次兩人執筆為「鐵八連」的官兵寫出了「家書」。她們寫道:「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爭做時代好少年,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在續寫「家書」的過程中,陳穎和團隊還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這一切,並剪輯成片。2月19日,滿載著鞍山人民對人民解放軍熱愛的「家書」和影像資料飛往千里之外祖國南疆,這些會讓戰士們明白「老副指」的愛還在,鞍山人民的愛依舊。
下午,陳穎收到了「鐵八連」戰士發來的微信:「二一九來臨,『鐵八連』官兵以練兵比武的方式來紀念先烈,訓練場上鬥志昂揚,我們一定踏踏實實練好本領,不負眾望,晚上我們組織觀看你們製作的視頻,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祝願鞍山市人民安居樂業!」 全媒體記者 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