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報道,印媒披露,斯里蘭卡方面已告知印度,其在一年內不會允許外國科考船停泊港口或於專屬經濟區內作業。莫迪在去年7月曾要求斯里蘭卡總統「尊重印度的戰略及安全關切」。斯里蘭卡外長向媒體透露,1月起外國科考船將暫停在港口停泊,斯方將實施一些建設,以便平等參與到科研合作中。印媒《印度斯坦時報》就此將矛頭指向中國,聲稱斯方這一決定代表著,定於今年1月5日到5月底於印度洋展開勘探的中國科考船將無法在斯里蘭卡停泊。對於中國科考船停泊斯里蘭卡一事,印度多次表示反對,並對斯方施壓。
2022年,中國科考船計劃於8月11日停泊漢班托塔港。印度方面藉此渲染中國威脅,聲稱中方科考船「影響印度安全及經濟利益」。認為中國科考船能夠進行衛星追蹤、與洲際導彈發射活動有關、或進行損傷印度安全的監視動作。印度施加軍事壓力後,斯方推遲了中國科考船的停靠計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時指出,中國等多國科考船均曾於斯里蘭卡補給,中方始終對沿海國管轄權予以尊重。斯里蘭卡作為主權國家,其具備基於自身需求與他國交往的基本權利。相關方的施壓做法違背國際交往準則、是趁斯方困難之際發難之舉。受國際經濟金融局面震蕩影響,斯里蘭卡曾發生債務違約。印度作為斯方最大鄰國,具有影響斯方經濟命脈的能力,也因此對斯方內政實施干預。在是否允許中國科考船停靠一事上,斯方態度猶豫。2023年10月25日,中國科考船停靠斯港口,印度當時的反對攔阻沒能發揮作用。
此次斯方面對印度壓力給出的說法是,出於建設需要暫時不再接收外國科考船的停泊請求。如果相關說法屬實,則中美在內的各國科考船都無法在斯境港口停靠。印媒聚焦關注中國科考船,可見印方在涉華時的不平衡心態。斯里蘭卡地處印度洋航道樞紐位置,其唯二鄰國為印度及馬爾地夫,也面臨著印度的干涉和滲透。
印度作為南亞最大國家也是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其曾受英國殖民之痛,但其獨立後卻以擴張性姿態對待周邊各鄰國。二戰後錫金被印度吞併,尼泊爾政治、經濟、軍事領域被印度蠶食滲透。通過經濟、軍事手段與不丹簽訂不平等條約,印度獲得對不丹的外交指導權,使得不丹迄今為止沒能與五大常任理事國中的任何一國建交。去年12月底,孟加拉國傳出尋求加入RCEP協定後,印度以重新考慮印孟自貿協定為由,施壓孟方遠離RCEP。
在中印邊境方向,印方奉行蠶食策略,曾試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面臨困難之際大範圍強佔中國領土。中方數次警告印方均拒絕聽從後,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爆發。中國邊境部隊在美蘇古巴導彈危機的時間窗口中,擊潰印軍主力,為中印邊境此後數十年的和平奠定基礎。2020年6月,印方在美方從海上針對中國實施地緣布局之際看到機會,中印邊境緊張加劇,引發雙方加勒萬河谷衝突。
印方受挫,中國後續出台陸地國界法、完善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高原兵力投射能力。中印邊境當下迎來對話為主基調的平緩期。中印作為鄰國及人口大國,也同為發展中國家,兩國共同利益大於分歧。期待印方以負責任態度處理對華關係,為兩國關係的建設性、長遠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