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在部隊農場割麥子,我不慎劃傷小腿,女醫助小葛熱心幫我包紮

2024年01月03日17:35:16 軍事 1466

投稿/周克文

圖/來自網路

1973年12月,我積極響應號召,應徵入伍,來到了讓我魂牽夢繞了十八年的部隊。七十年代時入伍的兵,如果是冬季徵兵,兵齡和工齡的計算有很大差別。在計算兵齡時,均從次年的1月開始算起,以此類推。但在計算工齡時,還是以發放入伍通知書的年份為準。因此,我是1973年12月24日入伍來到部隊的,就是1974年兵。但我參加工作的工齡,還是從1973年12月算起。

74年在部隊農場割麥子,我不慎劃傷小腿,女醫助小葛熱心幫我包紮 - 天天要聞

當我們一行新兵排成兩隊,在接兵排長的帶領下,滿懷激動的走進新兵連營地的大門時,在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部隊生活,終於要開始了。而接下來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也是非常充實,非常讓人難忘。

記得當時,我們每天早上6:00準時起床,起床後就面臨著我們到部隊後的第一個難題,疊被子(要把被子疊成豆腐塊狀,是很不容易的)。疊完被子後,到6:30分,我們開始進行跑步(每天5公里)。跑完步後,就是回宿舍打掃衛生和洗漱。

整理完內務後就開始吃早飯,我們每天的早飯基本上就是小米稀飯窩窩頭,再配上一個榨菜。上午一般進行隊列訓練,我們每天的午飯,主食基本上就是二米飯(大米摻著小米),菜一般就是白菜炒肉絲蘿蔔炒肉絲,和土豆炒肉絲輪換著來(每天中午一個菜,因為條件有限,說是炒肉絲,但肉也比較少),下午依然進行隊列訓練。

但當時,我們晚飯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我們晚上不吃小米稀飯和窩窩頭,而是跟中午吃的一樣,還是二米飯,加上一個菜。因此,雖然我們新兵連的伙食說不上好,但總歸是能吃飽,再加上,當時我們每天的訓練強度也很大。這就導致,三個月的訓練下來,我不僅沒瘦,甚至還胖了五斤(我們班還有個戰友,每頓都吃的很多,到新兵訓練結束時,居然胖了十三斤)。

新兵訓練結束後,我們就按照分配的專業,下到了不同的連隊。當時,連里的不少戰友,因為在新兵連時展露了長處,所以也都有了好去處,他們有的被選到司訓隊學了開車(學開車是七十年代部隊里最熱門的專業);有的直接去連隊當了文書(文書是班長職,同時也一直在連首長身邊工作,是連隊里非常重要和有前途的崗位);還有的直接被選為了通訊員(通訊員的主要工作是上傳下達,和幫助領導整理內務。除了這些,在領導家屬來部隊探親時,也會幫助領導接接嫂子,看看小孩,也是一直在領導身邊工作)。

而我,則是直接下到了通信一連一排二班,當了戰士。不僅如此,在我剛去到一連時,就已經得知,我們一連這一年要被輪值為了生產連。生產連,顧名思義,就是去到部隊農場,輪值生產。當時,在得知這個消息後,跟我一起來到一連的兩個戰友,都是面露苦色,唉聲嘆氣,他們想著別的戰友,都有了好去處,人家不是學開車,就是當通訊員。而自己,在家裡種地不說,到了部隊後,還是要接著種地。

74年在部隊農場割麥子,我不慎劃傷小腿,女醫助小葛熱心幫我包紮 - 天天要聞

但我的心裡,卻沒有任何波動,因為我明白,不管去到哪裡,只要自己夠努力,夠拼搏,有優點,有特長,就不愁不會脫穎而出。就這樣,我帶著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心態,去到了一連,開始了自己的戰士生涯。同時,就在我們這十幾個新兵到一連後不久,我們連隊就按照要求,全連126人一起開拔,前往一百公里外的部隊農場,輪值生產。

我們一連來到部隊農場一個多月後,就面臨著第一個大工作,收割小麥(在6月份)。因為我是南方兵,從小在南方長大,在家時也割過水稻,我本想著,割麥子這活,應該也會很輕鬆,最起碼,我也能快速上手。但當我真正的站在麥田地里時,我才知道,這跟我們南方種的水稻完全不一樣。那麥田,是一望無際,在微風的吹拂下,麥浪更是不停的翻滾騰涌,很是壯觀。

但麥田壯觀的同時,也意味著,勞動量很大。到了收割的時候,我們連所有的戰士,按照任務分配,每人分了一行,在連長一聲令下後,就開始齊頭並進的朝前割著。但因為我沒有割麥子的經驗,割的很慢,所以一上午過去,我就落在了隊伍最後面。當時的我,看別的戰友都是割的飛快,因此到下午開始割麥子時,我也顧不上不熟練,強行加快了自己手上的速度。可就在我快要趕上大部隊的進度時,因為心急,和不熟練,在加上割的太快,一個不小心,我就割到了自己的小腿,頓時鮮血直流。

當時看到這種情況,我們連長立馬就跑了過來,在給我的小腿進行簡單的包紮,並接過我手裡的活後,就安排兩個戰士,把我送到了農場衛生隊。到了衛生隊,當時值班的醫生,是一個年紀跟我差不多的女醫助。她看到兩個戰士攙扶著我,一瘸一拐的走了進來,就連忙起身去拿醫療箱,並讓我坐下。

扶著我坐下後,兩個戰友就回去,重新投入到割麥子的工作中了(因為麥田很多,工作量很大,任務很重)。醫務室里,也只剩下了我跟那位女醫助兩個人。女醫助先是給我小腿上的傷口進行了清創,然後又進行了消毒處理和包紮。在做完這一切後,她抹著頭上的汗水,笑著說,「幸好,你小腿上的傷口不是很深,要不然,就嚴重了。」

74年在部隊農場割麥子,我不慎劃傷小腿,女醫助小葛熱心幫我包紮 - 天天要聞

由於當時的我,不能走路,再加上還沒有開藥(要等衛生隊的醫生回來後,才能開藥),因此我就坐在醫務室里,跟那位女醫助閑聊了起來。因為我們兩個年紀相仿,共同話題也比較多,所以沒聊一會兒,我倆就熟悉了起來。熟悉後,我也得知,她姓葛,今年十八歲,是剛從部隊醫院培訓後,來到農場衛生隊的。小葛性格開朗,做事特別細緻,也特別喜歡笑,一笑起來,就露出了臉上那兩個淺淺的小酒窩。

因為那天下午,衛生隊里的醫生外出了很久,所以我跟小葛就坐在醫務室里,一直聊了很久。平時,醫務室里也沒什麼人,只有小葛一個人,也比較無聊,所以當有人陪她聊天時,她很是高興,一直滔滔不絕的說著話,絲毫感覺不到一點疲憊。我倆就那樣,聊訓練,聊生活,聊部隊伙食,聊到最後,我倆驚奇的發現,我們兩個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看書(在當兵前,在上中學時,我就特別喜歡看書)。這下,更是拉開了話茬子,也拉進了我們兩個之間的距離。

我小腿上的傷口,雖然不深,但特別長,連長為了讓我安心養傷,就給我特批了三天假。在這三天假里,我每天都要去醫務室換藥,因為醫生很忙(天氣炎熱,為了防止割麥子時戰士暈倒,醫生也都在麥田地里),基本上每次都是小葛幫我換的葯。換完葯後,因為我沒什麼事,再加上小葛也比較閑(衛生隊只有她一人留守值班),所以我們兩個那幾天,基本上每天都坐在一起聊天。這一來二去,我們兩個也成了朋友。

因為我來自南方,對北方的伙食也不適應,消化很是不好,天天都肚子疼,所以在農場輪值種地的那一年裡,我也經常會去醫務室。每次我一去,小葛都很開心,都會過來找我聊天。而我,要是工作不忙,每次也都會留下,陪小葛聊上一會兒。

在農場的一年裡,我們訓練和勞作很是充實,所以日子也過得很快,一眨眼,就來到了1974年12月末,我們連隊也要離開農場,回營地了。而在這大半年的相處里,我跟小葛也成了好朋友。所以,我想我快要走了,也應該去跟她道個別。恰好,那幾天,因為天氣太冷了,我的耳朵生了凍瘡,所以在12月底一天下午(我知道小葛什麼時候值班),我去了醫務室,一方面,是看看我耳朵的凍瘡,另一方面,也來跟她道個別。

記得當時,小葛看到我來時,她高興的都跳了起來(在此之前,我已經快一個月沒來過醫務室了。畢竟,當時的我,只是一個戰士,要是總來找小葛,肯定影響不好。所以當時的我,只有在身體不舒服,或者生病時才會來醫務室,然後順便跟她聊上一會兒),然後飛快的跑過來拉著我的衣袖,眨著一雙大眼睛,就那樣抬著頭看著我。當時,看到小葛這略顯大膽的舉動,我不禁紅了臉(在七十年代,我們都很純樸懵懂),然後就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

而小葛,看到我紅著臉,也意識到了自己這略微出格的舉動,連忙鬆開了手,但還是眨著那雙大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我。看著眼前清秀苗條的小葛,我不禁心跳加速,而後我結巴著跟她說明了我的來意,我說我們就快要離開部隊農場了,要回營地了。記得當時,小葛在聽完我的話後,眼裡瞬間沒了光,也開始變得悲傷起來(在平時跟戰友們不經意的聊天中我得知,因為一些原因,小葛平時很少跟別人聊天,我是為數不多的跟她聊得來,並且愛好相近的人)。

74年在部隊農場割麥子,我不慎劃傷小腿,女醫助小葛熱心幫我包紮 - 天天要聞

當時看著小葛低著頭,悲傷的樣子,我心裡也很難受,剛想開口跟她道別,但小葛卻忽然抬起了頭,然後認真的對我說,「文堯,你們營地離農場這裡不遠。等你回去了,一定要記得給我寫信,我的朋友不多,咱倆一定不能斷了聯繫。」當時聽完小葛的話,我連連點頭答應。而後,在拿上治耳朵凍瘡的葯後,我朝她擺了擺手,然後就大步流星的走出了醫務室。在跟小葛告別的第三天,我們連隊也離開了部隊農場。

當時的我,剛滿十九歲,純真懵懂,來告別,也只是因為我把小葛當成了好朋友,並沒有別的心思。但讓我沒想到的是,正因為這個告別,我跟小葛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她,也成功走進了我的人生。

—未完待續—

#文章首發挑戰賽#

#看見人間百態#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一箭六星: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一箭六星: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今日 12 時 05 分,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將 6 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搭載的載荷包括:泰景三號 04 星、泰景四號 02A 星、星睿十一號衛星、星跡源一號衛星、立方 108 001 星、西光壹號 02 星。IT之家查詢獲悉,這次任務是力...
袁晉程,交納15萬元特殊黨費!湖北這位抗美援朝老兵實現遺願,他是邱少雲戰友 - 天天要聞

袁晉程,交納15萬元特殊黨費!湖北這位抗美援朝老兵實現遺願,他是邱少雲戰友

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通訊員 高曉旭這是一張已經有些泛黃的遺囑,寫於2018年。它的作者,是湖北省軍區武漢第十八離職幹部休養所的一位老幹部,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袁晉程。袁晉程寫下的「身後留言」袁晉程2024年5月28日因病去世。在遺囑中,他叮囑子女,將15萬元積蓄交納黨費。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將這份大額黨費收據轉回,...
海軍第三艘「大白船」亮相,加裝PCR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海軍第三艘「大白船」亮相,加裝PCR實驗室

近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醫院船「吉祥方舟」號在黃海某海域開展衛勤演練,檢驗艦艇整體訓練水平,錘鍊官兵遂行多種醫療救護任務的能力。這是她的首次亮相。 據央視新聞,海軍「吉祥方舟」號醫院船,舷號為868,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三艘萬噸級遠洋醫院船。此次演練抽組的醫護人員包括內科、外科、急診重症等多...
殲-20超300架只是開始,讓人頭疼的還在後面 - 天天要聞

殲-20超300架只是開始,讓人頭疼的還在後面

當美媒還在爭論「中國殲-20數量是否超過F-22」時,我軍早已悄然完成了一場空中力量的革命。截至2025年,殲-20服役量突破400架,但真正讓五角大樓夜不能寐的,遠不止數字本身——中國空軍用一套「組合拳」,將隱身戰機的價值推向了全新維度。
俄北方艦隊在巴倫支海舉行演習 - 天天要聞

俄北方艦隊在巴倫支海舉行演習

俄羅斯國防部20日發布消息稱,由俄北方艦隊大型反潛艦「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組成的艦隊在巴倫支海按計划進行了演習任務。 演習科目包括潛艇搜索和反潛武器運用。在演習中出動了卡-27艦載反潛直升機,北方艦隊的核動力潛艇則扮演了假想敵的角色。參演艦艇使用無裝葯訓練魚雷對假想敵潛艇實施了攻擊,還進...
正確理解優待證上「優待」含義,退役軍人使用優待證便不尷尬 - 天天要聞

正確理解優待證上「優待」含義,退役軍人使用優待證便不尷尬

有許多退役軍人戰友反映,在使用退役軍人優待證的時候,經常遭遇到尷尬的場景。造成尷尬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確理解退役軍人優待證中「優待」二字的含義,以為優待證是「優先證」、「免費證」、「通行證」,甚至是包羅萬象的「萬能證」,也以為退役軍人優待證
HK CC9自動手槍問世,主打隱蔽攜帶引關注 - 天天要聞

HK CC9自動手槍問世,主打隱蔽攜帶引關注

近日,德國黑克勒-科赫公司(Heckler & Koch)在美國市場推出的首款主打隱蔽攜帶的HK CC9自動手槍,引發全球槍械愛好者及專業人士的高度關注。在競爭白熱化的防禦手槍市場中,HK CC9憑藉創新設計與卓越性能,有望開闢新局面。
我國成功發射中星3B衛星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發射中星3B衛星

5月20日19時5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3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都鑫鑫 攝) 新華社海南文昌5月20日電(李國利、崔婉瑩)5月20日19時5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3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