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給的,俄方給了,俄答應帶美航天員上天,中方開出合作條件

2023年12月30日18:20:38 軍事 5081

中國沒給的,俄方給了,俄羅斯答應帶美國航天員前往國際空間站,而另一邊,中方也開出了中美在航天領域合作的條件。那麼在俄烏衝突持續之際,美俄為什麼還要繼續在航天任務中開展合作?中方又開出了什麼合作條件?

當地時間12月28號,根據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的消息,俄羅斯和美國已經達成一致,同意將兩國「交叉飛行」前往國際空間站的協議延長到2025年。什麼叫「交叉飛行」呢?說白了,也就是美俄兩國飛船在前往國際空間站時都要互相搭載一名對方的宇航員。根據該協議規定,每艘前往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飛船要搭載一名美國宇航員,而美國方面的「龍」飛船也要搭載一名俄羅斯宇航員。在當下這個階段,美俄雙方達成合作,可能會有人對此感到疑惑,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原因。

中國沒給的,俄方給了,俄答應帶美航天員上天,中方開出合作條件 - 天天要聞

一方面,俄烏衝突實質上就是俄羅斯和美國代理人之間的「戰爭」,這場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和美國的雙邊關係持續走低,毫不誇張的說,就差要打起來了。甚至美國還一味地偏袒烏克蘭,給烏軍不斷提供武器裝備和資金,打壓制裁俄羅斯企業,試圖將俄羅斯徹底給打垮,可以說沒有美國的支持,俄羅斯早就結束俄烏衝突了。

另一方面,美俄兩國達成航天這一合作項目的背景就是,中美剛剛在這一領域產生了爭端。事情是這樣的,中國實現嫦娥探月無人探測器成功落月,從月球帶回來了月壤樣本,本著開放以及合作共贏的態度,中方表示可以允許各國向中國申請月球土壤。而美國眼瞅著其他各國都與中國開展合作了,甚至中國國家航天局與5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航天機構簽署了170多項合作協議,美方自然也眼紅。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與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合作協議就包括俄羅斯,但是中美此次卻沒有達成一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美國害怕自己的技術會被中國學習到,曾在12年前提出了「沃爾夫條款」,阻止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進步,不惜限制中美兩國在這一領域開展合作。而這次美國一邊想著得到中國的月球土壤,一邊又不想廢除「沃爾夫條款」,這種只考慮自身利益的做法,中方當然不能夠答應與其合作。

中國沒給的,俄方給了,俄答應帶美航天員上天,中方開出合作條件 - 天天要聞

那麼在這種種情形下,不管是出於美俄之間的「恩怨」,還是中俄關係,俄羅斯怎麼還要與美國開展合作呢?事實上,美國和俄羅斯都是航天大國,而美俄雙方在航天領域開展合作也是老傳統了,即便是在冷戰期間,雙方依然是打歸打、罵歸罵,但是在航天領域合作上一直沒有停過,所以如今俄烏衝突也並不會影響到美俄開展太空合作。至於中國沒給的合作機會,俄方給了,中方當然也不會介意,畢竟俄羅斯和誰合作,這是俄方的權益,中方不會幹涉,更何況中國如今的航天技術就是在全球,也是排得上名號的。

中國沒給的,俄方給了,俄答應帶美航天員上天,中方開出合作條件 - 天天要聞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國需要明白一點,那就是中國可不是不願與美國合作,而是與中方合作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呢?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表示,中方從沒有提出任何一個文件、條款來限制中美開展合作,美國只有踢開「沃爾夫條款」這個攔路虎,才能得以讓中美共同探索太空。言外之意就是,美國只有廢除「沃爾夫條款」,基於這一條件,中美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才有的談。否則若是都像美國人這麼行事,一邊嘴上說著要合作,一邊又拿著雞毛當令箭,限制與中國航天開展合作,這種兩面派的做法,中方可不會慣著美國。而且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還試圖將中美沒有達成合作的責任推卸到中國身上,顯然就是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件事的根源其實在美國。

既然美國想要合作,就得將中方的話聽進去,否則,美國一意孤行下去,損害的也不是中國的利益,畢竟在沒有美國技術幫助的情況下,中國已然在航天領域崛起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聯合普法進軍營,宣講小組讓法治理念直抵兵心 - 天天要聞

聯合普法進軍營,宣講小組讓法治理念直抵兵心

聯合普法進軍營■陳熙熙   解放軍報記者  岳雨彤「我的父親騎車途中發生車禍,交警認定對方負事故全部責任,但肇事方拒絕賠償,我們該怎麼辦」「農村宅基地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連日來,解放軍總直屬軍事法院和解放軍總直屬軍事檢察院組成宣講小組,走進多家駐京部隊,聯合開展「民法典宣傳月」主題送法活動。活動現...
由於缺錢,社會上已經發生5個明顯變化,你注意到了沒? - 天天要聞

由於缺錢,社會上已經發生5個明顯變化,你注意到了沒?

在進入到2024年之後,國內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經濟現象:一邊是,我國貨幣超發嚴重。3月末達到304.8萬億元。M2的規模是2023年GDP的2倍。而另一邊是,社會各界都在喊沒錢。政府沒錢開始裁減編外人員、企業沒錢裁員降薪、居民沒錢消費,車市、樓市長期低迷。
賴清德喊話交流後,大陸派特殊代表團訪台,島內反應不尋常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喊話交流後,大陸派特殊代表團訪台,島內反應不尋常

賴清德突然喊話「要和大陸交流」,大陸派特殊代表團訪台,島內反應不尋常。相較於賴清德在520就職典禮上的激進發言,這番表態算是對大陸「釋放了善意」,而賴清德之所以態度轉變,當然與解放軍近段時間的強硬施壓有一定關係,在「聯合利劍-2024A」圍
中國一旦動手,美軍戰機或遭毀滅性打擊 - 天天要聞

中國一旦動手,美軍戰機或遭毀滅性打擊

中國一旦動手,美軍戰機或遭毀滅性打擊在當今日益複雜的國際局勢中,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和軍事大國,其關係始終牽動著世界的神經。最近,一位美國議員的言論再次將中美軍事關係推向了風口浪尖。
俄羅斯核試驗場新動態,核彈頭或先炸響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核試驗場新動態,核彈頭或先炸響

俄羅斯核試驗場新動態,核彈頭或先炸響在今日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任何與核武器相關的動態都足以引起全球的高度關注。近日,俄羅斯核試驗場的異常活動,再次將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這片神秘而重要的土地上。據悉,俄羅斯國防部近期在該國某核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
法國出兵前夕,澤連斯基要求先兌現彈藥承諾 - 天天要聞

法國出兵前夕,澤連斯基要求先兌現彈藥承諾

法國出兵前夕,澤連斯基要求先兌現彈藥承諾在戰爭的硝煙中,承諾往往承載著希望與期待。然而,當承諾的兌現變得遙遙無期,那份期待便會轉化為深深的失望與憤怒。在俄烏衝突的緊張局勢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法國發出的強烈呼籲,無疑讓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