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2023年12月11日23:19:14 軍事 1694

1945年8月25日抗戰宣告勝利,戰後盟國開始組織對法西斯戰犯的審判。

我國於11月6日,也成立了戰爭罪犯處理委員會,在各地逮捕和審理日本戰犯,其中又以南京審判規模最大。

在南京審判的戰犯中,有許多喪心病狂、道德淪喪的日本戰犯,如南京大屠殺的發起者谷壽夫,組織殺人競賽的向井敏明野田毅

但是由於美國的影響,蔣介石對於很多日本戰犯都採取「寬大處理」的政策,甚至是在抗日戰爭中犯下罪行最多的岡村寧次,都沒有被判處死刑。

但是,在這些戰犯中,有一名戰犯蔣介石是最痛恨,也是唯獨必須讓他死的。

並且在判決書上簽字時,老蔣毫不猶豫地寫下「克日執行具報」。

此人名叫酒井隆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直到1946年9月13日,酒井隆被執行槍決,才算了了蔣介石一樁心事。

要論「臭名昭著」,酒井隆遠不如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要論對中國犯下的罪行數量,也沒有岡村寧次多。

當然,對中國所犯下的罪行,只要做了,就沒有五十步笑百步這一說。

但是,為什麼蔣介石都能放岡村寧次一馬,卻一定要殺了酒井隆?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讓蔣介石記了一輩子的奇恥大辱

在東京大審判之前,為了方便清算日本所犯下的罪行,美方提出以1941年開始計算,卻遭到了中國檢察官向哲浚的反對。

向哲浚認為,要判定日本戰犯的犯罪起始時間,就要從他們侵略中國開始算起,那就應該是從1928年。

因為在那一年,發生了舉國震驚的「濟南慘案」,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酒井隆。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酒井隆

1928年3月,蔣介石第二次發兵北伐,直奔北洋軍閥張宗昌、孫傳芳割據的濟南

同月,日本田中內閣以「保護帝國臣民」為由派遣第六師團青島登陸。

當時,盤踞濟南的奉系軍閥張宗昌眼看北伐軍大軍來襲,便派人去青島請求日本人援助。

日本人正愁著沒有理由摻和這件事,接收到求救,立刻帶兵進駐濟南。

當時的蔣介石,還沒有認清日本人的本質,認為他們進駐是真的為了保護僑民,卻不承想日本人真正的目的是阻撓北伐軍進入濟南。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為使北伐順利進行,減少民眾傷亡,蔣介石決定對日兵採取「忍」的策略,並在4月20日的日記中寫道:

「若北伐被阻,竟至半途而廢,則黨國前途何堪設想?然吾以一忍辱負重,苦幹硬幹到底,至於成敗利鈍,聽之而已。」

但是,日本人卻大肆派兵進駐濟南,佔領濟南醫院、濟南報社等地,並用沙袋築起堡壘,設置活動電網。

現在的蔣介石,已經是被趕鴨子上架,他信日本人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他們只是要保護僑民,決不妨礙國民革命軍的軍事行動,不單山東如此,將來東三省也如此,這是他們保證過的。」

直至5月2日,酒井隆等人突然來拜見蔣介石,稱中國軍隊已經進入濟南,日軍今天就要撤離,特來辭行。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蔣介石一聽,心裡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趕緊並親自禮送酒井隆等人出門。

次日清晨,濟南城內已經沒有日軍的蹤跡。

隨著上午9時的一聲槍響,日軍突然開始全面進攻北伐軍隊,好在國軍反應及時,迅速反擊,抑制住了日軍攻擊。

但是沒想到,日方卻對蔣介石喊話:「如不停火,中日將全面開戰!」

蔣介石便下令讓各部隊停止反擊,隨後派蔡公時與日軍談判,要求其立刻撤軍。

而酒井隆下的卻是「格殺勿論」的命令。

蔡公時接到蔣介石的手令,尚未動身,所在的交涉署已被日軍包圍。全署人員被圍困在內,斷電斷糧,無法外出。

晚11時左右,日軍破門而入,開始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倖存者張漢儒回憶道:

「當時我雖已淚流滿面,痛之徹骨,但還惦記著蔡公時主任不知被日軍作踐成什麼樣子。

我藉手電筒所見:諸人大多有耳無鼻、有鼻無耳、血肉模糊,其狀之慘,令人毛骨悚然。蔡主任被削下鼻子,割去雙耳,挖去雙目後,整個頭部和胸前被鮮血染紅。」

隨後,日軍一擁而上,將蔡公時等17人剝光衣服後用鞭亂打,用刺刀戳砍,極其殘忍地百般凌辱後,分批拖到交涉公署院內用機槍掃射。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蔡公時

五三慘案中,中國民眾被焚殺死亡者,達17000餘人,受傷2000餘人,被俘者5000餘人。與此同時,日軍在濟南大量扣留車輛,截斷交通線路,並強佔膠濟沿線的行政機關。

當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身受之恥,以五三為第一,倭寇與中華民族結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

隨後,蔣介石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幾乎每天在日記中反覆提醒自己「雪恥」這件事。

在5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如有一毫人心,其能忘此恥辱乎!何以雪之,在自強而已。」

5月10日,「吾躬逢其慘,不能不為我部屬痛耳。余自定日課—以後每日六時起床,必作國恥紀念一次,勿間斷,以至國恥洗雪凈後為止。」

後來北伐成功,全國統一,老蔣回顧到那段經歷,仍難掩憤恨:

「今年五月,濟南事件,全國皆認為空前之國恥。然余等在前線親歷之恥辱,更非國人所能想像於萬一……」

因此,比起當時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蔣介石更痛恨引起「五三慘案」的酒井隆,在戰後無論如何也要處死他,報在濟南受辱的「一箭之仇」。

當然,老蔣對他的恨不僅體現在濟南慘案這一樁事上。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內蒙古,差點成為第二個「滿洲國」

當初,為了進一步侵略我國華北,酒井隆想要奪取內蒙古,使內蒙古成為第二個滿洲國。

為此,酒井隆大量收集網羅內蒙古、察哈爾北平綏遠山西等地的漢奸,拼湊了蒙疆聯合自治政府,以雲王為主席,德王為副主席,李守信為蒙古軍總司令。

酒井隆指揮偽蒙軍隊向中國軍隊進攻,鼓動偽察蒙軍在紅格爾圖、百靈廟等地與我國部隊作戰,結果被湯恩伯所部打得落花流水。

於是,他一面派侵華日軍向綏遠增兵,一面成立「蒙疆電器通信設備株式會社"、「國際運輸公司"等經濟侵略機構,陸續強佔龍煙鐵礦、下花園煤礦、大同煤礦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且壟斷華北金融、煙草、電力、食鹽等的開發、出售,進行殖民地剝削,掠奪華北財富,用以支持日本的侵華戰爭

1940年,酒井隆「掠奪中國財務」成績感人,得到晉陞,調回國內,擔任近衛師團長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每兩分鐘,就有一個香港人消失

在很多抗日影視劇與小說中,人們逃難往往去香港,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香港在抗日時期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這樣的誤會使人們忘記了香港也曾被日軍佔領過。

曾在一個聖誕節,香港經歷過不亞於「南京大屠殺」和「五三慘案」的過去。

1941年12月25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兩周後,緊接著向香港進攻。

凌晨5點,在作為臨時醫院的聖提士反書院內,日軍正在進行長達數小時的虐殺。

當日下午,時任香港總督楊慕琦在已經變成日軍司令部的尖沙咀半島酒店裡,向酒井隆簽署了投降書。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楊慕琦

香港開啟了歷時三年零八個月的「地獄模式」。

酒井隆帶領日軍佔領香港後,將位於中環的滙豐銀行大廈作為政府總部作為根據地,只將一些沒有實權的職位分配給華人,以達到「以華治華」的目的。

香港人的個人財產和物質資源全部被充公,用來支援日軍在國際上的戰爭。甚至連維多利亞女王銅像也被拆下,作為熔煉日軍武器的原料。

由於當時香港地小人密,資源不夠,日本人為了減少人口壓力,肆意濫殺無辜平民。

甚至於到街上隨便抓一批人,把人趕到船上,然後放逐到海上令其自生自滅。

當時的港幣,是國際上承認的貨幣。但是,日本人發行一種「軍票」作為香港唯一流通貨幣,並且兌換比率是「四張港幣換一張軍票」。

香港人相當於用真金白銀換來一堆廢紙。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日軍佔領香港

為讓香港人口銳減,日方大量印刷軍票,迫使通貨膨脹,造成了經濟危機。很多香港人吃不上飯,被活活餓死,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事件。

日軍用「軍票」的方式儲存資金1億300萬元,餓死5萬香港平民。

日軍還在香港進行了一系列日化措施:不允許教授中文、英文,只能學習日文;香港街道被掛上日式燈籠,到處飄著太陽旗;皇后大道中被改名為「中明治通」。

有一天,香港養和醫院又接到一宗接生,來生孩子的婦女衣衫襤褸、面目因宮縮而扭曲。

院長李樹芬知道,這又是一個被日本人強姦後懷孕的慰安婦。

日本投降後,李樹芬在回憶錄中寫道:

「受害人的年齡由十幾歲至六十歲以上,為人祖母者均有之。

我親自看到,因抗拒被強暴而被打傷,有的牙齒被擊落,有的鼻樑被擊斷,甚至有身中刺刀數處者,有些懷孕了,有的流產,也有誕生孩子的。 」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李樹芬

李樹芬的家產早已被日軍搜颳得一乾二淨,困於養和醫院。她也在儘力用自己醫學界的權威,保護醫院裡的醫生和護士。

日本人對於李樹芬的行為非常不滿,多次對他進行警告,但是礙於他在醫學界的權威,又不好進行什麼動作,便勸說他做香港中日醫學會會長。

李樹芬難忍這種屈辱的感覺,於1943年離開香港。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

在談判過程中,國民政府實力不敵英國政府,最終香港又淪落到英國人手中。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養和醫院

此時,香港人口已由1941年的150萬人銳減至不足60萬,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裡,每兩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亡或逃離香港。

隨後李樹芬回到香港,重新經營起養和醫院,使其成為亞洲甚至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私立醫院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結語

所有的日本侵略者無一都罪該萬死,但是,酒井隆卻在本就應當千刀萬剮的侵略行為上,草菅人命,虐殺無辜。

戰後英國要求引渡一日本戰犯,蔣介石果斷拒絕:必須由中國槍斃他 - 天天要聞

這無論哪一條都是他該死的理由。

當那些日本侵略者,抱著「掠奪」的心踏上中國土地這一刻起,他們早已死不足惜。

-END-

【文|如水

【編輯|長庚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二十六) - 天天要聞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二十六)

以下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中的幾位(二十六),為你介紹邱少雲和楊根思:邱少雲• 基本信息:1926年7月12日出生於重慶市銅梁縣少雲鎮(原四川銅梁縣關濺鄉)玉屏村邱家溝,革命烈士。• 主要事迹:1951年3月,
二戰德國軍人之最 - 天天要聞

二戰德國軍人之最

本文旨在:追憶、解讀、揭秘二戰歷史,絕無宣揚納粹主義精神或其它意圖,請勿曲解。謝謝合作!雖然無論是誰都不想在有生之年身陷戰火之中,但對於軍人來說,戰爭又是一個可以大展身手的機會。戰場是將領和士兵們的舞台,二戰中各國都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官兵和值
普京險被斬首?烏軍無人機群偷襲普京,澤連斯基這是在玩火! - 天天要聞

普京險被斬首?烏軍無人機群偷襲普京,澤連斯基這是在玩火!

俄羅斯總統普京突然現身俄烏邊境庫爾斯克前線,視察距交火線僅幾十公里的區域範圍。有人表示,普京的這一行為,或許是為了「冒險提振士氣」,但如果他能預知到之後會發生的事情,或許就不會再這麼做了。這不,當普京剛乘坐直升機抵達庫爾斯克州時,立馬就遭到
俄烏衝突中的德國援烏武器與俄羅斯警告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中的德國援烏武器與俄羅斯警告

德國援烏武器引發俄羅斯強硬警告俄烏衝突持續發酵,德國援烏武器問題成為焦點 。近日,俄羅斯媒體發出警告,如果德國提供給烏克蘭的「金牛座」巡航導彈被用於攻擊莫斯科,俄羅斯將視其為「德國參戰」,並可能對柏林實施直接打擊,甚至摧毀德國境內的導彈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