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風
1930年2月4日,一名紅軍副連長帶領戰士攻打隆安的一個制高地。副連長身先士卒往前沖,敵人火勢兇猛且居高臨下,幾次衝鋒都攻不上去。副連長立即用火力掩護戰士撤退,自己卻被子彈擊中腿部,鮮血外涌,漸漸支撐不住,戰友們將他背起來,送到醫院搶救。
李天佑
紅七軍前委書記鄧小平到醫院看望傷員,副連長見到鄧小平,忙敬禮道:「首長好。」鄧小平與他握手,旁邊有人說:「他是特務連的李天佑副連長。」
鄧小平說:「我聽說過,李天佑可是大家說的小老虎連長,在紅七軍的年級幹部中,他年齡最小,但是打仗十分勇猛。」
眾人說:「小小年紀這樣英勇,確實不簡單。」李天佑被大家說的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鄧小平鼓勵他好好養傷,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李天佑(右一)
李天佑1914年生於廣西臨桂六塘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4歲當兵,第二年被部隊送到南寧教導總隊學習。他學習刻苦,訓練能吃苦。張雲逸覺得他是一顆好苗子,就時常和他談心、交流思想。李天佑進步很快,加入組織。他作戰勇敢,隨機應變,先後擔任特務連排長、副連長。
1929年12月,鄧小平、張雲逸在廣西領導百色起義,隨後成立了紅七軍。李天佑一直跟隨紅七軍參加戰鬥。在隆安戰鬥中李天佑負傷,傷口剛恢復,就回到特務連,升為連長。1930年3月,總指揮李明瑞、軍長張雲逸帶領紅7軍第1、2縱隊3000多人,到黔桂邊區開展軍事鬥爭。李天佑負責軍隊的安全警衛工作,一路上紅軍攻克河池、懷遠等城鎮,戰士們士氣高昂。
4月底,部隊到達貴州榕江城附近。榕江城山清水秀、物產豐富,這裡被軍閥王家烈掌控,成為其軍事後勤基地,軍需物質也十分充足。部隊決定攻打榕江,先派戰士偵察這一帶的情況。
榕江城三面臨水,一面靠山,具有天然的屏障,可謂易守難攻。城牆上每隔300米就有一個炮台,古時有「固若金湯」的讚譽。王家烈派一個團守榕江,但這個團的兵力不足,守護榕江城的軍隊總共只有六七百人。守城的敵軍聽說紅七軍在黔桂邊一帶,但是認為榕江地勢險要,城牆堅固,加上沒有與紅軍交過手,覺得紅七軍就是普通匪軍,沒什麼好怕的,依舊按原班人馬守城。
4月29日,紅七軍進入榕江縣境,距離榕江城40餘里。傍晚,前衛部隊抓到城裡來的兩個探子。從兩人口中得知榕江的守軍部署情況,軍首長決定悄悄行動,一舉佔領榕江。李明瑞、張雲逸等商量作戰方案,決定第二天清晨急行軍到達榕江城,兵分三路,搶佔東、西、南三面制高點,然後迅速攻城。
第二天,天還未亮,部隊已經出發,左路軍佔領毛必嶺、包家山,天剛蒙蒙亮時進入西門城,這裡距離縣城1里路。右路軍經長嶺、楊家灣,搶佔城南制高點。中路軍趕到楊家灣後渡過都柳江,佔領牛形坡一帶高地。這樣,部隊從三面把榕江城團團圍住。敵軍哨兵發現了城外的異常情況,報告給首領,首領說:「我們城牆堅固,彈藥充足,不用怕這些匪徒,我們可以把他們打跑。」
隨後,首領派人上城牆仔細查看周圍的情況,才知道沒那麼好對付。敵軍商量:「紅軍來到這裡,必是看中了我們的物資。我們先送一些物資給他們,讓他們放鬆警惕,我們再爭取時間,集中兵力對付他們。」
於是,敵軍拿了一些肉、油和鹽,在城牆頭喊話:「你們遠道而來,辛苦了,沒什麼好招待的,送點東西以表心意。」敵人讓人將物質從城牆上扔下去,但紅軍絲毫不理睬。敵軍見緩兵之計沒效果,就立刻排兵布陣,組織兵力上城牆防守。
上午10時左右,紅軍在城南發出攻城命令。頓時槍炮聲轟鳴,喊殺聲一片,硝煙瀰漫。一開始,在我軍的強烈進攻下,敵軍開始有點驚慌。但敵軍在首領的統一指揮下,調整部署,找准目標反擊。敵軍將火力集中向南門和西門外的開闊地區掃射,火力交叉,形成火力網,我軍無法接近。
李明瑞和張雲逸指揮部隊猛攻南門,但南門城牆高,敵軍火力密集,我軍不能靠近。我軍進攻了幾個小時,未能成功。榕江城久攻不下,傷亡人數增多。大家有些著急了。是繼續攻還是撤退?
李明瑞仔細觀察地形後,召集大家開會討論,有的說,榕江城確實難攻,不如保存實力撤退。有的說,如果就這樣撤回,今後我們的子彈不足,如果敵人援軍趕到,那情況更加不利。
李明瑞沉思了一會兒,說道:「目前我們攻不下城,但是城內的敵軍是緊張惶恐的,他們的主力在湘黔前線,一時難以趕過來,何況他們兵力不足。我們目前的問題是有輕敵思想,開始以為黔軍好打,並且沒有選好主攻的位置。我們不能一味猛攻,要講究策略。」
「怎麼打?」眾人問。李明瑞說:「這裡的地形西南都是水,不利於作戰。城東門一帶開闊,容易暴露目標,南面是丘陵地,便於隱蔽。我們用少量的兵力在東北門進攻,吸引敵軍注意,等到黃昏時分,我們再重點進攻,一定可以攻進去。」張雲逸說:「這個部署好!」
大家統一認識,調整兵力部署。1縱隊擔任南面主攻,準備攻城器材;2縱隊調到西北門佯攻。按照新的部署,各部隊立即分頭行動,1縱隊由李明瑞負責指揮,主力部隊主攻南門,1縱隊司令李謙率領一部分戰士突擊城西北。張雲逸率2縱隊行動,部隊移到城西北面,對敵進攻,以此轉移敵人視線,將敵人兵力吸引過來。
參謀長龔鶴村指揮一部分部隊主攻水洞卡。在西南、南面各選擇一個突破口作為進攻通道。一個突破口選在南門處的水洞卡,那裡低矮便於攀登;另一個在城牆西北角。李天佑率特務連在南面,等候命令攻城。
黃昏時分,我軍發射了3顆攻城信號彈,1縱隊戰士集中火力掃向城頭,戰士們抬著雲梯衝向城牆。敵軍的子彈如同雨點從天而降,形成密集的火力網,戰士們難以前進。李明瑞見狀,想到一定要衝出敵軍的火力網,才能攻城。他下達命令:「特務連跟我來!」
總指揮要親自帶隊攻城,這可是危險的事。李天佑忙說:「三排看住首長,突擊隊跟我上。」12個戰士立刻站成一排,帶著竹梯和工具,準備出發。這是李天佑挑選的12名精幹的戰士。李天佑對李明瑞說:「總指揮,任務交給我們!」李明瑞掃了一眼隊伍,說道:「好,你帶隊伍一定要攻進城內。」「保證完成任務!」
李天佑帶領12名戰士奮勇向前沖,我軍的火力加強掩護,突擊隊抵達城牆下。突擊隊快速架好雲梯,戰士們奮力往上爬。敵人發現了登牆的戰士後,扔擲手榴彈。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戰士們迅速登上了城牆,一陣猛掃,控制了城牆的缺口處。李明瑞看著這個情景,大聲喊道:「李天佑,好樣的!同志們,向前沖!」
洪亮的號聲響起,戰士們湧向城牆,如同排山倒海。城牆上的李天佑正指揮隊員掃射。突然感到大腿麻木,敵人的子彈射中了他的腿部,鮮血直流。他走不了,就趴在城垛間,隱藏在敵人的屍體後面,指揮隊員戰鬥。這時,他突然發現有一挺機槍,在離他不遠的城牆邊出現。於是他立即丟出兩顆手榴彈,正好炸中了敵機槍手和機槍。
李天佑全力指揮突擊隊員,頂住敵人的火力。攻城的1縱隊先頭部隊,從城牆的缺口處沖了進來,與敵人展開拼殺。後來,敵人見大部隊湧進來,一下子慌了神,紛紛拿著槍往城內跑。紅軍主力進入城內,四處搜索敵軍,予以消滅。經過激戰,紅軍殲敵500餘人,繳納600多支槍,10萬多發子彈,2門山炮,還有許多馬匹和軍用物資。
這可是紅七軍打的一次大勝仗。李天佑被戰士抬著擔架送走,李明瑞安慰他好好養傷。李天佑說:「請首長放心,我一定會儘快歸隊的。」
紅七軍在榕城裡休整了幾天,宣傳了紅軍的政策,然後帶著繳獲的物資,準備返回。當紅軍的船沿著河南岸行駛到河中間時,王家烈的主力部隊趕到了。敵軍在河岸放槍,望河空嘆,眼睜睜地看著紅七軍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