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續十個多月的俄烏衝突依舊沒有停歇的跡象。就在外界以為俄烏衝突還會以之前的狀態向前發展,短期內不會出現較大的波動。殊不知,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個動作讓局勢突然有了變化。據觀察者網1月12日援引俄媒11日報道稱,俄軍總參謀長、陸軍大將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已被任命為特別軍事行動聯合部隊總指揮。這在外界看來,普京是掏出了俄方的「最終底牌」。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我們來先看一下,俄特別軍事行動的最高指揮管理層的人員構成。格拉西莫夫是總指揮,原特別軍事行動聯合部隊總指揮、俄空天軍總司令謝爾蓋·蘇羅維金大將職位降一格,與另外兩位將領,俄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留科夫大將和俄聯邦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阿列克謝·基姆上將作為副手,全力配合格拉西莫夫的指揮工作。這樣一正三副的組合彙集了俄軍指揮系統的四把尖刀,與之前相比,在指揮作戰方面俄軍有望會有一個較大的突破,進而在整體戰略上更上一層樓。
這種級別的人員調整也從側面反映出,普京的戰略意圖正在發生改變,畢竟俄烏衝突越往後發展,在沒有重大利好消息出現的情況下,隨著美西方的加速拱火,介入的程度越來越深,普京以及俄軍承受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處境也會更加艱難。因此,戰場的態勢需要做出改變,而能夠擔此重任的人必須是普京能夠信任的,而信任的背後少不了實力的襯托。具體來看,格拉西莫夫在俄國人眼裡是著名的戰略家,顯然其具備擔當掌舵人的條件。而被稱作「末日將軍」的蘇羅維金在上一任職務期間的表現,從軍事層面上,也是被外界的認可的,他上任後,立刻對烏克蘭全境實施密集打擊,既鞏固了俄軍的前線陣營,也完成了俄軍在赫爾松方向的戰略轉移任務,還有效地在南部方向牽制住了烏軍的進攻。另外兩名指揮官儘管沒有格拉西莫夫和蘇羅維金那樣響亮的名號和戰績,但是兩位的軍事指揮能力和軍事戰術素養也在一個高位上。
那麼接下來,普京的意圖是什麼呢?有分析認為,結合最近兩個總指揮的作戰風格就可以一窺端倪,蘇羅維金在戰場上表現出的是相當硬朗的軍事風格,以進攻為主要格調,而且還是不計成本的那一種。相對而言,格拉西莫夫擅長混合戰,而調控這種複雜的作戰體系就需要細膩的安排和技術上的嚴謹,格拉西莫夫正好符合這一點。這麼一看,普京有意想讓格拉西莫夫通過更加細緻的戰略行動改變一下當前的局勢,很明顯損耗戰已不適合俄軍了,提高管理效能和指揮效率才是當務之急。或許這也是最後一次換帥了,在新的戰略執行上,俄軍內部已沒有比格拉西莫夫更有資歷的人了。
雖然說換指揮官是必要的,但是普京的突然動作也透露出一個細節,那就是當前存在一個導火索讓普京做出這一決定。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普京在俄烏戰場上第三次換帥?戰場上到底發生了啥?有分析認為,實際上是戰場之外的因素促成了普京的這一改變。近日,波蘭、立陶宛和烏克蘭三國總統在烏克蘭舉行會晤,波蘭總統杜達在隨後的記者會上宣稱:波蘭希望成立一個軍援烏克蘭的「國際聯盟」,作為聯盟建設的一部分,波蘭將在完成一些官方程序後移交給烏克蘭「一個連的豹2坦克」。希望其他國家也能儘快向烏克蘭提供現代坦克。眾所周知,豹2坦克是德國研製出來的,其在性能上堪比美國的M-1坦克。此前,烏方就曾多次催促德國將豹2坦克添加到援烏武器清單里,然而德國一直都沒同意。就在近期,德國的計劃清單里也還只是「黃鼠狼」步兵戰車,美法兩國也是提供的戰車。可以說,波蘭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會推動德國援助豹2坦克。
不難想像,隨著西方援烏的武器越來越多,武器也越來越具有威懾性,再往後走,坦克導彈戰機可能都會援助,那俄軍在戰場上就會變得越來越被動。從這個角度來看,波蘭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普京的決定,但是隨著這次換帥,俄軍其實也被逼到了牆角,如果俄方接下來無法速戰速決取得戰果,那俄軍只能又一次擴大戰爭動員規模,這種可能其實對世界而言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觸發歐洲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