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2022年11月15日14:20:09 軍事 1144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我們最近主推的精品付費文章: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我心中的95式步槍(1)


大家好哦,這是一位老哥的提問,想讓我評價一下7.62×25mm手槍彈,也就是TT33/54式手槍、54式、79式衝鋒槍所用的子彈。

坦白而言,對於槍彈的評價涉及到很多不同的知識與視角,我並不專業。所以我還是從我還算了解的領域出發,試圖從一個獨特的角度點評一下這款槍彈。

我的觀點是:這是一款不像手槍彈的手槍彈。

在7.62×25mm誕生的時代,更多的手槍彈,比如9×19mm彈,就採用了直筒形彈殼,其典型特徵為「水桶身材」,外形胖矮,彈頭也比較胖。而7.62×25mm採用了瓶形彈殼,外形「骨感」,彈頭也比較瘦。在參數上講,7.62×25mm的彈頭比較輕,但初速比較高。而9×19mm與之相反,彈頭更重,初速要慢一些。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7.62×25mm(左一)與9×19mm(左三)彈對比,左二是9×18mm馬卡洛夫,左四為.45ACP。7.62×25mm是真的長

很多文章都在說,7.62×25mm被淘汰的核心原因,是殺傷力較低,但穿透(侵徹)力太強了,不適合作為手槍,尤其是警用手槍使用。對於這個觀點,我個人是非常不認可的。

原因也很簡單,就殺傷力而言,7.62×25mm絕對是一頂一的。我從未聽說過對於這款槍彈殺傷力的抱怨,唯一聽過的類似說法是:「7.62×25mm的彈頭運動過於穩定,影響了入侵目標後的釋放」。這句話的本意,是如果優化更好一些,7.62×25mm的殺傷力能更大,但絕不是說現階段7.62×25mm的殺傷力不夠。

至於「7.62×25mm穿透力太強」的說法其實更無厘頭了。軍用手槍本來就從不嫌穿透力強。更何況槍彈的穿透力和彈頭結構關係巨大,給7.62×25mm換一個純鉛芯的彈頭,穿透力就算比9×19mm大一些,也不至於「嚇人」——想一想吧,5.7×28mm彈,穿透力不知道比7.62×25mm高到哪裡去了,一樣可以換個彈頭混民用市場。7.62×25mm咋就不能這麼幹了呢?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5.7×28mm彈穿透力優越,但一樣可以推出民用版,比如圖中的SS197SR,彈頭尖是塑料做的

所以,7.62×25mm逐漸被淘汰的核心原因,並不是殺傷力較低,更不是穿透力太強,而是另有原因。在我看來,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彈太長。

是的,答案就是長度。7.62×25mm的總長度達到了35mm,相比之下,9×19mm彈的總長度只有29.7mm。手槍彈是給手槍用的,這句話聽起來是廢話,但實際上仔細琢磨琢磨挺有意思。

我們知道,7.62×25mm源自德國人的7.63×25mm,而7.63×25mm是給誰用的呢?

是給C96。

C96和現代手槍有什麼差異呢?

C96的彈匣不在握把里。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C96與M1911,C96的7.63×25mm的彈長比M1911的.45ACP更大

也正因如此,C96對彈長沒太多要求。現代手槍的彈匣都在握把里,想把這麼長的手槍彈塞進握把里,很容易讓手槍的握把變得肥大。如果再上個雙排彈匣,那就更大了。比如我見過一支7.62×25mm口徑的國產P22X/NP2,那握把真是昆汀的名場面:it's so big。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7.62×25mm口徑的NP22,握把真的大

此外,每個國家往往都有至少大、小兩款手槍,一款戰鬥用,一款自衛用。戰鬥手槍用7.62×25mm雖然會導致握把大,但還可以接受。但小型自衛手槍,是真的塞不下7.62×25mm的。還是那句話,it's so big。

所以,戰後毛子可能得了彈長ptsd,搞出了9×18mm彈。這個彈彈殼只比9×19mm短1mm,但實際彈長短了很多,比7.62×25mm更是短多了。毛子的小型自衛手槍(馬卡洛夫)、大型戰鬥手槍(APS)都在用。

而我們國家就是保留了7.62×25mm和54式,同時研發了打7.62×17mm彈的77式、64式。為小型自衛手槍專門研發一款彈,綜合考慮下來,實際上成本並不低。

相比之下,9×19mm塞給小型自衛手槍雖然也有點勉強,但也不是不能用,比如我們之前介紹的P365就是如此。如果覺得P365太新了,可以參考德國的P7。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P7的尺寸比PPK大不少,但本身也並不太大,可以當做自衛手槍用

總之,手槍是一種二線武器,最好用一種彈,而不是大手槍用大彈,小手槍用小彈。簡化彈種是遲早的,也是必然的。我們後來也是如此,5.8×21mm彈(也也比7.62×25mm短)既給大號的92式用,也給小號的11式用。從這一點上看,7.62×25mm是真的一點希望都沒了。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11式手槍擔任了小型自衛手槍的角色

說白了,我認為把7.62×25mm卡死的「硬指標」,並非大家想像的殺傷力、穿透力,而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的長度。這就像是你想認曉槍老王當師父,但曉槍老王不肯收你。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夠聰明,單純是因為老王不收男弟子。絕殺了,沒救了。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在.45、.40、10mm三種槍彈中,長度最大的為.45ACP,長度32.4mm,也沒有7.62×25mm長。.40、10mm優化了彈頭形狀,力圖降低彈長

那麼,7.62×25mm是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呢?也不是。80年代末PDW理念開始盛行。PDW所用的子彈,無論是5.7還是4.6,都是瓶形的,彈長也都很大。這一代槍彈都很長的原因是:PDW的彈是衝鋒槍專用的(至少當年如此),用PDW的彈研發手槍只是錦上添花,不是硬性要求。PDW的彈再也不強制塞進手槍握把里了。

在《我的槍械故事3——54式手槍》一文中,我和一個師弟吃火鍋的時候,就討論過給7.62×25mm換個更輕、更尖、更細的彈頭,初速提到700+當PDW彈的可能性。結論就是似乎沒啥不可行的,畢竟它在衝鋒槍上,本來就有500的初速了。魔改7.62×25mm肯定不如專門設計的PDW專業,但不比5.8×21mm那個小口徑但不高速的「偽PDW彈」強太多了?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 從左到右依次為比利時的5.7×28mm、德國的4.6×30mm、我國的5.8×21mm,我們的彈長最短、威力最小。但嚴格意義上說,我國的5.8×21mm並不是PDW彈,而是手槍彈。這也是它威力如此「弱雞」的原因,因為它本來就不是雞

可惜的是,7.62×25mm沒熬到PDW那一天。




PS 最新微信政策變化,有小夥伴反映看不到老王的文章,大家只需要加個星標就好了哦(#^.^#)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全文完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作者@特別懂槍的隔壁老王

本文由《曉槍》編輯&發布

殺傷力太小、穿透力太強?7.62×25mm手槍彈為何被淘汰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55歲後存款超這個數,你就已經過得很穩了 - 天天要聞

55歲後存款超這個數,你就已經過得很穩了

人一旦過了55歲,就會感到沉重的經濟壓力。通常要面對這幾個現實問題:年邁父母突然生病,需要住院,家裡沒有存款可不行。子女求學或買房,急需要父母資助,手裡沒錢也不行。自己人到中年,各類慢性疾病找上門,看病治療費用的也很大。同時,多數人在過了55歲,賺錢能力大不如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圖窮匕見」,咱殲-20開始出垂直起降機型了?這兩天一張疑似「中國殲-20C垂直起降型試飛」的照片出現在網路上。背景模糊,角度刁鑽,但尾噴嘴下偏、背部「升力風扇」開口清晰可見,迅速引發大量轉載和猜測。這張圖最早出現在一位軍事類自媒體賬號上,
俄軍人事調整!莫爾德維切夫就任俄陸軍總司令,此前在俄特別軍事行動中負責指揮中央集團軍,取得重大成果 - 天天要聞

俄軍人事調整!莫爾德維切夫就任俄陸軍總司令,此前在俄特別軍事行動中負責指揮中央集團軍,取得重大成果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央視新聞援引俄羅斯《紅星報》22日消息,安德烈·莫爾德維切夫已就任俄聯邦武裝力量陸軍總司令一職。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在就職儀式上向莫爾德維切夫授軍旗。別洛烏索夫說,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職業精神將幫助莫爾德維切夫在新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