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2022年10月16日09:51:08 軍事 1194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底,一個寒風冷雨的黃昏。

兩輛滿載荷槍實弾士兵的解放軍軍車護衛著一輛軍用吉普車,正在桂黃公路上由北而南疾駛。

四周的夜幕漸漸合攏了,大地一片漆黑。車隊亮起了大燈,穿梭於寒風冷雨編織的夜幕中。

不多時,車隊行至一個小鎮的街上,街道兩側低矮的民房內透出星星點點的微弱燈光、燭光。

車隊在一家臨江的小飯店前傍街停下,從吉普車上走下一位三十五六歲的軍人。

那位軍人邁著健步走到飯店門口,滿臉笑容地用標準的桂林話跟正在門口炒菜的店主問道:「老闆,這裡是什麼地方!」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界首!」正顧著炒菜的店主連眼皮也未抬。

那位軍人聞聲渾身一顫,笑容頓斂,濃眉漸漸地攢到了一起,神色凝重地望著店前雨夜中的江水。

「這就是湘江?這就是湘江!」那位軍人嘴裡喃喃自語著,淚水滾滾落下,緩緩走近江邊。

十五年了,十五年了,我們終於回來了。

這位軍人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的副司令員、未來的開國上將李天佑將軍!

李天佑將軍是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一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後,奉命趕回解放廣西前線的。

據李天佑將軍的遺孀杜啟遠老人時回憶:「他去了界首湘江,回來的時候就看到神色很沉重。他就說在那裡打了一仗,打的那一仗太殘忍了,他說他的幾個主要的幹部都犧牲了。那天晚上他就沒吃好飯。」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李天佑在《紅旗飄飄》一書中寫道:「當晚,我立即找到幾位年長的老鄉,談起了當年。這些老鄉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紅軍戰鬥、渡江的情景……

我們一道從今天的勝利談到過去的日子。一位老人很風趣地說,當年廣西軍十幾萬人圍著你們打,也沒有消滅你們,現在你們一下子消滅了他們,打到他們老窩了。

是的,經過長年的艱苦鬥爭,我們勝利了。可這一夜,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這偶然的歷史的巧合,把我帶到了當年掩護黨中央渡湘江的戰場上。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黃昏,距永安關南面不足一公里的雷口關。

寒風裹著冷雨在山野間縱橫,遠處的山嶺、村莊、田野籠著一層陳舊的薄紗,朦朦朧朧的,只露出依稀的黛色輪廓。

寒風冷雨中,一支衣衫襤褸、滿身泥漬血漬的隊伍,正沿著雷口關崎嶇坎坷的山道艱難地行進著。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雷口關是都龐嶺山脈山脊上的另一道關隘。與永安關不同,雷口關的地勢是一條寬闊的黃土路,沒有石板路,也沒有陡峭的隘口,兩山之間是一片平坦的耕地。

雷口關關隘口較狹窄的嶙峋山石上,站著一位二十來歲年輕的紅軍指揮員。

這位年輕的指揮員身材中等,頭戴八角帽,身穿一套補丁重疊的舊軍裝,黝黑的臉龐上、濃眉下,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

此刻,這位年輕的指揮員雙唇緊抿,炯炯有神的大眼眺望著東北面約一公里外的永安關,正陷入往事的遐想中。

三年前,也就是一九三一年的一月七日,當時年剛十七歲的他率領特務連作為紅七軍的前鋒,在湘桂邊境的另一個重要關隘——永安關擊潰了扼守關口一個排的湘軍和民團,從永安關突入湖南。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從此,他隨部隊告別故土,撤離廣西,轉戰湘、粵、贛,最終到達江西,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毛澤東授予紅七軍「轉戰千里」的錦旗。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三年後已擔任師長的他又帶著隊伍重入廣西,重新踏上故鄉的土地。

同樣是寒風冷雨的冬季,同樣是湘桂邊境的關隘,然而出關與入關的心情卻截然相反。

三年前的出關,是走向嚮往的紅色革命聖地一一江西瑞金,滿懷著希望與信仰;

三年後的入關,卻是走向伏兵重重、危機四伏的湘江,心中一片迷惘與困惑。

三年前,他還是一位剛脫稚氣、渾身血氣方剛的年輕小伙;

三年後,他已是一位身經百戰、有勇有謀的紅軍高級將領。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這位年僅二十歲的紅軍高級指揮員就是紅三軍團主力師——紅五師師長李天佑。

李天佑的紅五師是擔任中央紅軍前衛的紅三軍團的開路先鋒,從江西到廣西,李天佑一路劈關斬將,直奔廣西而來。

雨幕下的李天佑望望匆匆行進中的隊伍,心中湧起無限的感慨。

他知道他們當中絕大部分指戰員都是廣西人,都是一九二九年百色起義時紅七軍的老班底,此番重回廣西,心情與他大同小異。

近鄉情更怯,李天佑忽然冒出一絲不安的念頭!

是的,自從二十五日接到中央軍委搶渡湘江的命令,李天佑的紅五師奉命擔任紅三軍團的開路先鋒,右翼的紅一軍團早已入關,紅三軍團作為左翼,二十六日才從雷口關入關。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按照軍委的命令,紅三軍團主要負責擔任從灌陽到界首間的護衛,即中央紅軍的左翼,以確保中央縱隊順利渡過湘江。

李天佑知道,將要與紅三軍團對壘的是李宗仁白崇禧桂軍

湊巧的是李宗仁、白崇禧、李天佑三人都是廣西臨桂縣人,然而此時的小同鄉為了各自的理想與信仰,不得不兵戈相見。

李天佑的紅五師與桂軍原本就是夙敵、仇敵。

百色起義後成立的紅七軍與桂軍多次交戰,最後在桂軍重兵「圍剿」下,只剩下4000餘人的紅七軍不得不撤離廣西,轉戰千里,到達江西蘇區時,僅存1300多人,最後編入了紅五師。

作為昔日的老對手,李天佑當然十分了解桂軍的那套又刁又狠的戰術,了解桂軍是裝備精良、戰鬥力極強的勁旅。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沒想到三年後,紅五師與桂軍又將狹路相逢,再次對壘,不僅是夙敵、仇敵,更是強敵!

作為桂北臨桂人,又先後兩次踏上這片紅土地,李天佑的心情自然難以平靜,這裡的一草一木又將他帶回到三年前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

一九三零年九月,紅七軍奉命北上中央蘇區。途中攻打湖南武岡縣,湘軍突然增兵八個團,紅七軍攻擊五晝夜,不克,只得撤出戰鬥。

作為特務連連長的李天佑,奉命率一個排擔任掩護軍部撤離的任務。

李天佑指揮部隊硬是抵擋住湘軍一個團的進攻,勝利完成掩護任務。

一九三一年一月一日夜,李天佑的特務連率先擊潰駐守全州縣城的民團,佔領全州縣城。

紅七軍在全州休整了幾天,於一月五日從城東的粟家渡渡過湘江,再從永安關進入湖南。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一九三一年二月,在湘贛蘇區的黃泥潭地區,李天佑的特務連與敵軍一個團遭遇,敵情萬分危急之時,李天佑拔槍大喊:「抓人攤(肉搏)!」率領特務連沖入敵陣,一舉將敵軍擊潰。

從廣西到江西的七千里「小長征」中,李天佑親歷大大小小的戰鬥達三十餘次,他所率領的特務連被稱為「小老虎」連,他自己被稱為「小老虎」連長。

一九三二年年初,紅七軍參加彭德懷指揮的圍困贛州的戰役。

李天佑率特務連冒著槍林彈雨攀登城牆,身上連中三槍,跌下城樓,昏倒在犧牲的戰友身上,後被通訊員發現方搶救出陣地。

是年五月,年僅十八歲的李天佑升任紅三軍團第七軍二十五師五十八團副團長。

一九三三年一月,李天佑升任五十八團團長,率部參加了林彪指揮的黃陂、草台崗戰鬥。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一九三三年六月,紅七軍改編為紅三軍團五師十三團,李天佑任團長。後奉命率部向福建進發。

在南平縣西芹戰役中,李天佑身先士卒,率全團官兵與敵人開展肉搏戰,並乘勝追擊數十里,創造了紅軍一個團在運動戰中殲敵一個團的戰績。

是役,李天佑獲三等紅星獎章,所部獲「模範十三團」錦旗一面。

軍團長彭德懷興奮地拍拍年僅十九歲的李天佑肩頭:「小鬼,你年齡不大,指揮打仗還真有本事!」

一九三四年一月,年僅二十歲的李天佑升任紅三軍團紅五師師長,率部參加高虎堖阻擊戰。

李天佑頂著敵機的狂轟濫炸,堅守陣地三天四夜,擊退敵人九次衝鋒,身負重傷仍堅持不下火線。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無數次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出生入死,無數次在槍林彈雨中摸爬滾打,年輕的李天佑已成長為一名驍勇善戰的紅軍高級指揮員。

然而,眼下這位已成為紅軍高級指揮員的李天佑卻感到困惑和迷惘,心中一片茫然。

第五次反「圍剿」,李天佑率紅五師隨紅三軍團在敵人的碉堡林中左衝右突,苦戰死戰,廛戰數月,不僅沒有突破敵人的碉堡線,反而處處被動挨打,落得個損兵折將的敗局。

十月中旬,中央軍委決定實行「戰略轉移」,來了個大搬家、大遷徙,究竟要轉移到哪裡去,就連李天佑這樣師一級的高級指揮員都不知道。

擔任紅三軍團前衛的李天佑的紅五師的任務,就是每天按紅三軍團司令部的命令在前劈山開路。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往往李天佑的部隊向前突進了數十里或上百里,警戒、阻擊了數日,中央縱隊才步履蹣跚地跟上前來。

一路上走走停停,從江西到廣西就走了一月有餘。而敵人前有堵兵後有追兵,兩翼還有截擊之敵,再加天上的飛機,一路攆著紅軍走。

紅軍既要擊潰前堵之敵,又要阻擊後追之敵,還要時刻提防兩翼截擊之敵和躲避敵機的轟炸。

眼看著這幫與自己出生入死的戰士們幾乎天天在流血,天天在犧牲。李天佑黝黑的臉龐上緊繃著焦慮,憂心如焚。

這種被動挨打的困局何日才能結束?李天佑感到茫然。

自從接到軍委進行湘江戰役的命令,李天佑從各種情報中也曉得蔣介石已經在湘江天險設置了重兵,紅軍要突破湘江,必然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血戰,必將是一場慘烈空前的麋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特別是紅五師要負責左翼的防禦,阻擊戰鬥力極強的老對手桂軍,李天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然而作為一名軍人,服從命令就是天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別無選擇!

從廣西到江西,再從江西到廣西,上百次的惡仗,上百次的硬仗,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無數次生與死的考驗,這支隊伍南征北戰,不折不撓。

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戰鬥力,成為全體指戰員的軍魂。這種軍魂,使部隊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

然而,此時的這支驍勇善戰的隊伍彷彿被人捆綁住了手腳,不能主動出擊敵人,不能釆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只能不折不扣、機械呆板地執行「三人團」的命令,按地圖上的直線進軍。

邊走邊打,一路走一路打,一排排的戰士在敵軍猛烈的炮火轟炸中倒下,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在敵人飛機的狂轟濫炸下離去。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滿臉血漬的普通戰士想不通,指揮作戰的李天佑也想不通!

明天又將有多少的將士捐軀疆場?

寒風冷雨籠罩下的雷口關,李天佑直怔怔地望著匆匆行進著的部隊。

這時的紅五師除紅十三團調歸紅三軍團司令部直接指揮外,只有紅十四團和紅十五團兩個團三千餘人槍。

然而他們都是驍勇善戰的紅軍老戰士,都經歷過無數次戰爭的磨鍊,都是中國革命的精英。

此時卻要奉命硬闖伏兵重重的「鐵三角」,用鮮血和生命去撕開敵人的封鎖線,用血肉之軀鋪墊出一條西進的道路。

李天佑彷彿看到了湘江兩岸張網以待的桂軍,看到了湘江兩岸那四伏的重重危機。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李天佑深感責任重大,因為他的身後緊跟著紅三軍團司令部和軍委二縱,全軍團今晚都要趕到水車地域宿營,他的部隊必須保障全軍團的安全。

二十六日夜十一時許,李天佑剛吃罷晚飯,正準備命令部隊繼續前進。

「報告,軍團司令部來電。」師部譯電員遞上電文。李天佑打開手電筒一看,原來是軍團長彭德懷的命令:

命令五師十四、十五兩團及軍委炮兵營立即行動,連夜趕赴灌陽的新圩一帶,阻擊廣西軍,保證整個野戰軍的左翼安全,掩護中央機關縱隊過江。

電文的結尾還有一句像鋼鐵鑄成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持三天到四天!」

李天佑看罷電文,身子一顫,忙命令參謀打開地圖,借著手電筒的亮光找到了阻擊的位置。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簡短口述命令:部隊行進方向轉向西南,以急行軍向新圩前進!

寒夜裡冷雨中,這支部隊顧不上長途強行軍的疲勞,連夜渡過湘江上游的支流灌江,沿著崎嶇的山道,向西南部的新圩疾射而去。

山道兩旁的荊棘劃破原本破爛不堪的衣著,劃破早已麻木的手腳,寒風冷雨吹刮臉面身體,冰冷冷地刺入早已麻木的肉體,仍驅趕不走戰士們的疲勞困頓。

當年看見過紅軍疲勞不堪模樣的、灌陽月嶺村現年八十七歲的唐蘇老人回憶:「紅軍以前背支破槍,晃晃歪歪的,有的邊走邊打瞌睡。」

二十七日下午四時許,經過一夜強行軍的紅五師拖著疲乏的身子,終於趕到了預定的阻擊陣地——新圩。

這一片連綿的丘陵地帶,緊緊地扼住公路的道口。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新圩阻擊戰遺址

這時已是初冬的季節,公路兩側稻田裡的莊稼已經收割,但樹葉還沒有脫落,滿山的松樹和簇簇的灌木叢,剛好成了隱蔽部隊的場所。

連綿的丘陵南北伸延約二十餘里,再往北到湘江邊便是一片無險可守的大平川了。

新圩,是桂軍攔腰掐斷中央紅軍突破「鐵三角」,搶渡湘江的咽喉之地。只有守住這片山嶺,不讓敵人佔領新圩,才能確保中央紅軍左翼的安全。

李天佑視察完地形,將阻擊陣地選擇在新圩至排埠江長達八公里的公路兩側山頭上。

這裡後距紅軍由文市、水車向湘江前進的通道,最近點大橋村僅有五公里,最遠點魯水村也不足十公里。

紅十五團布置在公路的左翼,即打鑼山、水口山、鐘山上:紅十四團布置在公路的右翼,即月亮包山、判官山上;紅五師師指揮所設在距第一道阻擊陣地一二里的楊柳井;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臨時調配的軍委「紅星」炮兵營,部署在指揮所附近左側的山地上。

滇軍打仗像綿羊,桂軍打仗像惡狼。」作為廣西人且多次與桂軍交過手的李天佑,當然對桂軍的戰鬥力知根知底。

一部署完陣地,李天佑便下令伐木,構築工事。

山風打著呼哨,抖落了壓在樹葉上的雨水,掉在人臉上、身上,冰涼冰涼的。穿著單衣的紅軍指戰員們,濕漉漉的身上和頭上還冒著蒸汽。

一條條由無數棵削尖的木樁交織成的障礙工事築成了。木樁的尖頭被柴刀砍過的茬口白森森的,像一柄柄利劍指向山下。

李天佑望著戰士們不顧疲勞修築的防禦工事,臉上露出一絲難得的笑容。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乓,乓!」山腳下突然響起了清脆的槍聲。李天佑一驚,忙舉起望遠鏡往山下望去:暮靄瀰漫的陣地前約二里的排埠江村人影幢幢,槍聲大作。

不多時,偵察員上前報告,原來是十四團的炊事員挑著煮好的飯菜送到排埠江村,抬眼一看,竟然全是敵人。炊事員不慌不忙地放下飯菜,連忙跑回陣地報告。

偵察員們立即摸入排埠江村進行偵察,沒想到被敵人發現,雙方打了起來。

據偵察所知,駐守排埠江村的是桂軍先頭部隊的一個偵察連,他們也正要趕往新圩偵察。

紅軍發起驟然猛攻,桂軍邊打邊退。紅軍追至馬渡橋村,發現桂軍的兩個主力師正從灌陽向新圩撲來。

桂軍是兩個主力師,且是以逸待勞;紅軍只有兩團人馬,且經過一個月的長途連續行軍,部隊減員很大,也很疲勞。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紅軍以兩個團加軍委炮兵營三千九百餘人要對付桂軍兩個主力師又一個團一萬四千餘敵人,敵我力量懸殊,但憑藉這一帶的山嶺丘陵堅守兩三天還是有把握的,四天就有困難了。

李天佑思罷,吩咐正在埋頭看地圖的參謀長鬍震:「胡參謀長,立即給軍團首長發報,說保證完成任務!」

紅五師參謀長鬍震拳頭往桌子上一砸:「讓他們來吧,只要有一個人,就不讓他們到新圩!」

惡戰?血戰?李天佑望著夜幕漸漸遮蓋的黛色山嶺,感覺兩肩沉甸甸的。

明天,也就是二十八日,灌陽的桂軍必將發起瘋狂的進攻,紅五師的前沿陣地上必將是一場慘烈的窿戰。

全師將士必將誓死堅守在陣地上,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也絕不會讓桂軍前進一步!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一想到即將來臨的大戰,李天佑心潮起伏難平:也許明天或者後天自己就會與將士們一道將鮮血灑在這片紅土地上,長眠在故鄉的山水間。

闖槍林,闖彈雨,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回死裡逃生,李天佑把打仗當成了家常便飯,一聽到槍炮聲,便精神大振,忘記了生死,忘記了傷痛。

伍修權曾稱讚李天佑「必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專打惡仗硬仗,多少次在危急關頭扭轉戰場形勢,奪得戰鬥勝利。」

然而,眼前的這場大戰,卻使他感到從來未有過的焦慮。

他不知道明天的戰局會發生什麼樣的變數,也不知道明天的結局如何?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他和他的紅五師全體將士拚死也要堅守在這片陣地上,哪怕拼到只剩下一個人,也絕不能讓桂軍踏進新圩半步,一直堅守到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為止。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李天佑心中忐忑不安,佇立在指揮所的門口,兩眼望向灌陽縣城的夜空。

當晚,在灌陽縣城內,關帝廟大門口的門額上高掛著兩隻馬燈,門外站著荷槍實彈的門衛。

關帝廟內燈火通明,煙霧繚繞,桂軍正在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參加軍事會議的有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白崇禧、第七軍軍長廖磊、第十五軍副軍長夏威、第四十三師師長黃鎮國、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四十五師師長韋雲淞和第七軍二十四師師長覃連芳民團首領陳恩元等人。

白崇禧是今天下午從恭城趕到灌陽的。

二十六日深夜,住在恭城武廟桂軍行營指揮部內的白崇禧徹夜未眠。

據報,中央軍周渾元部二十七日便可全部渡過瀟水,並將乘勝追擊,不日便可趁機大舉進入廣西;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中央紅軍自二十六日起也大舉入關,前鋒已抵達湘江邊,主力尚在文市、水車地域,後續部隊尚在江華、永明一帶,一兩日內便要入關。

絕不能讓中央軍趁勢進佔廣西!絕不能讓紅軍在廣西滯留過久!這是桂軍回師反撲的最佳時機!

如馬上向紅軍的左翼發起攻擊的話,一則可以應付蔣介石的指責,二則側擊打尾不打頭可避免紅軍主力回擊的風險,三則可促使紅軍儘快離開廣西境內。

一舉可三得,白崇禧等的就是這種機會!

白崇禧當機立斷,當晚便命令駐防在恭城的桂軍各部趕往灌陽,準備截擊紅軍。

白崇禧一到灌陽,將指揮部設在縣城中心的關帝廟內,便立即召開緊急作戰會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白崇禧環視一眼正襟危坐的手下諸將,心底湧起一絲安慰。

是啊,與會諸將都是多年來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心腹愛將,他們都是從槍林彈雨中闖過來的硬漢子,他們不僅有勇有謀,驍勇善戰,而且對桂軍忠心耿耿,

都立下過汗馬功勞,尤其是第七軍軍長廖磊和第十五軍副軍長夏威。

多少次生與死的較量,多少回血與火的考驗,他二人為了桂軍的生死存亡而出生入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桂軍勢力的幾起幾落,能夠保存、壯大、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廖磊和夏威功不可沒!

白崇禧當然對自己的左膀右臂知根知底,特別是廖磊曾經還救過白崇禧一命。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白崇禧之所以重用廖、夏二人,除了是同鄉外,更重要的還因為廖、夏二人都是他保定軍校的同窗好友、師兄弟。

夏威的第十五軍和廖磊的第七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驍勇善戰,是李宗仁、白崇禧稱霸廣西、問鼎中原的家底和基石。

眼下,桂軍的各路精英們聚集一堂,共謀「防共剿共」大計。

與會諸將議論紛紜,或雲當竭桂軍全軍之力進行防堵,或雲當挾天時地利之勢全力向新圩攻擊前進,攔腰斬斷紅軍的去路,或雲當打尾不打頭,促使紅軍快走。

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力排眾議道:「依鄙人之見,按我軍戰前之意圖,還是以送客為上策。」

「就是採取旁敲側擊的戰術,集結兵力在灌陽新圩向共軍側後翼發起攻擊,迫使共軍儘快渡過湘江,早日離開桂境。」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王贊斌,民國時期唯一一名憑祥籍中將

「至於湘軍劉建緒部若沿全州南下欲封鎖湘江各渡口,就讓他們去與共軍硬拼。我軍只須部署一個師在桂林、興安一線,以防共軍突入桂林。」

王贊斌的獻策與白崇禧的想法不謀而合,白崇禧微笑著望望廖磊、夏威說:「伯符兄(廖磊別號)、煦荃兄(夏威別號)意下如何?」

廖磊笑笑,似無異議。

夏威站起身子說道:「夏某贊同王師長的建議,只打追擊,不打堵擊。既可迫使共軍早日離開本境,又可防中央軍進入境內。」

白崇禧見眾將議論得差不多了,站起身來說:「諸位,這仗肯定要打,不打的話老蔣那裡也不好交代。」

「眼下關鍵就是看我們應該怎樣打,才會對自己有利,才能保護廣西的利益。剛才夏副軍長的建議很好,很符合我們的實際!」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夏威

白崇禧環視諸將一眼,見再無異議,遂示意參謀總長葉琪宣布作戰命令。

葉琪走近軍事作戰地圖前:「諸位,現在宣布作戰命令:

命令王贊斌四十四師、覃連芳二十四師、第七軍獨立團為中路,由馬渡橋向新圩攻擊前進,攔腰斬斷共軍後續部隊前往湘江的通道。

四十四師為先鋒師,二十四師和獨立團為預備隊,統一由十五軍副軍長夏威指揮。

命令韋雲淞四十五師為右路,由泡江向蘇江攻擊前進,目標攻佔水車、文市,一則截擊共軍後續部隊,二則阻攔中央軍進入該地域。

命令黃鎮國四十三師為左路,駐防唐家市至興安一線,目標防堵共軍向桂林進攻,待我軍攻佔新圩、蘇江後,再向界首攻擊前進,以截擊共軍來不及渡江的部隊。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四十五師和四十三師由第七軍軍長廖磊指揮。

葉琪宣布完作戰命令,白崇禧立起身子勉勵諸將道:「諸位,這次與共軍在境內作戰,我軍佔盡天時地利之優勢,且共軍長途奔波而來,乃是久疲之師,出其不意,可乘其危。」

「希望諸位務必精誠團結,合力截擊共軍,以實現司令部的作戰意圖,展示我軍之軍威,奮勇殺敵,以堵老蔣之口舌!」

諸將領命紛紛離去,白崇禧陷入了沉思:

大戰在即,軍情瞬息萬變,此番與紅軍作戰倒是無甚憂慮,按既定的打尾不打頭的作戰方針辦就是了,只要將紅軍送出廣西,管他蔣介石怎樣「圍剿」!

難的是怎樣設法敷衍日後蔣介石對桂軍撤離湘江防務一事的指責與追究。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白崇禧與蔣介石合影

白崇禧兩眼緊盯著作戰地圖上標有「新圩」二字上,嘴裡喃喃自語說:

「李天佑,我的這位小老鄉,想不到短短的三年里你就由連長升任師長了,明天你可要好好嘗嘗我這位大老鄉送給你的炮火味道了。」

驀然,門外吹進一陣冷風,寒意襲人,白崇禧打了一個冷戰。

明天,也就是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個血腥的日子:湘江血戰將拉開帷幕!

國共兩軍將展開生死存亡的大決戰!湘江將以慘烈悲壯的血江二字載入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上!

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拂曉,天剛蒙蒙亮,田野、山嶺覆蓋著一片銀白色的雪霜。

雪霜覆蓋下的馬渡橋村升起了裊裊炊煙,村裡村外全是身穿黃軍裝的軍人,推炮的,扛炮彈的,挑子彈箱的,一個個全副武裝,荷槍實彈,進進出出,格外地忙碌。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第十五軍副軍長夏威指揮著四十四師、二十四師、獨立團一萬四千餘名桂軍正準備向紅軍扼守的新圩陣地攻擊前進。

忽然,村外的公路上響起了緊急集合的號令聲。

剎那間,雜沓的腳步聲響成一遍,「立正"、「稍息」,喝令聲此起彼落。

桂軍第十五軍副軍長夏威、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和二十四師師長覃連芳站在村外的土坡上。

王贊斌說道:「下面我宣布作戰命令:命令莫德宏一三零團為前衛團,周元一三一團為後衛團,龍振翼一三二團為預備團,向新圩攻擊前進!二十四師和獨立團駐守馬渡橋作總預備隊。」

桂軍四十四師各團奉命,立即開赴排埠江前沿陣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夏威目送著王贊斌率領各部沿全灌公路迅速向北推進,便吩咐參謀人員一同回到設在村中的指揮所里。

王贊斌率部趕到排埠江前沿陣地,忙馬不停蹄地觀察地形。

雙方陣地相距約一千米,中間是一片水田、旱地和小村莊相互錯落的開闊地。

桂軍只有衝過中間的開闊地,才能向紅軍扼守的前沿陣地發起攻擊。

王贊斌吩咐陪同在旁的一三零團團長莫德宏說:「在我軍發起炮擊之前,你帶一三零團穿過田桐,潛伏在預定的攻擊點上。」

「共軍裝備甚差,不會遠距離發起攻擊。你團可盡量靠近共軍前沿陣地。待我軍炮火轟擊後,你率部向共軍前沿陣地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攻佔敵軍陣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莫德宏


莫德宏領命而去,旋即見一三零團黃壓壓的一大片向鐘山、水口山、打鑼山、月亮包、判官山山腳前挪動,不多時便在諸山嶺腳下潛伏下來。

王贊斌見各部已進入預定的攻擊點,立即命令炮兵開始炮轟。

頃刻,桂軍的排炮萬炮齊鳴,一排排炮彈拖著火焰向楓樹腳一帶的山嶺上呼嘯而去,「轟隆隆」的爆炸聲響成一片,驚天動地。

頓時,鐘山、月亮包、打鑼山、水口山、判官山等紅軍前沿陣地上硝煙瀰漫,到處閃爍著炸彈爆炸的火光。

王贊斌十分興奮,又聽到了那久違的槍炮聲,又聞到了那久違的硝煙味。

興奮的王贊斌連忙舉起望遠鏡觀察紅軍前沿陣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一枚枚炸彈在紅軍前沿陣地上爆炸,掀起一層層火浪,硝煙升騰,泥土飛揚。

炮火持續半個多小時的狂轟濫炸,紅軍的前沿陣地早已籠罩在一片硝煙之中。鋼管已打得發紅的排炮也終於停了下來,硝煙被朔風漸漸吹散。

半小時前還是森林茂密的山嶺,此時變得光禿禿的,紅軍先前修築的工事早已蕩然無存,成了一片彈痕屢屢的廢墟。

剛才還是炮火喧天,此時卻一片寂靜,寂靜得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可怕。

忽然,山腳下傳來一聲嘶啞的喊叫聲:「兄弟們沖啊!」

霎時,鐘山下、水口山前、打鑼山底、月亮包腳、判官山前騰地立起一排排熊黃色,先是匍匐著慢慢地往山嶺上爬行,山嶺上毫無動靜;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繼而是半貓著腰慢慢地往山嶺上前進,山嶺上仍毫無反應;

最後,黃色的一片,人頭攢動,整連整營地齊起腰向各個山嶺上衝去,山嶺上還是沉寂著。

140 100米50米40米30米

莫德宏一三零團的桂軍官兵大喜過望:紅軍一定全部被炮火炸死了!

大喜過望的桂軍官兵肆無忌憚地狂叫著向紅軍前沿陣地衝去。

的確,桂軍官兵多次聽長官們灌輸,紅軍乃久疲之師,鳥槍土炮,不堪一擊,因此以為在如此密集的炮火轟擊下,早已潰不成軍,遂產生了輕敵思想。

突然,紅軍扼守的各個山嶺上一排排的手榴彈,像蝗蟲般密集地飛向正往上沖的桂軍人群中。桂軍人群中立即騰起了一陣煙霧。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遠處紅軍的炮彈也呼嘯著直往桂軍人群中砸,爆炸聲連綿不斷,此起彼落。爆炸聲中血肉橫飛,鬼哭狼嚎。

忽然,山頭上響起了號聲,一個個滿臉泥漬、血漬的紅軍戰士就像從土堆里鑽出來似的,端著槍躍出戰壕,向潰不成軍的桂軍狂掃亂射,猛追猛打。

目中無人的桂軍猝不及防地遭到如此猛烈的襲擊,頓時像無頭的蒼蠅,四處亂闖亂撞,一時陣容大亂。

紅軍趁勢尾追猛打,桂軍無處躲藏,只得像螞蟻般朝山下亂竄亂跑。

桂軍的第一波攻擊,就這樣潰退下來。

王贊斌在望遠鏡里看到部隊像風折麥稈草般敗退下來,氣得渾身直打抖,咬'牙咒罵道:「紅軍莫非是些魔鬼投的胎,炸不死打不死!」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莫德宏氣喘吁吁地跑進指揮所:「報告,共軍火力猛烈,士氣頑強,我進攻部隊受阻!」

王贊斌望著渾身血漬的莫德宏:「與我軍激戰的究竟是些什麼人?」

莫德宏答道:「從交戰的情況來看,李天佑所部大都是廣西人,有的還是原來的老部下。」

王贊斌一怔:「哦?"

王贊斌稍沉思片刻,忽然大手一揮:「你立即組織部隊準備第二輪攻擊,本座與司令部聯絡,請求空軍支援,今天無論如何要攻克新圩!」

莫德宏聽命,疾步走出指揮所。

與此同時,在距桂軍四十四師師長王贊斌觀察點的北面、不足四里的楊柳井的山坡上,紅五師師長李天佑也舉著望遠鏡觀察著這第一場大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事隔多年後,李天佑對新埒阻擊戰的第一仗仍耿耿難忘:

戰鬥一開始就十分激烈。敵人在猛烈的炮火、機槍掩護下,向我們的前沿陣地猛撲。

我走出指揮所,站在一個山頭上向前沿陣地觀察。指揮所離前沿不過三里路,在望遠鏡里一切都清清楚楚:敵人的排炮向我們前沿猛擊。

一時,卧在臨時工事里的戰士們全被煙塵遮住,看不見了。敵人整營整連暴露地向前沿衝擊,越走越近。但是我們的前沿還是沉寂著,彷彿部隊都被敵人的炮火殺傷完了。

但是,當敵人前進到離我們只有幾十米時,突然騰起了一陣煙霧一一我們成排的手榴彈在敵群中爆炸了。

戰士們就像從土裡鑽出來似的,追著潰退下去的敵人屁股射擊。」紅星」炮兵營的炮彈也在敵群中炸開來。敵人的衝擊垮下去了……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但是,因為我們沒有工事,在敵人的炮火和機槍掃射下,我們也付岀了相當的代價。

李天佑見打退了桂軍的第一次進攻,忙快步走回指揮所,立即打電話給十四團團長黃冕昌、十五團團長白志文:

要明白這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要注意保存實力,命令各團抓緊時間修復掩體工事,以防備桂軍更殘酷的轟炸。

同時要注意節約子彈,第二次攻擊時,儘可能將敵人放近再出擊,發揮我軍近戰優勢,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將敵擊退。

李天佑剛放下電話,天空中忽然傳來飛機的轟鳴聲。

李天佑忙走近門口一望,只見一架敵機在天空盤旋,屁股上拋下一摞摞的東西,片刻那一摞摞的東西散開來,像天女散花般撒得滿山遍野都是。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桂軍轟炸機

有幾張正好飄落在師部指揮所門口前。李天佑讓警衛員撿起一看,原來是桂軍的宣傳單。

共軍兄弟們:李總司令和白副總司令知道你們大部分是廣西人,廣西人不打廣西人,你們還是投降吧,你們的妻兒老小正在家等著你們!

李總司令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願意回家的發給路費。你們已經被我們包圍了,你們過不了湘江!

還有一張宣傳單是直接寫給李天佑的:

李天佑將軍:你我都是臨桂同鄉,何必兄弟殘殺!將軍若能率部歸服,確保將軍的軍職不變及所部的人身安全!

李天佑看畢,冷笑一聲,將宣傳單扔進火爐。

忽然,遠處的陣地上傳來喇叭的喊話聲:「共軍兄弟們,廣西人不打廣西人,你們還是投降吧,你們的妻兒老小都盼著你們回家哩!」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李天佑和紅四師戰友合影

李天佑霍地站起,一把抓起話筒命令說:「黃冕昌、白志文,立即組織狙擊手打掉敵人的喇叭!」

不多時,前沿陣地上傳來幾聲清脆的槍聲,敵人的喇叭頓時成了啞巴,陣地上一片寂靜,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

李天佑明白,此刻短暫的沉寂,預示著一場更殘酷、更慘烈的戰鬥即將來臨!

李天佑心裡有些不放心,走到指揮所附近的山頭上,手持望遠鏡繼續觀察敵陣。此時,桂軍陣地上的王贊斌也正手持望遠鏡觀察著紅軍的前沿陣地。

第一次攻擊波潰退後,王贊斌命令莫德宏團暫時休整,又命令所部對紅軍展開宣傳攻勢,沒想到紅軍不僅置之不理,反暗下里組織狙擊手將喊話的桂軍擊斃。

王贊斌見各部已休整完畢,立即命令莫德宏的一三零團和周元的一三一團分左右兩路潛至紅軍的左右兩側的山嶺前,準備向紅軍扼守的山頭髮起第二波攻擊。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王贊斌見各團已進入攻擊位置,正要命令炮兵對紅軍前沿陣地實行更猛烈的地毯式的狂轟濫炸時,忽然天空傳來飛機的轟鳴聲。

王贊斌連忙扭頭一望,只見從南面的桂林方向飛來兩排飛機,飛機一排三架,呼嘯著朝紅軍扼守的山嶺上空飛去,霎時,山嶺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桂軍的六架戰鬥機幾乎擦著樹梢超低空在紅軍前沿陣地的山嶺上來回盤旋,呼嘯著砸下一枚枚炸彈。

炸彈落腳處炸聲驚天,火光一片,塵土亂石紛飛,一株株碗口粗的松樹或攔腰折斷,或連根拔起,機槍「突突突」地亂掃,掀起陣陣硝煙。

下完蛋的飛機浪施淫威後終於飛走了。

這時,滿帶著王贊斌怒氣的炮彈爭先恐後地成排成群地像暴雨般傾瀉到紅軍陣地上,「轟轟」聲響徹山谷田野,炸得天動地搖,炸得山河失色。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狂轟濫炸之下,紅軍前沿陣地上亂石紛飛,塵土飛揚,變成了一片火海。

炮火一停,紅軍的前沿陣地仍然死一樣的沉寂。

「啪!」王贊斌手中的信號槍一響,潛伏在各個山腳下的桂軍立即向山嶺上展開第二波攻擊。

桂軍吸取第一次攻擊的教訓,再也不敢大意輕敵,各部按戰鬥隊形展開,小心翼翼地向紅軍前沿陣地推進。

在接近紅軍前沿陣地時,桂軍將隊形散開,以防紅軍手榴彈的襲擊。

50米 40米 30米 20米 紅軍前沿陣地毫無動靜。

推進,再推進,10米……突然間紅軍的前沿陣地上爆發出令人膽戰心驚的喊殺聲,頃刻,機槍、步槍吼叫著構築成一道道密不透風的火力網,衝鋒在前的桂軍成排倒下。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沖啊!」一陣狂風暴雨般掃射後,紅軍戰士們一個個端著上了刺刀的長槍,或揮舞著寒光閃閃的大刀,躍出掩體,像猛虎下山般撲入桂軍陣營。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桂軍被紅軍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原來的戰鬥隊形一鬨而散,到處尋找著可以藏身的地方。

山嶺上、田野間,紅軍戰士纏住桂軍混戰在一起,或端槍直刺,或扭打成一團,拼得你死我活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那陣勢哪裡是在打仗,簡直跟屠宰場差不多。

紅軍戰士彷彿不是娘生的肉體,即使斷了手,傷了腳,遍體鱗傷,但只要有一口氣在,便不要命似的只管喊打喊殺。

有的嗓子喊啞了,仍張著嘴巴向桂軍猛撲,追得桂軍滿山遍野亂跑。

桂軍哪裡見過這等不要命的陣勢,早被紅軍的氣勢嚇破了膽。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桂軍的飛機在天空盤旋,不敢亂投一彈,不敢亂放一槍。桂軍的排炮在一旁乾瞪眼,不敢亂開一炮,亂放一彈。

混戰了差不多近半個小時,一向以「惡狼」著稱的桂軍漸感不支,敗象漸露。

紅軍戰士倒像斗紅了眼的牯牛越戰越勇,一味橫打蠻纏,不多時桂軍便似秋風掃落葉般潰退下去。

如此,王贊斌組織了數次攻擊,雙方在陣地上反覆衝殺,橫屍遍野,紅軍前沿陣地失而復得,然無濟於事。桂軍除了徒添傷亡外,仍一無所獲。

紅軍仍牢牢地扼守在楓樹腳村前的各個小山嶺上。

下午四時,夏威見四十四師久攻不克,仍然無法向新圩推進半步,便親臨排埠江前沿指揮所。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夏威與王贊斌、莫德宏等圍著新圩地形圖商討進攻策略。

夏威手指地圖說:「共軍勇猛頑強,若繼續釆取正面進攻的戰術,恐難以制勝。」

「可命令一三一團、一三二團在正面發起佯攻,以吸引共軍注意力,命令一三零團從共軍左翼繞過去,使共軍腹背受敵,如此方可將共軍擊敗。」

王贊斌點頭稱是,立即組織桂軍一三一團、一三二團發起正面佯攻。

莫德宏則率領一三零團繞道瘦馬岐山,偷襲紅軍左側翼陣地鐘山、水口山、打鑼山。

桂軍再次像螞蟻般密密麻麻爬上山來,扼守山頭的紅軍戰士仍拚死堅守在前沿陣地上,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鏖戰。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突然,左翼陣地的後面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敵一三零團從瘦馬岐山繞到前沿陣地側後翼發起攻擊。

堅守在鐘山、水口山、打鑼山陣地上的紅十五團腹背受敵,形勢萬分危急。

但紅軍戰士毫無畏懼,面對蜂擁而上的桂軍,子彈打完了,用槍把砸,槍把砸壞了,用石頭砸,石頭砸完了,索性赤手空拳地沖入敵群中,扭住敵人廝打。

紅十五團團長白志文見全團已被桂軍層層包圍,陣地隨時可能陷落敵手,為保存有生力量,命令全團立即突出敵人的包圍,撤往第二道阻擊陣地。

水口山上的紅軍與桂軍浴血搏鬥,反覆衝殺,從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邊打邊退,撤至第二道阻擊陣地;

堅守在打鑼山上的紅軍也撕開桂軍的重重包圍,順利撤出。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紅十四團團長白志文少將

鐘山陣地上紅軍一個排的守軍幾乎全部陣亡;當桂軍狂號著衝上似已無活人扼守的鐘山時,泥土堆里突然躍起最後一名活著的紅軍戰士,面對敵群毅然拉斷了手榴彈的引信。

「轟」的一聲,他與數名桂軍同歸於盡。

下午五時許,紅十五團扼守的左翼陣地全部失守,桂軍乘勢從三面向紅十四團扼守的右翼陣地發起圍攻。

紅十四團眼看將陷入桂軍的重重包圍中,團長黃冕昌當機立斷,命令部隊迅速撤離前沿陣地,與紅十五團退守楊柳井兩側之山頭平頭嶺和尖背嶺第二道阻擊陣地進行阻擊。

至此,紅五師新圩阻擊戰的第一道阻擊線的前沿陣地全部失守,桂軍前進至楊柳井前的第二道阻擊線。

湘江之戰,桂軍突下狠手,紅軍一天打光一個團 - 天天要聞

第一天的大戰,兵力、武器都處於劣勢的紅五師,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尤其是堅守在正面的第十四團一千二百名幹部戰士,幾乎全部傷亡。

前沿幾個小山頭上的紅軍戰士,幾乎是成班成排地全部陣亡。

紅十四團第二營二連三排戰士劉來保,當時扼守在右翼陣地判官山上,晚年回憶說:

第二天天剛亮,敵人就衝上來了,把我們前面的一個排全部搞掉了,我們抓緊時機衝下去打了幾次反攻。我們子彈越來越少,連長下令不準亂打,要保證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敵人攻不上,就派飛機和火炮對付我們,我們傷亡很多,一個排只剩下7個人。儘管這樣,在沒有接到撤退命令以前,我們仍在那裡死守不動,後來我們排只剩下4個人。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早報】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抖音回應陳芋汐被網暴‖以軍發動空襲,炸毀一架民航客機 - 天天要聞

【早報】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抖音回應陳芋汐被網暴‖以軍發動空襲,炸毀一架民航客機

天 氣濟南:白天晴,最低氣溫23℃,最高氣溫 33℃。山東:今天白天到夜間全省天氣晴間多雲。最低氣溫15℃左右,最高氣溫 34℃左右。本 地{}【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5月24日,山東省重點項目韓庄港碼頭1至4號泊位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京杭大運河新增一現代化物流樞紐。韓庄港位於京杭大運河與微山湖交匯...
刷新中國航天新速度!走近「零窗口」發射背後的人 - 天天要聞

刷新中國航天新速度!走近「零窗口」發射背後的人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是我國首次實施的行星際取樣返回任務,這項任務具體是什...
一個更強勢大國正在崛起,我說的不是中國,更不是印度 - 天天要聞

一個更強勢大國正在崛起,我說的不是中國,更不是印度

一個更強勢大國正在崛起,我說的不是中國,更不是印度。現在,全世界的目光,更多聚焦在美國,聚焦在特朗普的各種搶頭條上;但如果冷靜地看,在世界另一極的歐洲,重大變化正在發生,歐洲領頭羊的德國動向,值得高度關注。德國換了新總理,默茨替代了朔爾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