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軍首任軍長張仁初,作戰勇敢,關鍵時刻,多次赤膊沖在第一線,一生受傷11次,人稱「張瘋子」。
「張瘋子」不但在軍內大名鼎鼎,也深受毛澤東主席的厚愛。
1因為臘子口,毛主席向張仁初敬軍禮
1935年9月16日,紅軍先頭部隊到達甘肅南部天險臘子口。
張仁初時任紅一軍團2師4團2營營長。
臘子口關乎紅軍命運。毛澤東下達「兩天之內拿下臘子口」 的命令。
任務下達給4團,警衛遵義會議、飛奪滬定橋的都是這個紅4團。這既是信任,也是壓力。
4團團長是黃開湘,也是一員猛將,可惜於1935年病逝。政委楊成武大名鼎鼎,後任代總長,1955年上將。
二人把主攻任務交給了張仁初的第二營。
仗打得十分激烈,最後關頭,張仁初光著膀子, 一手拿槍、 一手揮著大刀片, 同六連突擊隊一起衝上敵軍陣地!
到達陝北後,一次毛主席給各級幹部作報告,提到臘子口時,他望著大家說: 「哪些是打臘子口的同志,站起來看看!」
當時擔任張仁初警衛員、後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軍區司令員的劉海清,50年後這樣回憶道: 「 在一次會議上,毛主席講到臘子口戰鬥時激動地說『哪些是打臘子口的同志,站起 來讓大家看看!』 毛主席向站起來的張仁初和其他同志敬了一個軍禮。」
2朝鮮戰場第一線,張仁初給毛主席發了這樣一封電報
張仁初愛護部隊, 敢做敢當。 在朝鮮戰場, 尤其是二次戰役,由於後勤保障跟不上,仗打得很憋屈。
二次戰役後,由於美軍飛機對運輸線的封鎖,志願軍物資供應仍非常不足。
時任26軍軍長的張仁初非常著急,也十分心痛在一線作戰的指戰員。
層層彙報,解決問題不知要到何時。
1951 年 8 月,張仁初越過志願軍總部,越過9兵團,直接給主席發電報。
電報的內容也十分體現張仁初的性格: 「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收,由於美機的濫炸, 我軍後勤供應緊張、困難。 我的兵都已經光著腚了,請主席儘快解決。」
電文簽字落款是 26軍軍長張仁初。
張興初與李耀文在朝鮮戰場
時任軍司令部電台報務員的朱步賢后來回憶:
在一旁的李耀文政委說: 軍長,光著腚這句話是不是改一下,毛主席看了不太好吧?!
「不改, 我張瘋子的脾氣主席不是不知道。」
隨即張軍長又對著我說: 「小鬼, 你笑什麼? 快發報去!」
一周後,各種軍需物資運到了前線。
3授銜儀式上,毛主席緊緊握住了張仁初的手
1955年,張仁初被授予中將軍銜。
授銜儀式上,走到張仁初身邊時,毛主席緊緊握住了他的手,對他說:「臘子口那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呀,我一直記得你!」
張仁初深受感動,回到青島家中,還特別跟妻子說起這個感人的場景。
4小節方面不含糊,時時維護毛主席
張仁初十分尊敬毛主席。
在朝鮮戰場,廣泛流傳一個笑話:毛主席給高崗打電話,指示解決志願軍供應問題。高崗耳朵背,把好面聽成炒麵,所以,導致前線戰士天天吃炒麵。
這種笑話式的牢騷,26軍也有。
張仁初聽到立令禁止:「不準傳播,以免影響毛主席的形象。」
1962年7月,張仁初長年養病後復出,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分管民兵工作。
張仁初是一個辦事極為認真的人,他多次親自下基層調研指導民兵工作,濟南軍區的民兵工作十分出色,湧現出了煙台崆峒島漁民呂氏一家祖孫三代以及長島縣第一位女民兵、「神槍姑娘」劉延鳳等民兵工作典型。
在1964年全軍大比武的賽場上,呂其喜一家和劉延鳳以精湛的射術技驚四座,受到毛主席等在場中央領導的稱讚。
毛主席唯一一張持槍照片便是此時拿26軍神槍手宋世哲的槍拍攝的。
1967年5月,中央派張、姚二人來解決「支左」問題。當時張仁初正主持軍區工作,作戰科科長對張、姚作派不滿,發牢騷說:「毛主席派來了兩個泥水匠,不分是非,毫無原則和稀泥。」
張仁初立即表態說:「你懂什麼,他倆是他倆,毛主席是毛主席,不要硬去掛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