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2022年10月14日18:45:50 軍事 1918

正當武警海南總隊訓練基地的「准排長」崗前培訓如火如荼進行之際,今年秋季新兵也正式踏入他們心中嚮往已久的軍營,開始了他們的強軍之旅。

「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 天天要聞

這些幾乎全是「00」後、甚至不乏「05」後為主力軍的「准列兵」,思想單純、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勇於展現,生在「wifi」處、長在文化交融時等等這些都是他們的標籤。他們即將面臨生活環境和職業上的轉變,面對「節奏快、工作忙、標準高、要求嚴、訓練累」的軍營初畫像,他們的心中有何感受呢?

我們正在進行崗前培訓的「准排長」們紛紛主動請纓,和新戰士們交流談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兩新」的碰撞:

一、從個體到集體,從「我」變成「我們」

00後很多是獨生子女,又成長於日趨個體化、網路化的社會,更加追求個性的張揚、強調多元與多樣,一些新戰士對於整齊劃一的動作、集體統一的生活感到好奇。

新兵郭衍尚:今年本科畢業後我就懷著夢想報名參軍,最終如願來到部隊。自己在地方生活二十多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個人自主規劃,沒有集體意識,來到這兒發現幾乎什麼事都是集體行動,從早上起床的集體出操、洗漱、疊被、吃早餐等等,都是一塊完成,也讓我更加體會到團結凝聚的力量,大傢伙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會互相排憂解難、互相幫助,就像班長所說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 天天要聞

新排長張錦堃:正如你入伍前了解的那樣,整齊劃一是部隊的特點,從日常點滴養成優良的作風是你們的軍旅必修課。有首歌唱得好「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你和身邊的戰友們來自四面八方好比一朵朵浪花,只有融入大海一般浩瀚的部隊集體,才能獲得生生不息的能量。在接下來的新兵連生活中你要主動去體會「集體」「我們」這兩個詞, 融入班排集體、適應部隊生活,把戰友當家人待,把部隊當家來建。

二、從散漫到緊張,從隨時到按時

部分新戰士雖然提前了解過部隊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 但當真正進入軍營生活,還是感覺稍有些吃力。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燈,集合站隊、穿衣、吃飯、訓練、學習等活動都要踩著鐘點,作息較為嚴格,這與入伍前鬆散的生活大不相同。

新兵高偉欽:來到這兒的生活實際上和心中所預想的樣子還是有很多不同,自己在上學的時候學習生活一直比較散漫,熬夜睡懶覺,不按時吃飯等等都是常有的事,參軍入伍也是抱著鍛煉、磨練自己的目的,來到部隊的20來天,發現部隊一日生活的緊張程度遠比自己想像中要大得多,每個時間段有每個時間段該乾的事,時間觀念非常強。

「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 天天要聞

新排長黎仕平:在規定的時間裡干規定的事情,嚴格遵守好一日生活制度,你就會慢慢地適應這些生活習慣和作息習慣,你就會發現一天的時間都是有規可循,那麼你們就不會那麼忙亂了。我們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在部隊的十分鐘可以幹些什麼?可以跑2500米、可以練完一套擒敵動作、可以背10條理論……因此,要充分利用好點滴時間,做一個「時間管理大師」。

三、從「講條件」到「聽招呼」,從「小任性」到「守規矩」

部隊是一個非常紀律嚴明的集體,到了部隊以後,新戰士們首先學習的第一條那就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也就是培養令行禁止的作風。許多新戰士們來到軍營,一開始還是無法很好適應部隊特點和管理模式。

新兵王浩宇:來到部隊,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部隊裡面回答只有「到」、「是」、「明白」,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記得剛來那天,班長讓我把自己床鋪上的雜物收拾一下,在聽到班長的呼喚後,我立馬回答:「好的,班長」。班長卻突然嚴肅的看著我說道:「以後把『好的』改成『是』」,這讓我對部隊嚴謹的作風又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前成長在溫室之下任性隨意,到了新環境雖有很多規章制度,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重新打磨塑造自己的好機會。

「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 天天要聞

新排長錢岳峰:我們經常能聽到革命老前輩,寧願餓肚子也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們更加明白一隻能打勝仗的隊伍必定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隊伍。但是千萬不要把紀律當成一種負擔,作為過來人,紀律其實是一種特殊的關愛和保護,遵規守紀我們必能體會收穫的芬芳,多學習一些法紀法規,養成守紀的習慣,做紀律嚴明的好戰士。

三、從「差不多」到「高標準」,從「寬範圍」到 「嚴要求」

軍裝要乾淨整潔、得體大方,「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立正」姿勢時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60°,政治教育要緊跟,課後討論談體會,壓被子、修線條,被子疊成豆腐塊……從訓練到休息、從睜眼到閉眼、從工作到生活,事無巨細,每件事都有著部隊獨特的「標準」和「要求」。

新兵白豪楊:來到部隊之前,我身邊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知道咱們軍隊是非常嚴格的,什麼事都講究一個高標準,但是這20天的生活讓我明白,我顯然還是低估了「標準」二字。一個軍姿訓練就讓我感到渾身酸痛,在役前訓練的標準和來這兒實際的感受簡直是天差地別。兩腿頂直、兩臀夾緊、身體微向前傾……一個動作十幾個細節,不到十分鐘我就感覺有些受不了。收拾內務更是如此,窗槽、電開關、門沿......只要是肉眼看的見、手能摸得著的地方,都不能出現一絲灰塵。這讓我領悟到在多樣化社會思潮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卻很少,這些小小的細節能讓我終身受益。

「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 天天要聞

新排長曹力正:什麼是標準,相信你們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我們為什麼要疊一個有楞有角的豆腐塊?為什麼要把牙刷頭的方向都進行統一?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培養大家耐心的良好品質,養成標準意識,提高在有限時間內做出最佳事情的能力,同時這也能體現出一個人做事的態度。但你們要相信,這些近似苛刻的要求能讓你們最快地進入狀態,養成高標準和嚴要求的過硬作風。

「官之初」遇上「兵之初」,這場對話很暖心 - 天天要聞

一邊是強軍的「新鮮血液」

一邊是指揮的「一線軍官」

我們在青春最美好的年華

共同努力奮鬥著

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勉勵

為祖國的強軍偉業添磚加瓦!

我們都是

強軍路上的追夢人!

(張錦堃 曹力正 黎仕平 劉華健 彭一恆)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鍾燕

編審:王舒涵

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email protected]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六代機與轟-20:中國航空工業的「雙子星」謎題 - 天天要聞

六代機與轟-20:中國航空工業的「雙子星」謎題

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航工業展示的「下一代作戰體系」概念動畫中,無垂尾飛翼式飛行器與有人-無人協同編隊引發熱議。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傳聞中的國產六代機與轟-20戰略轟炸機——前者被推測具備7馬赫超巡能力,後者據稱航程超1.2萬公里。兩款國之重
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邱金凱逝世,系歌曲《十五的月亮》原型 - 天天要聞

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邱金凱逝世,系歌曲《十五的月亮》原型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邱金凱將軍,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邱金凱,1946年7月出生,河北南皮人。1965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邱金凱歷任守備1師師長、第69軍參謀長、第28集團軍參謀長、貴州省軍區參謀長、第27集團軍...
硝煙瀰漫!「三實」作業錘鍊實戰本領 - 天天要聞

硝煙瀰漫!「三實」作業錘鍊實戰本領

戰鼓隆隆,硝煙四起近日,武警天津總隊機動支隊緊密圍繞實戰需求組織「三實」作業全面檢驗官兵單兵作戰素養與班組協同效能實投現場官兵依次領取手榴彈向投擲區有序前行指揮員下達口令後投手迅速拉掉保險環引身、投彈、隱蔽一整套動作行雲流水強烈的脈衝帶動陣陣塵土飛揚整個投彈場「戰」味十足實爆現場戰場環境複雜多樣爆破...
朝鮮驅逐艦重大事故最新調查結果公布,造船廠廠長被傳喚 - 天天要聞

朝鮮驅逐艦重大事故最新調查結果公布,造船廠廠長被傳喚

朝鮮驅逐艦5月21日下水時發生「重大事故」。當地時間22日,由檢察機關人員和有關專家組成的事故調查組向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彙報了有關調查內容。根據對驅逐艦詳細進行水下及內部檢查的結果,確認與初期發表的內容不同,驅逐艦沒有船底破洞,船體右舷被刮削,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調查組專家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