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情報局軍官約瑟夫·多納托在《國家利益》雜誌網站發文稱「美國國防工業基地在向烏克蘭供應武器方面已經遇到困難,關鍵彈藥庫存正在下降。以目前的火力,美國及其盟國幾乎無法向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武器今年冬天。」
號稱天下武力第一的美國,為什麼也會出現武器供應與生產雙衰竭呢?可想而知,是因為現有生產衰竭,才會導致供應枯竭。軍事實力強大的美國在軍工生產方面早已經今非昔比,長期的去工業化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它們加劇了後勤問題,並大大減少了軍事生產量。
不僅多納托有此觀點,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上校、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馬克·坎西安也有此觀點。坎西安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將無法再向烏克蘭提供一系列彈藥。因為基輔的武器消耗速度快於能夠得到的補充。特別是海馬斯系統的火箭彈庫存,目前已經耗盡。他還認為若想恢復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行動開始前的庫存儲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美國如此,許多歐洲國家亦如此,大量援助烏克蘭武器之後,絕大部分國家的武器庫存都已經捉襟見肘了。
這是一個可怕的消息,尤其對於烏克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大雪崩。如果西方國家真供應不上武器了,也只能舉手投降了,難不成會打著大刀長矛去和俄羅斯拚命?因此說擺在烏克蘭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談判議和向俄羅斯低頭屈服。
現在來看,普京才是真正的戰略家。無論是拜登,還是澤連斯基,還是西方諸如馬克龍、朔爾茨等國家元首,都不是對手。因為俄烏衝突就是一場俄羅斯與西方的「熬鷹大戰」,誰能堅持到最後 誰就會笑傲江湖到最後。與許多軍事專家所說的冬天有一些關係,但不會是主要關係 。主要關係就是「熬」,熬到西方國家的資源,尤其是重點能源和軍事資源枯竭,自會屈人之兵。
看來普京一定是對我們的偉人的軍事著作研究得非常深刻,打一場持久戰未嘗不可嘗,又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