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些天俄烏衝突戰場上的形勢變化,可以看出俄羅斯的防禦重點是圍繞克里米亞。而烏克蘭軍隊的最終目的也是劍指克里米亞,赫爾松是克里米亞的前沿陣地,是克里米亞的門戶。所以俄羅斯把重兵和重型武器放在赫爾松。而且對烏軍形成了一定的阻滯。但是總體上來講並沒有什麼優勢,又失去了幾處防禦陣地,還是處於一種防守態勢。
而烏克蘭的軍方也是這樣,重點在赫爾松, 在北方的兩個州路甘斯克和頓涅茲克,兵力相對薄弱,但在那兩個州俄羅斯的兵力也更薄弱,打的也更差。
有些人認為烏克蘭在赫爾松是佯攻,而真正的進攻重點是在北部,其實不然。其實雙方爭奪的重點最終必是南部。而核心地段是克里米亞。因為克里米亞這個港口實在太重要了,誰都不願失去。
俄羅斯從2014年吞併了克里米亞之後,還修了一座刻赤大橋,用來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這座大橋也花了不少錢,如果在這次戰爭當中失去,這完全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這對普京大帝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而且克里米亞同俄羅斯本土相連的刻赤大橋在整個戰疫後勤的運輸當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所以站在俄羅斯角度來講,克里米亞是不能失去的,那克里米亞的前沿陣地霍爾松就顯得更重要。
烏克蘭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破壞俄羅斯的運輸線路成為他們的必須考慮的問題,今天烏克蘭將克里米亞的刻赤大橋炸毀。主要是目的,就是破壞赫爾松的後勤補給,切斷俄羅斯跟克里米亞的聯繫。
客觀來講,烏克蘭軍隊一定會這麼做的,這是遲早的事,特別在遠程炮火能夠做到轟炸刻赤大橋的情況下,切斷了這一條後勤補給線,對在赫爾松進行防守的俄羅斯軍隊來講無疑是致命一擊,相當於在冷兵器時代燒掉對方的糧草,赫爾松後勤補給將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包括生活用品的運輸,軍用武器的運輸以及後援兵力的運輸,都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但是從今天所看到的轟炸視頻來看。刻赤大橋損壞的並不十分嚴重,就算不能短時修復,也可以通過輪渡轉接物資達到運輸的目的。所以從這個情況來看,烏克蘭這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當烏軍的遠程炮火能夠到達刻赤大橋的時候,烏軍一定還會有第2次第3次甚至是更多次的轟炸,直到刻赤大橋不能運輸,不能使用,完全切斷克里米亞跟俄羅斯本土的聯繫為止。這也在為將來奪取克里米亞做好準備。
戰爭的後期雙方必將重點放在南部,圍繞克里米亞部署軍隊。俄羅斯放棄北方城市是遲早的事情,從俄羅斯方面來講,放棄北部也是明智之舉,儘管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不太有面,但是收縮戰線集中兵力進行防禦,才是最佳的方案。
今天俄羅斯換了總指揮,臨陣換將是兵家之大忌,但是,對於普京大帝來說,這也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