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學生時期都學過董存瑞炸碉堡這篇文章,這個耳熟能詳故事,一直在很多中國百姓之間口口相傳。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董存瑞這個英雄人物的存在,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發現這個事迹的人到底是誰。
他年少參加革命,曾在解放戰爭時期參加多很多重要戰役;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了上校軍銜,後來還主政湖南;他的妻子還是一位元帥的女兒。他到底是誰呢,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呢?他就是風雲人物李振軍。
一、年紀輕輕開始革命之旅
李振軍出生於1920年,他的老家在湖南鳳凰縣。因為他的父親是清朝末年的讀書人,因此在這樣的家庭氛圍影響和熏陶下,李振軍從小也特別喜歡讀書。上學後的李振軍不僅刻苦努力,而且學習成績非常優異,順利考入了當地非常有名的沅澧中學。
在學校讀書期間,李振軍總是能聽到有關前線抗戰的消息,每次他都是滿腔熱血,特別想報效國家、上陣殺敵,將侵略者趕出國門。不久後,他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自己的父親。
他的父親特別理解他心中的遠大抱負,但是出於對兒子的安全的擔憂,聯繫了自己的老朋友徐特立,給兒子寫了一封介紹信。不久後,李振軍便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那一年年僅16歲的他便開始了自己革命的道路,第二年李振軍成功加入了共產黨。
來到延安後,李振軍進入了抗大,在那裡他系統學習了革命思想和相關的理論。由於他本來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當時也算是高知識分子,學習結束後,組織就安排他留校工作了。
1942年5月,李振軍和戰友們被日軍包圍了,當時敵人的兵力比他們要多很多倍,儘管他們奮力反抗,但是很多戰士還是光榮犧牲了。無奈之下,他本來打算裝扮成一個普通人逃出去,可是他最終他還是被日軍俘虜了。
後來,日軍把他送到了東北去挖煤,好在他最後逃了出去,回到了部隊。在被敵人抓捕的期間,他始終心懷革命信念和信仰,自始至終從未改變。
二、解放戰爭宣傳英雄事迹
解放戰爭爆發以後,李振軍先後率領部隊在贛西南全殲敵人的部隊,而且還解放了當地二十餘座城市。另外,他還參加了很多著名的戰役,憑藉自己的膽識和能力,不僅大敗敵人,而且為新中國的解放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振軍除了在解放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以外,他還發掘了很多英雄故事,通過大力宣傳,進而才能讓更多人知道了很多戰場英雄人物的存在。
1948年,東北野戰軍十一縱隊在進攻隆化的時候,為了取得戰鬥的勝利,身為班長的董存瑞曾經捨身舉起炸藥包炸毀了敵人的橋頭堡,而當時董存瑞就是李振軍的手下的兵。
他親眼看見董存瑞炸敵人橋頭碉堡的全過程。當時戰友們還不知道扛著炸藥包的董存瑞要去幹什麼,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董存瑞已經犧牲了。
李振軍不愧是個優秀的政工幹部,戰鬥結束以後,他迅速召開了會議,在第一時間將董存瑞的事迹上報給了相關的部門。此後部隊內部大力提倡、開展學習董存瑞的運動,進而才使得董存瑞精神在部隊中不斷得到繼承和發揚,同時還使得一代英雄形象流傳於世。
不僅如此,發現和宣揚董存瑞這只是他的第一個成就,後來的「軍中花木蘭」郭俊卿、黃祖示、歐陽海等宣傳典型,也都是他發現並且親自參與事迹整理的工作。
三、被授予上校軍銜,成為湖南省委書記
新中國成立後,李振軍被派去參加廣西的剿匪運動,由於當地的地形十分複雜,而且國民黨殘餘部隊還分散在四處,最重要的是當地百姓為了保護自身安全還有四字藏槍的現象,所以剿匪行動難上加難。歷時兩年,他們終於還百姓一個安全太平的廣西。
後來,李振軍被授予了上校軍銜,1960年他又被晉陞為了大校軍銜。李振軍還擔任過湖南的省委書記,他一直相信知識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因此特別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湘潭大學就是李振軍一手創辦的,而且他還擔任了校長一職。
由於李振軍的髮妻早逝,組織上擔心他由於工作太繁忙,沒有時間打理個人的生活問題。好在後來李振軍和賀捷生相識了,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相處,他們二人在1978年選擇結為夫妻。
婚後,二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他們相濡以沫,對待彼此的孩子都視如己出,而且家庭氛圍也是其樂融融,而賀捷生的父親就是開國元帥中赫赫有名的賀龍元帥。
晚年的李振軍雖然退休在家,而且不擔任任何職務了,但是他還一直盡自己的能力為國家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結語
2008年,88歲高齡的李振軍在北京因病去世,結束了自己一生的傳奇經歷。國家正是因為有像李振軍這樣把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一生信念的將領才能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