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了近期啟動選拔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消息,根據媒體的報道,本次共選拔12到14名預備航天員,其中包括航天駕駛員7至8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共5至6名。
中國航天員大隊
以往,很多人問我國航天員為什麼總是從現役軍人中選拔,都是飛行員出身,這是因為之前是建站階段,任務非常艱巨,只有軍人鐵的紀律、優秀的身體和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訓練才能勝任,無論俄羅斯,還是以美國代表的西方都是如此,我們並不是例外。
東西方航天員都是以現役飛行員為主
而現在,我們的「天宮」一期工程即將完成建設,空間站也可以回歸它的本來屬性,以科學試驗為主要任務,因此在第四批預備航天員中,還包括5到6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其中載荷專家2人左右。
這回有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了
根據媒體的消息,這次載荷專家的選拔,有港澳地區的科學家參加,以往,港澳地區也深度參與了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比如嫦娥五號月球採樣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就是香港理工大學負責研製的。當然,我們不能學習美國,為了政治正確,非要在重返月球的第一批乘組中加入非裔和女性,還是要以個人成績、試驗項目的優先度為主要考核目標。
中國航天員出艙
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航天員乘組中,還是要以從現役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航天駕駛員為主,他們不但要負責飛船的駕駛、對接,還要和航天飛行工程師一起,負責空間站本身的建設和維護,而「天宮」除了一期工程之外,未來肯定還有二期、三期工程甚至更多的擴展計劃。
天宮空間站還會有二期和三期
最讓人羨慕的是,按照時間進度,這次選拔的預備航天員,未來可能會進駐我國的月球基地。按照規劃,我國會在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同時建設月面國際科研站,並在2035年建設永久月球基地,這都是有人的。不僅如此,在建設近地軌道空間站的同時,我們也會和美國一樣,建設月球軌道空間站,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航天員進駐。
中國航天員登月想像圖
月球是未來戰爭的制高點
從一定角度來說,第四批預備航天員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航天員了,而是大家最為期待的宇航員。根據錢老的定義,在太陽系內飛行的太空人叫航天員,而在太陽系外飛行的才叫宇航員。不過,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太陽系外飛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又把在地球軌道飛行的太空人,稱為航天員,而脫離地球軌道,進入深空的,則是宇航員。當然,這只是我國的定義,俄羅斯和西方則把所有的太空人都稱為宇航員。
麵包會有的,黃油也會有的
我國載人航天的黃金時代,才剛剛拉開帷幕,而即將選拔的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真正是生在了好時代,不僅在太空有「大別墅」住,月球也有房子住,說不定還能趕在登陸火星,建立長期有人駐守的火星基地。
加油,中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