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我國自主研發的C919民航客機,終於在京獲得了中國民航總局頒發的適航認證,意味著C919最快到今年年底前就會交由其全球首個客戶——東方航空公司運營,今年春節我們就能乘坐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幹線客機回家過年了。
但在C919獲得適航認證許可後,網路上卻出現了一些不太好聽的語言,其中大部分都說C919雖然是我們自主設計,但除了整個機身是我們自己製造的,其餘包括航空發動機、起落架、APU輔助動力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座艙顯示系統、環境控制系統等核心部件都是國外進口或者中外合資提供,然後總結就是C919就是個「空殼貨」,我們沒什麼自主製造、卻打著自主設計、製造的旗號。
首先從現實情況來說,我承認C919身上使用了很多國外進口或者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零部件,特別是在包括航發、起落架、航電等核心系統上的確是由國外企業或者合資企業提供的。但這種情況放在C919身上是很正常的,就算幾年後我們起飛重量更大、載客量更高的CR929遠程寬體客機出現後,也不可能保證100%的中國設計、中國製造。
一、C919是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第一款小型幹線客機,定位和全球最為暢銷的A320Neo系列、B737max系列一樣。這也意味著C919批量交付後,不僅會在未來逐步取代進口的B737系列和A320系列,逐漸成為國內各大航空、國內主要航線的主力機型。
同時C919未來也將衍生出軍用反潛型、預警型等特種型號外,C919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外,肯定也瞄準了更為廣袤的國際市場,最終目標是要和空客、波音形成「ABC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為了能夠出口到更多國家和地區,C919從設計到製造全部使用的是國際最新標準,特別是在製造過程中,因為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實力相比國際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民航客機領域不光背景淺淡、而且實力也很是薄弱。
所以為了提升C919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力,商飛在研發C919的時候順應國際航空主流發展趨勢,採用國際競標的方案,為C919各個子系統、核心零部件尋找全球最為頂尖、也是最符合最新民航標準的零部件供應商。比如C919和空客最新的A320neo系列、波音B737max系列一樣,都採用了這個級別最有實力、也是最受歡迎的CFM公司最新研製的LEAP-1C先進渦扇發動機。同時在航電、座艙環境控制、起落架等核心部件上也都採用了國際同級別供應商,做到了A320Neo、B737整體技術相當,甚至有所超越的地步。
二、從眼下看C919身上的確大量使用著外國企業製造的零部件,但這種問題不光我們存在,從上世紀80年代進入市場、現階段已經超越B737系列的歐洲空客A320系列客機,幾十年了仍然沒有做到100%的自主設計、製造。比如最新的A320neo客機,機身、機翼是空客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幾個國家製造,最終在法國圖盧茲總裝的,但該機的前後緣襟翼來自美國勢必銳英國工廠(該工廠也生產A350XWB、A380等空客機身零部件)、氣象環境控制系統來自美國柯林斯、座艙顯示系統來自美國霍尼韋爾,整機超過37.7%的零部件來自美國供應商,1.8%的零部件來自中國,甚至包括A320neo、B737MAX、C919安裝的LEAP航發渦輪葉片也是我國製造的。
包括美國波音的諸多客機也都採用了國內外的供應商零部件,比如最為暢銷的B737客機機身是美國勢必銳航空提供,雖然該公司是2005年波音為了發展,將自家機身工廠賣給加拿大基金會後成立的新公司,但依然是獨立的親兄弟。但波音的諸多客機身上採用國外零部件的也不少,比如機身、機翼等很多結構件都來自中日等國,只是美國航空業很是發達,使得航電、航發等核心零部件依然由美國企業提供。
所以從C919兩大競爭對手的發展現狀來看,C919其實並不能算是我們只製造了空殼。
三、C919從研製之初開始,就對所有零部件供應商有著非常嚴格、非常國際化的採購標準體系,比如為了適應國際市場需求,C919從一開始並沒有刻意追求全面國產化,而是大量採用國際各類先進標準和先進供應商。但在所有核心零部件上,C919走得都是國內自研備份或者以50:50和國外先進供應商成立合資公司的發展模式。比如C919的航電、起落架、環境控制系統、座艙這幾大核心零部件中,航電是中航和霍尼韋爾成立的昂際航電提供,起落架是中航和德國利勃海爾成立的中航起提供、環境控制系統是中航和柯林斯成立的合資公司提供。而且這些合資企業全部採用的是技術共享的發展模式。
就是這些外資企業提供技術設計、我們自己具體研發、製造,最終通過外資企業檢驗。那這也就保證了就算這些外資公司全部撤走,這些成立的合資公司仍然能夠正常運轉,為C919提供源源不斷的零部件。
當然在最為核心的航發上,我們並沒有採用合資研發的模式,初期採用的是純進口的發展模式,但在C919還未正式交付之前,中航商發自主研製的CJ-1000A先進航發就已經成功下線,現階段據傳已經進入地面台架試驗,預計2024年前後就會裝機飛行測試了。
所以總結來說的話,C919看似現階段大量採用國外零部件,但這也是為了追求國際市場發展需求,保證C919項目的長久運轉而隨之大流,和波音、空客走得是同一條路。而且在同時期C919和未來更多的中國民航客機都在兩條腿走路,在所有核心零部件上全部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或精加工、直接供應能力。也就是說我們的C919雖然現階段有著不少國外零部件,但C919根本不怕被制裁、被斷供,因為被制裁、被斷供的時刻,就是國內諸多備份供應商從幕後走向台前的時候,而且以我國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的地位,C919就算一架不出口,完全供應國內也能長久發展下去、而且還是賺的盆滿缽滿的持續盈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