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客風 三劍客
題圖大唐
老趙是連隊最年長的技術幹部,30年軍齡的他申請了年底退休。如果不說,沒人能看出來這個早操還跟義務兵一起跑三公里的幹部要退休了。
工作、學習、集體活動、體能訓練、留營、出操……一日生活他都參與,用他的話說,這在原來是不可思議的,原來要退休的幹部提前一年都不來上班了。
是的,現在軍隊,不好「混」了。
我是一個10年軍齡的女軍人,在部隊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我印象中的軍營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2011年考上軍校,為了獎勵我考上學家裡給買了一台iPhone,關係好的叔叔送了我一台三星Galaxy,學校發了手機卡,於是我就用兩台手機。那個時候,很流行一台蘋果一台三星。
直到2015年當時的四總部發文放開官兵使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使用,我才知道原來部隊是不能用智能手機的。後來畢業來到連隊,見識過一些老班長手裡的「小手機」,才知道原來基層管控如此嚴格。
雖然開放了使用智能手機,基層對手機管控更加嚴格,以往領導對第二部手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各種檢查手段層出不窮,大家有賊心也沒賊膽。
再後來軍隊開始禁止使用外國品牌手機,曾經蘋果三星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流行的是華為、小米,甚至連軍用手機都進化成了高端智能機。
曾有次20出頭的班長說,你或許覺得單位現在太嚴格,但是就他的經驗來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堅持住總能碰到「好」領導的。
老趙聽了卻不這麼覺得。
嚴格意味著正規,軍隊走向正規是不可逆的趨勢,一個單位風氣靠主官的時代過去了,靠制度靠條令,才使得越來越多的「老人」感覺到軍隊不好「混」了。
我剛剛有了自己的孩子,聽單位的老大姐說,她們生孩子的時候單位給6年哺乳期,可以不出操不留營,而現在根據規定是1年。
於是單位許多姐妹經歷了一歲不得不放下孩子上夜班、留營出操,給娃斷奶。
還記得有一次跟同事表示很羨慕她們趕上了好時候,沒想到她說,那我們還羨慕你們一結婚就能分上房呢。
是的,她們那一批人因為各種原因十年都沒有房可以分,許多人租房住了十年,有些為了省一點租金住得很遠,一樣被迫給娃斷了奶。
同樣不好「混」的不只技術幹部,我的同學趙鑫,他畢業後成為了連長,就在家裡人都以為這個帶「長」的工作有很多隱性「福利」時,趙鑫的日子卻不好過。
剛上崗的時候向老班長取經,老班長說,現在的兵不好帶,以往的帶兵經驗應對現在連隊95%都是大學生士兵的構成,已經完全不適用了。既要科學帶兵,也要以情帶兵,付出的是百分百的精力和感情。
在趙鑫的單位,已經很少有年輕人想當主官了,責任越來越大,領導的日子也不好「混」。一次打電話我問趙鑫還幹得下去嗎?堅持不住就算了。他回我:我也不想混,我就不信干不好。
很多人放棄,也有很多人堅持。不混就能混得挺好。
2015年我讀研,9月正在帶軍訓,在俱樂部大家一起看閱兵,現在回想起來沒想到見證了歷史。軍隊的大改革,對我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僅僅幾年的時間,身上的臂章換了兩三次。剛到單位的時候,主任與新幹部談心,他看了一眼手錶說到:你們報到的這一天凌晨零點,我們正式轉隸到站支部隊了。我畢業志願的單位還沒報到就成為歷史了。
據「老人」們說,最大的區別是,原來冬天不出操,現在風雨無阻,原來跑操兩百米意思意思,現在三公里起步。
當然了我親自見證的變化更多,營區翻修、操場硬化、食堂裝修,營區里電影院、軍體館都建起來了,這兩樣東西在之後疫情不能外出,不能搞集體活動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我見識了曾經好「混」的尾巴,也感受到當今朝陽的新生,我想基層的普通官兵能感受到這樣大的變化,上層應該更厲害吧。軍隊也是千千萬基層小人物組成的,我是小人物,趙鑫是小人物,大家都是小人物。
軍隊不好「混」了,我們也不想「混」。
祝大家,各位戰友,節日快樂,值班也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