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烈吳煥先,被人們譽為紅25軍的「軍魂」。早已於1935年8月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甘肅涇川縣。以前一直以為他英年早逝,沒有後人傳世。今天研讀史料才突然發現,他居然有後人傳世,而且仍然生活在其老家。這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認知。
吳煥先的兒子名叫吳世治,他與後人仍居在老家箭廠河鄉四角曹門(原屬湖北黃安,今隸河南新縣)。不過,吳世治並不是吳煥先的嫡子,實為吳煥先四弟的長子。
吳煥先繼子吳世冶
吳煥先的妻子曹干仙本懷有身孕,但是在1934年春夏時節餓斃路途,此後吳煥先未再娶,他本人後來又犧牲在長征中,所以並無嫡子傳世。
吳煥先兄弟5人一大家子,在白色恐怖瀰漫的舊社會,其家庭屢遭敵人血洗,最終僅剩四弟吳書先逃到江西才幸免於難。
解放後,吳書先才回到家鄉重建家國。他回來後,按當地的習俗,將自己的長子吳世治過繼到吳煥先名下,幫其傳承血脈。所以吳世治真實的身份,是吳煥先的繼子。
為了方便祭祀父親,吳世治在家鄉為他建立了一座衣冠墓,每天清明節都會為其點香燒紙,認真祭拜。
吳世治祭拜繼父吳煥先
90年前,紅四方面軍反第四次「圍剿」失敗,被迫離開大別山,被迫西征。負責留守大別山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只好將原紅四方面軍的傷病員和地方部隊進行重組,於1932年11月重建創建了紅25軍。由吳煥任軍長,徐海東任副軍長。後來又在皖西創建了紅28軍。1934年4月,紅28軍和紅25軍會師,合編為紅25軍。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
吳煥先因既擔任過紅25軍的軍長,也擔任過政委,並於1935年8月犧牲在長征中。功勞卓著,被人們譽為紅25軍的「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