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史密斯曾經說過:最奮力的一擊,是戰爭成功的分水嶺。面對敵人的兇猛火力,在最關鍵的時候迅速地做出選擇,在戰爭當中是很重要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可能當時我們面臨的道路只有兩條,生與死,在面臨這兩條道路的時候,冷靜地做出選擇是生還的唯一希望。
天下大事在祀與戎,這些大事的背後都需要人民的付出和犧牲,作戰時利用一切有利的手段,才能在分秒之間贏得可能的生還機會,在哪個時代背景下,現在已經一百多歲高齡的賈善明,的確給出了冷靜的選擇和奮力的一擊。
儘管這一舉動讓他現在仍然還是耿耿於懷,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道出了他的無奈。正是他的這一無奈引起了現在眾多的爭議,在危急關頭要不要用自己戰友的遺體,來贏得戰場上的喘息?
激烈的戰爭
賈善明,1917年在一個小縣城出生,縣城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父母取名善明,表達了對他的殷切希望。
在動蕩不安的時代,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無病無災的度過一生,賈善明的父母更是如此,希望人如其名未來能夠善良的對待別人,生活可以平平安安、亮亮堂堂,明亮如繁星。
他確實做到了,儘管當時不顧父母的反對1936參軍。
但是他的以後確實如名字一般璀璨。他在軍隊中任重機槍手。1936年的時候參加了對這一生都影響重大的戰役,南口戰役。
這場戰役打得異常艱難,賈善明的武器是重機槍,很重有一米多長,他們需要將先拆除在組裝才能將這個大傢伙扛上山,戰爭準備階段艱苦,而且時間不足,掩體什麼的都來不及準備。
但是拋頭顱、灑熱血只為了勝利,他們的任務是作為大後方為衝鋒在前的戰士打掩護,可當時沒有掩體,也沒有時間挖土壩,就只能就地取材。
面對無數個倒下的同伴,他們當時緊張極了,儘管有武器,可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任何的妄動無疑是無時無刻地等待著死亡的來臨。
就在這時,戰友的屍體讓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拿屍體當掩體繼續戰鬥。堅守長城的防線,浴血奮戰了18天,給了日本軍當頭痛擊,狠狠地打擊了日軍的士氣,也表明了我們不願意失去我們一絲領土的決心。
戰爭與道德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從來不存在好的戰爭,也不存在壞的和平。發生戰爭就代表著犧牲,包含著精神也包含著肉體,這種精神可能就是道德。
用戰友的屍體擋子彈,於理不合,但戰爭發生的當時已經超出了理性選擇的範圍,就像是當剎不住閘的火車,會選擇壓死五個人還是一個人是一樣的。
駕駛火車的人本不想傷害別人,但是剎不住閘已經是事實,選擇哪一個都是錯,但又不得不去做。這一話題也是無解,爭不出對錯。
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賈善明連命都可以犧牲,更何況是當時是急從權的選擇,儘管選擇於理不合,但這是唯一的選擇。
相似的情況也發生過,電影長津湖中,在奔赴戰場的時候,戰士遇到飛機空襲,霎那間炸彈如冰雹般落下,無處可躲,只能死去戰友的屍體作掩護,這樣做有違道德,但是沒有人會覺得做得不對。
無奈的選擇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戰爭不斷,但仍然不懈戰鬥渴望和平的國家。堅定的選擇,無畏的步伐,一代代的前仆後繼、浴血奮戰換來了我們的今天。
為了和平他們犧牲了很多,也做出了很多無奈的選擇,賈善明在退伍後,對於南口戰役一直不願提起,那個授予他的華北抗日傷病勳章 ,也沒有留下。
因為他覺得那份榮譽像是一根刺一樣,深深地扎在心中,如鯁在喉,儘管不願承認,但這枚勳章確實是犧牲了戰友死去的安寧得來的,不配擁有,他的內心充滿了愧疚,十分·想念那些並肩作戰的戰友,那個動亂的年代過去了,可是戰友卻回不來了。
在國家的支持下,尋找老兵的活動有序展開,各地人民自願參與這項活動當中,希望找到為和平付出貢獻的人,賈善明就是被志願者找到的。
在志願者的開導下,他將過去娓娓道來,我們才了解到了那個時代之下戰爭的悲哀,也體會到了選擇無奈。
我們沒有辦法為死去的人發聲,但活著的人一定要記住死去的人為什麼而死去,珍惜他們的努力,所以賈善明老人真的做到了,將戰友的犧牲一直銘記於心中,在看望死去的戰友的時候,他無語凝噎,潸然淚下。
這一刻周圍都安靜了,彷彿是死去的戰友在向這位當時的小兄弟表達懷念。賈善明老人是偉大的,承受了很多無法言說的苦衷,他將自己的愧疚秘密地埋在心底,將自己的榮譽也置身事外,這份悲傷讓我們對賈善明更加敬佩!對那個時代的殘酷更加悲哀!
後事之師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賈善明的選擇是正確的,也是無奈的,這種選擇是因為戰爭,這種無奈也是因為戰爭。感謝這些胸懷大義、不畏犧牲的戰士們讓我們活在了沒有戰火的年代。
五星紅旗的紅是你們的鮮血,也是灌溉我們的滋養。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是傳承更是責任,中國的繁榮需要前人的開拓更需要當代人的發展,感謝前人讓我們可以不面臨戰爭時的無奈選擇,但同時也要銘記是他們的奮鬥換取了平安順遂的今天,是他們的努力奮鬥換取了和平年代。
要懷著感恩之心為建設現代化強國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要抱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決心、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雄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恆心。
戰爭的發生是眾多的無可奈何的結果,我們不懼戰爭更不懼為中國戰鬥,假如有選擇那唯一選擇一定是人民幸福。
所以感謝前人的馬革裹屍迎來了中國的勝利、迎來了中國發展的機會、迎來了當今這一代人們的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