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兩萬五千里,跋山涉水,經歷了千難萬險,最終取得了勝利。其實,從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就陷入險境,不得不戰略轉移,保留實力。在後續的長征中,湧現出許多感人的英雄事迹,但並不是所有的紅軍都經歷了長征,有一小部分留在了蘇區,繼續和敵人鬥爭,開展游擊戰爭,這一部分紅軍也被叫做留守紅軍,他們堅守陣地,繼續和敵人鬥智斗勇,他們的精神也是難能可貴的。
在留守紅軍之中,有一個人名叫張日清,他出生於福建西部,也是後來的閩西和贛南根據地。張日清從小就生活在牛背上,十歲就離開家鄉在縣裡的一個作坊當學徒,不久後縣裡建立起了革命政權,張日清十分嚮往,於是就瞞著家裡人,偷偷加入了紅軍。當時張日清才十三歲,大家都叫他紅小鬼。雖然張日清的年紀小,但是做起事情來毫不馬虎,他在部隊里擔任勤務員和紅軍學校的指導員,盡職盡責,工作十分出色。
1934年,紅軍被迫長征,一眾部隊踏上了兩萬五千里的征程,而張日清等人並未跟隨大部隊參加長征,而是開啟了游擊戰。張日清率領著三十幾個人成立了游擊隊,在龍南等地區開展游擊戰,凡是他所率領的游擊隊所到之處,土豪惡霸全都無處可藏。
漸漸地,張日清站穩了腳跟,在當地組建了更大規模的游擊隊伍。皖南事變時,張日清的部隊也發揮了很大作用,在葉挺的命令下,張日清率領部隊和敵人打了七天七夜,子彈都用光了,士兵們就直接拿著刀槍衝鋒,和敵人肉搏,張日清也幸運地突出重圍。
張日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都立下了不少功勞,在皖南事變後還參加了新四軍的重建工作,可以說張日清是新中國成立的大功臣。建國之後,百姓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和平生活,昔日在戰場上作戰的將士們也回歸正常的工作生活,張日清不需要再打仗了,就選擇去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經過系統的學習,張日清的能力和思想都有所提升,1955年大授銜時,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後來還擔任了北京軍區副政委兼山西省軍區政委等職務。
然而,1966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在特殊的年代裡,張日清卻做出了一生中最錯誤的舉動,那就是參加了山西的奪權一事。1967年,山西省剛成立革委會,很多人都盯著裡面的幾把椅子,張日清成為了革委會的副主任,而劉格平則是主任。革委會在山西的權力很大,於是他們二人便因為奪權而發生了武鬥,在當時的影響十分不好。
毛主席也親自作出指示,並且在日後的工作里常常提起張日清,對他的工作十分不滿。很多人也都批評張日清,他們都勸阻過張日清,但是張日清卻十分衝動,絲毫沒聽進去。後來在有關部門的處理下,山西才漸漸恢復平靜,這一場鬧劇才結束,不過,這之後張日清就幾乎和權力脫鉤了,在官場上很難再見到他的身影。
因為這件事情,張日清不得不退出政壇,此後也淡出公眾視線,一直到1971年,張日清被罷免了北京軍區副政委等職務,才徹底回歸平淡。張日清回到家中,開始培養興趣愛好,晚年的他常常練書法,看書讀報,他年輕時沒有條件讀書,所以晚年尤其熱愛看書,同時他也十分擅長畫畫,還出過一本畫集。到了2004年,張日清因為身體緣故,生病住院,最終醫治無效而去世,終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