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爭的勝負,常常不以人們的傾向為轉移,俄烏戰爭就是如此。
今年二月份,俄羅斯突然發起對烏克蘭的進攻以後,尤其是剛開始的遠程武器的精確打擊,導致戰爭剛發起時烏克蘭就損失慘重。再加上,戰爭一發起,俄羅斯軍隊就從東邊北邊南邊和中部四個戰役方向氣勢洶洶的對烏克蘭發起進攻,在人們的想像中,烏克蘭軍隊很可能就會以摧枯拉朽的模式快速潰敗。
然而,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有200多天了,俄羅斯軍隊仍然進展緩慢,尤其是前幾天,俄軍在赫爾松-哈爾科夫地區的慘敗,顛覆了人們對俄軍的想像,同時,也讓人們對烏克蘭軍隊刮目相看。
最新消息,烏拉克軍隊今天已經佔領了頓涅斯克機場,而昨天早上還在伊久姆,這樣的速度好像二戰時的德國軍隊一樣,是真正的閃擊戰啊!
有人是這樣描述這場戰爭的:太瘋狂了,烏軍特種小隊開著皮卡瘋狂追擊,見到俄軍後撤坦克裝甲車就是一發反坦克導彈。從早晨追到晚上,到第二天早晨抽根煙繼續追擊,真有點公路殺手的感覺了!……
綜合這幾天網路上的各種信息,基本上可以判定,烏克蘭這次發動的反擊的確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收復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而俄羅斯辛辛苦苦打了幾個月的仗,好不容易佔領的重要據點,就在幾天之內拱手相讓了,簡直不可思議!
可是我們國內的一些專家們,還在大講特講俄羅斯正在布置一個口袋戰術,故意讓烏軍往口袋裡面鑽。但是哪有這種鑽法呢?這分明就是丟盔棄甲的一種表現。
從網路上發布的一些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俄軍重型的坦克和裝甲車,成批成批散落在路的兩邊,俄軍卻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難道這就是現在的俄羅斯軍隊嗎?俄羅斯軍隊難道已經拉垮到現在這樣的地步了嗎?!
這真是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究其原因,現在的俄羅斯軍隊表現的如此拉垮,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方面的原因,俄軍的指揮官存在嚴重的問題。
說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次俄軍面對烏克蘭軍隊發起的反擊戰,可謂是一觸即潰,表現出俄軍現在毫無鬥志,不敢與烏軍當面一戰。
如果說,個別小部隊出現畏戰心理是個別現象的話,那麼一個集團軍都出現畏戰行為,只能說明整個俄軍各級指揮官出現了問題。
具體是什麼問題呢?通常來講,部隊出現大面積潰逃,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俄軍的指揮體系中斷,導致一線部隊面對突如其來的烏軍不知道該幹什麼,蒙了頭。
二是,俄軍整體士氣低落,歸根結底就是軍官對部隊平時的訓練抓的不真不實不狠,部隊缺少血性。
三是,一線部隊的指揮官自己根本就不願意打這個仗,內心早就有逃跑的思想。既然軍官都如此,士兵可想而知。
四是,一線指揮官根本就沒有做好戰前的各種準備工作,如防禦方案、工事構築、思想動員等。
第二個方面的原因,一線的俄羅斯軍隊普遍存在厭戰心理。
根據資料顯示,俄羅斯軍隊總共100萬,其中陸軍大概有30萬。如果按照30萬的部隊來算的話,俄羅斯有五大軍區,那麼這次俄羅斯軍隊真正的作戰部隊大概也就15萬左右,除掉保障部隊以外,真正的一線作戰人員,最多也就十來萬左右。
戰爭打了差不多七個月的時間,在如此長時間的戰爭面前,這十來萬左右的部隊早就打的人疲馬乏了,早就渴望能夠回到後方進行休息調整了。可以想像的到,現在一線的俄羅斯軍隊,經過200多天幾乎沒有取得過像樣的大的戰鬥勝利的戰爭,這種看不到希望的戰爭,早就使得一線的俄軍官兵士氣低落到了一定程度。
毫不客氣的講,現在俄軍的一線部隊,無論是士兵還是軍官,早就出現了厭戰情緒。這樣的部隊,還怎麼能夠經得起一場戰爭呢?逃跑保命,就是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唯一想法。
第三個方面的原因,整個俄羅斯軍隊的不思進取,是這次失敗的主要原因。
從俄羅斯軍隊在這200多天的戰爭表現來看,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不要說內行,就是軍迷們也看出,如今的俄軍不僅戰爭理論落後,武器裝備落後,就連指揮體系,還是二戰時候繁雜的多層次指揮架構,扁平式的指揮在本次戰爭中基本沒有體現。
這充分說明了,俄羅斯軍隊雖然經歷了一些改革,但是改革的不徹底。俄軍除了裝備有個別殺手間武器外,整個軍隊的作戰思想和作戰體系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觀。
這次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的打法仍然在沿用二戰時期的那一套,最典型的就是,戰鬥進攻利用鋼鐵洪流步步推進。即便就是這樣,俄軍連最基本的戰法都沒有調整到位。
在俄軍進攻的第一階段,一線部隊向基輔戰鬥推進時,部隊的兩翼竟然沒有派戰鬥分隊進行清剿,導致俄羅斯軍隊大批的坦克裝甲車,被埋伏在道路兩側的烏克蘭小部分隊當成活靶子,利用反裝甲武器摧毀殆盡,留下了長達幾十公里的,各種被摧毀的裝備車輛擺成的一字長蛇陣。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第四個方面的原因,俄軍最高層對本次俄烏戰爭方向不明,思路不清,部署不當,是導致戰爭進展不順利的最根本原因。
對於這方面的原因,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此次戰爭需要達成的戰略目標不清晰。普京總統說這次發動戰爭要達到三個目標——去軍事化、去納粹化、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但是這三個目標講起來還是很抽象的,不夠具體,作戰部隊操作起來難度很大,摸不著北。
二是,俄軍軍方高層在作戰方案上面存在嚴重的問題。本來俄軍參戰部隊就只有十萬人,卻分為四個方向平行用兵。不知道哪裡是主攻哪裡是助攻,集中主要力量消滅敵人,是戰爭中的最根本打法,但這次在俄烏戰爭中沒有得到根本體現。我不知道是因為輕敵,還是因為普京下達作戰任務的命令過於倉促,使得俄軍高層根本就來不及準備詳細的作戰預案而被迫倉促出兵。這不是沒有可能,因為在戰爭發起後的幾天,就有很多俄軍士兵反應,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次行動是去前線打仗。
三是,俄軍多次臨陣換將,也顯現出敗軍之相啊!200多天的戰爭,俄軍已經三易主帥!臨陣換將,乃兵家之大忌,何況還換了三次主帥,焉有不敗之理呢!
當然,導致俄羅斯軍隊如此狀態,還有其他方面的客觀原因,比如烏克蘭軍隊有美國和北約軍事專家的指揮,烏軍的武器裝備得到了北約的大量援助等。
教員早就說過了,決定戰爭勝利的根本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即使俄羅斯軍隊用二戰時候的裝備,只要戰法打法得當,也不可能出現如此狼狽的局面。
如果俄軍不及時吸取前一段戰爭失利的教訓,一敗再敗的局面很有可能還會再度發生。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至少我還是希望俄軍能夠取得勝利,因為我們共同的敵人都是美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