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因為佩洛西竄台,導致台海局勢進一步惡化,台當局也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大陸在軍事以及經濟領域對台灣進行反制,軍事領域就是通過環島軍演,震懾島內「台獨」分子,在經濟上則是停止台灣水果以及農漁產品輸入大陸,並且大陸的反制措施已經奏效。
據台媒報道,目前台灣地區的金融系統正處於罕見的困境,不僅新台幣接連貶值,台股受挫嚴重,更重要的是還面臨著「外資大出逃」嚴峻局面,根據島內金融機構給出的數據,在2022年前8個月累計凈匯出的167億美元中,8月份佔比達到了32%,共54.54億美元,兩個數據都創下了歷史之最。
至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台海局勢動蕩,隨著台當局與外部勢力頻繁勾結,大陸對台的制裁力度也會更大,外資也會加速離開台灣,從而影響島內經濟的發展,因為台灣金融制度不用於大陸,資本賬戶自由流動,國際資金可以自由進出台灣市場,因此外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台灣經濟形勢的好壞。
由於近期台海緊張形勢升高,外資紛紛開始恐慌,所以撤離台灣就成為最安全的選擇,但是這樣對於台灣的經濟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會導致台股重挫,另一方面也會對台灣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台灣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如果民間投資因為政治經濟形勢而惡化銳減,導致內需不足,台灣經濟的總體表現也會出現低迷狀態,並導致投資環境惡化,外資可能也不會再進來。
不過出現當前的局面,完全是台當局咎由自取,佩洛西無視中方警告竄台,挑戰中方的「一中原則」,台當局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心甘情願充當美方的馬前卒,與大陸公開唱反調,激化台海局勢,所以大陸必須要通過強硬手段,打擊島內「台獨」的囂張氣焰,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在台外資企業對台當局失去了信心。
此外還有一點,與美國國內的高通脹以及美聯儲的瘋狂加息有關,原本由於俄烏衝突的爆發,導致國際行情不好,在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之後,全球經濟都因此受到影響,而蔡英文現在也是無計可施,所以就算是島內金融系統還未出現明顯的崩潰現象,外資為了避險選擇從台灣抽離。
雖然外資不斷從島內流出,但是台當局官員卻還在嘴硬,台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有大筆海外資金流回美國,但是台幣的匯率相比於日韓卻相對穩定,當時有記者提問,稱外資出走是否會因兩岸局勢的緊張而加劇時,他的回答是「還好」。
只能說台灣現在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隨著大陸對台制裁的增加,有更多的企業開始計劃「撤台」,據悉已經有7家世界500強公司,正在尋求制定有效的方案,在台海爆發衝突之前,在最快時間內將人員、資產以及設備轉移出台灣。
外資流出僅僅是一個開始,如果台當局繼續實施「倚美謀獨」的陰謀,那麼最終只會損害島內民眾的利益,從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