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2022年09月01日23:21:01 軍事 1593

前言

1951年,志願軍第50軍打完漢江五十晝夜阻擊戰後,軍長曾澤生積勞成疾大病一場,部隊傷亡較重。

經上級領導批准,曾澤生從朝鮮前線回到國內短暫休養。

回國後,曾澤生受到毛主席的親自接見。

甫一見面,毛澤東就對曾澤生說了三個字,同時給予50軍高度評價。

那麼,這支「外戰內行,內戰外行」的50軍,為何會得到毛主席的誇獎?

他老人家又對曾澤生說了哪三個字呢?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滇軍60軍

一、50軍的前身——滇軍60軍的歷史

談及這個話題前,有必要跟大家介紹下志願軍50軍的前身,即滇軍60軍的光輝歷史。

滇軍,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民國時期的雲南地方軍隊。

滇軍與桂軍晉綏軍不隸屬於各個黨派,只聽命於某個人,類似於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割據

20世紀初的中國積貧積弱,飽受列強欺辱,清政府腐朽至極點,根本無力回天。

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後,清政府整編了雲南全省巡防營,將其改編為陸軍第19師,全師上下共計3.5萬人。

1912年初,辛亥革命爆發,終結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1916年,為反對帝制,各地相繼掀起了護國、靖國戰爭。

為求自保,滇聲軍事力量開始進行新一輪整合。

清政府敗亡,全國一團糟,雲南陸軍19師逐漸演變成個人武裝力量。

整合完畢後,該武裝力量成為雲南地方派的獨立滇軍。

滇軍成立後,立即組建雲南講武堂,十分重視對軍事人才的培養。

雲南講武堂的建立,在我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的地位,絕對不亞於保定軍官學校黃埔軍校

朱德、葉劍英這兩位新中國開國元帥,都曾經就讀於雲南講武堂。

平心而論,滇軍雖然是一支獨立於地方的個人武裝力量,卻極少出現派系之分,保證了雲南穩定。

在護國反袁戰爭中,滇軍數次出兵援川援藏,為社會統一作出貢獻。

這一時期滇軍首領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繼堯,外界稱呼他為「西南王」。

彼時的滇軍與東北軍實力相當,大有問鼎中原之勢。

1926年前後,唐繼堯疏于軍政,大肆提拔親信,滇軍內部出現動蕩。

1927年5月,唐繼堯病死於昆明,龍雲、李選廷胡若愚等人共同治理雲南。

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已經成為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受蔣介石之邀,參加南京國防會議。

會上,龍雲表態:「我當盡以地方所有人力財力,為國家犧牲一切,奮鬥到底,滇軍隨時可為國家效命也。」

他還向老蔣許諾:「雲南可出兵20萬支援全國抗戰,所需補給武器裝備全部自帶,不勞國民政府煩心。」

不僅龍雲有此覺悟,「四川王」劉湘在會議中多次強調:「只有抗戰才能救亡圖存,獲得民心攘外才能安內,四川出兵30萬,供給全國其他軍隊500萬壯丁。」

1937年8月,龍雲回到雲南昆明,在一個月內將雲南全省正規軍主力整合為一個軍,番號為60軍。

60軍共計4萬餘人,下轄12個步兵團,盧漢擔任軍長。

組建完60軍後,龍雲卻突然感到不安,他對身邊幕僚說道:「日本人是真的侵略中國,中央政府卻毫無準備,局勢是非常危險,我們雲南要自己充分準備。

大家不要怕,北方有八路軍,南方各省很多朋友都有決心抗日。」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出征前的60軍

龍雲的這一番話,明確指出了蔣介石及其國民政府還是想著「攘外必先安內」。

反倒是八路軍在華北地區接連主動出擊,給日寇造成不小的麻煩。

從這點上看,整個滇軍的救國思想與共產黨人不謀而合。

正是這一救國救民的思想,才讓第60軍最後棄暗投明,投入人民的懷抱中。

二、60軍血戰台兒庄,老蔣卻釜底抽薪

1937年重陽節這一天,60軍軍長盧漢當眾宣讀誓詞:「抗日救國奮鬥到底,若違背誓言,願受軍法制裁。」

整個昆明城的百姓自發走上街頭相送子弟兵,60軍離開雲南立即奔赴前線。

徒步行軍四十餘日,60軍抵達常德待命。

正值淞滬會戰尾聲階段,鑒於華東各參戰部隊失去戰鬥力,國民政府希望60軍到南京執行守衛任務。

60軍還未抵達華東地區,南京便宣告淪陷,盧漢遂帶領60軍赴武漢待命。

抵達漢口後,老蔣特命盧漢率領60軍沿著漢口市區繞行一周,向當地民眾與外國僑民展示中國精良部隊之銳氣,鼓舞民心。

據舊聞記載,60軍沿漢口繁華市區繞行時,沿途百姓夾道歡迎。

大爺大媽爭著往士兵的口袋裡塞錢,青年學生自掏腰包為士兵們購買食物。

此情此景,讓軍長盧漢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道:「這是民心所向,我們是為國家民族而戰,即使老蔣要坑我們,也不和他計較了。」

消息傳回雲南,各族青年同胞踴躍報名參軍。

老百姓自發籌集經費,為前線子弟兵做軍服、送雲南白藥。

正如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為60軍譜寫的軍歌:「我們來自雲南起義偉大地方,走過崇山峻岭,開到抗日戰場,弟兄們用血肉爭取民族解放。」

1938年,日軍為了打通津浦線選擇攻佔徐州,參戰部隊是日軍精銳板垣師團以及土肥原師團,共計20萬人。

20萬日軍一路撲向台兒庄時,蔣介石急調60軍前去支援。

這是60軍首次正面窮凶極惡的日寇。

台兒庄戰役是中國抗戰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場大戰,60軍與日軍兩大主力師團拼殺20多天,全軍傷亡達1.6萬人之多。

60軍183師541旅潘朔端團尹國華營,與日軍在陳瓦房打起遭遇戰。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台兒庄戰役中的60軍

全營官兵視死如歸,僅一人生還,其餘500多名官兵壯烈犧牲。

1082團連長黃仁欽新婚6天後告別妻子,奔赴沙場。

魯南戰役,黃仁欽身中數彈,後搶救無效犧牲,年僅26歲。

60軍中的黃仁欽與尹國華營絕不是個例,還有許多熱血男兒與日軍戰至最後一刻。

就連日軍都怕了:「在滿洲見識了猴子軍,今日遭到蠻子軍頑強抵抗。」

即使60軍與日軍拚死血戰,可敵我雙方武器配置過於懸殊。

日軍不僅有重炮,還投入大量坦克

60軍重武器特別少,唯一的山炮部隊沒有參戰。

加上匆忙進入台兒庄,沒有構建完整的防禦工事。

後來為了對付日軍坦克,60軍官兵想出了用竹竿綁著手榴彈,伸進坦克履帶的打法。

兩軍白刃肉搏時,60軍的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爬上坦克,把蓋子掀開,往裡扔手榴彈。

甚至還出現了60軍官兵自發組織敢死隊,身上綁滿手榴彈,向日軍坦克衝鋒的場景。

1938年4月24日,日軍大舉進攻,60軍1084團團長常子華、1082團團長嚴家訓受重傷和犧牲。

與日軍血戰21天後,迫使其改道禹王山,隨即爆發了「禹王山血戰」。

1938年5月16日,李宗仁下達命令,放棄徐州,避免數十萬中國軍隊被日軍包圍。

60軍12個步兵團僅有5個團還有戰鬥力。

當徐州各路大軍紛紛撤退時,60軍的5個團被留在當地保衛徐州。

1938年5月20日,各路大軍早已撤離徐州,盧漢部署60軍突圍。

與敵人血戰十餘天后,最終在6月1日抵達平漢鐵路漯河站。

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假惺惺的致電60軍軍長盧漢,送上嘉獎。

這些話對60軍都是「空頭支票」,將近一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滇軍傷亡達到19,000人,旅長以下各級指揮官陣亡180人左右,全軍幾乎被打殘。

經過整編,60軍參加武漢外圍保衛戰。

1941年5月,日軍突襲中條山,60軍臨危受命,擊退日寇數次進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雲南省主席龍雲算了一筆賬:滇軍出師8年,22萬雲南健兒犧牲,六位將軍為國捐軀。

1945年底,60軍及其他雲南各部被老蔣調入越南受降。

萬萬沒想到,60軍主力前腳剛走不久,蔣介石就調集重兵包圍了雲南省政府所在的昆明五華山,用武力逼迫龍雲下台,盧漢成為雲南省新一任省委主席。

三、60軍改為50軍,毛主席連誇「打的好」

不久後,入越受降部隊就地整編,60軍轄第182師、184師和暫編21師,曾澤生任60軍軍長。

1946年4月,蔣介石單方面挑起內戰,60軍被迫從越南調往東北。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正在休整的60軍

老蔣如意算盤打得很響,他認為60軍非自己嫡系,其作戰能力尚可,倒不如讓他們成為「炮灰」,去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正面作戰,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

60軍的先頭部隊182師抵達東北後,歸新一軍軍長孫立人指揮,負責守衛鐵路。

184師歸新六軍軍長廖耀湘指揮,暫編21師接替第52軍,曾澤生率領軍部和直屬部隊奉命駐紮於撫順

就這樣,讓日寇聞風喪膽的60軍無端遭蔣介石分割。

龍雲、盧漢包括曾澤生非常清楚蔣介石的真實嘴臉,60軍根本不想手足相殘。

來到東北後,60軍對蔣介石的命令陽奉陰違,曾澤生、盧漢更是聽調不聽宣。

每逢遇上解放軍時,60軍及其所屬部隊只是象徵性地進行抵抗,結果被解放軍沖亂陣腳,一敗塗地。

國軍部隊內部還給60軍起了個「60熊」的貶義綽號。

1946年5月,為收復鞍山海城,截斷東北國民黨軍水陸運兵線,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發動了鞍海戰役

我黨了解到駐守鞍山海城的部隊是60軍184師,他們早就痛恨蔣介石排除異己,歧視非嫡系部隊的做法。

於是,東北民主聯軍悄悄地給184師師長潘朔端送去一封勸降信。

潘朔端眼看守城無望,他也早就聽過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優待俘虜。

一不做,二不休,潘朔端帶著184師552團,共計2700多人集體投降東北民主聯軍。

這則消息引發國民黨軍隊極大震撼,在60軍內部引起波動。

為穩定軍心,蔣介石趕忙命令杜聿明進行安撫,把60軍各部集結起來,讓曾澤生統一指揮。

隨後兩年間,60軍下轄各部與蔣介石和國民黨軍徹底失去信任。

1948年,我東北野戰軍席捲整個東三省,戰場形勢急轉直下。

曾澤生在解放軍強大的攻勢面前,為了保全滇軍,更為了民族大義,決心率60軍全體起義,加入解放軍。

起初,解放軍內部有少部分同志對於60軍頗有看法,覺得這支部隊是「雜牌軍」。

東北野戰軍的首長狠狠地批評了有這些想法的同志。

因為60軍雖然被冠以「雜牌軍」,並非部隊本身戰鬥力不強,只是遭到了蔣介石的歧視。

何況60軍已經起義回歸人民陣營,大家都是好兄弟、好戰友,千萬不可繼續相互歧視。

由於60軍火線起義,引導解放軍進入東城守備區,使得國民黨其他守軍陷入混亂,紛紛投降,最終和平解放長春。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60軍投誠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授予60軍新番號「50軍」,同時任命曾澤生將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軍長。

為了讓這支部隊真正改造成為人民軍隊,解放軍原總政治部對50軍展開了肅清舊軍閥為目的的教育活動。

軍長曾澤生靜下心學習了不少馬列主義著作,與部隊一起進行自我思想改造。

此次改造很成功,全軍上下深刻意識到要為人民多做好事,更不會有人歧視他們。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已經脫胎換骨的50軍當即向中央軍委請戰,他們願意首批入朝,保衛祖國東北邊陲。

不過,時任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對於50軍還是多少有些沒底。

倒不是因為彭總司令對50軍有什麼個人看法。

入朝參戰之前,50軍在湖北進行剿匪任務,忙著幫助當地人民興修水利、恢復生產,戰士的狀態肯定不如一線參戰部隊。

再加上此前50軍跟隨劉鄧解放西南,所繳獲的武器裝備大部分留給了二野。

當時50軍全軍只有16門山炮、50多門迫擊炮,各級幹部稀缺,士兵戰鬥力參差不齊。

考慮到50軍屬「起義部隊」,全軍上下都憋著一口氣證明自己。

於是,毛主席和彭總司令同意讓50軍首批入朝參戰。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中,50軍主要負責截斷「聯合國軍」退路。

可是50軍連續三次主動出擊,卻全部撲空,嚴重貽誤戰機。

軍事會議上,彭德懷大罵初戰不利的38軍軍長梁興初「鼠將」,讓他去軍事法庭

曾澤生同樣參加了會議,他認為38軍表現再不好也比自己的50軍要強。

彭總司令只罵了梁興初,卻沒罵自己,反而是對50軍的保護。

想到這裡,曾澤生當即向彭德懷錶態——一定要率領50軍打一場大勝仗。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彭德懷

1951年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中,50軍149師全殲英空軍皇家重坦克營。

1951年1月25日,「聯合國軍」調集23萬大軍,向中朝軍隊發起全線進攻。

50軍負責在漢江南岸阻擊敵軍。

1951年2月7日晚,50軍將主力轉移至漢江北岸進行防禦,南岸留下149師445團堅守。

此後50餘個晝夜裡,「聯合國軍」持續向50軍防線進行狂轟濫炸,不間斷派出陸軍進行試探性進攻,均被50軍擊退。

截至1951年3月15日,50軍在漢江兩岸共計擊斃11,000餘名敵軍、俘虜61名美軍、繳獲17輛汽車、擊落擊傷16架敵機。

種種不利條件下,50軍最終以劣勢裝備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

當消息傳到志願軍總司令部,大家起初都不敢相信。

再三確認後,彭總司令大聲高呼:「50軍打得太好了,他們是真正的50雄。

有我彭德懷在,50軍不會解散,而且會優先更換裝備。」

1951年3月16日,50軍撤出戰鬥,回到後方進行休整。

此時身體狀況不佳的曾澤生行動困難,組織上特別批准他離隊回國休養。

回國後,毛主席特地找到曾澤生與他單獨談話。

聽到毛主席要親自接見自己時,曾澤生還有些緊張。

來到中南海後,毛主席一把握住了曾澤生的手,對他說了三個字:「打的好。」

看到如此和藹可親的毛主席,曾澤生不那麼局促了。

接著,毛主席與曾澤生共進午飯,給予他和50軍高度評價:「你們在朝鮮戰場打的還是蠻漂亮的,今後要再接再厲啊。」

「一定不辜負毛主席和全國人民的期望,」曾澤生回道。

後來,毛主席還和曾澤生談了許多話題,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無所不包。

1952年,曾澤生的身體稍有好轉,他連忙向中央軍委請求歸隊,繼續率領50軍與「聯合國軍」征戰廝殺。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抗美援朝的50軍

抗美援朝結束後,50軍於1954年5月載譽歸國,毛主席又一次接見了曾澤生軍長。

他老人家握著曾澤生的手,高興地說道:「你們打得真不錯。」

曾澤生謙虛地說道:「比起其他兄弟部隊來,我們還差得遠。」

毛主席堅持地說道:「依我看,你們表現足夠出色了。」

聽到這話,曾澤生終於鼓足勇氣向毛主席提出了一個請求:「主席,我想加入中國共產黨,請你批准。」

毛主席微笑地點點頭說:「這些年來你進步很快,覺悟不低,依我看,你不需要我來批准就可以加入中國共產黨。

但是,你還是不入黨的為好。

現在蔣介石攻擊我們無產階級,如果你以黨外人士的身份向台灣向全世界宣傳,會比你入黨更有價值。

所以就目前情況來看,你暫時不入黨,為了祖國早日統一,再等一段時間,如何?」

毛主席的這番話,讓天不怕地不怕的曾澤生竟落下淚來。

他帶著哭腔回答:「一切聽從毛主席安排。」

這一刻,昔日「降將」的曾澤生深刻感覺到在人民的大家庭里是多麼溫暖,無論毛主席還是彭德懷總司令都沒有拿他當外人,更沒有歧視50軍的投誠身份。

這時候,50軍各族官兵從最初的文化和習慣差異,逐漸融入到中華民族共同體中。

他們不再為了個人而戰,也不是為了某個團體而戰,而是為了全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而戰。

滇軍60軍: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沒敗過,毛主席都說他們好樣的 - 天天要聞

圖|曾澤生將軍

結語

1973年,曾澤生將軍逝世。

由於他終身未入黨,所以骨灰盒上不能覆蓋黨旗。

不過,曾澤生將軍的6個孩子全部加入中國共產黨,算是告慰了老將軍的在天之靈。

1985年,中國軍隊進行百萬大裁軍,50軍併入第13集團軍。

這支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建隊時間最長的部隊。

從清末直到辛亥革命,再到護國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直至新中國。

50軍在數次民族之戰中付出巨大犧牲,官兵當中既有漢族也有彝族納西族白族等少數民族,譽為「內戰從未贏過,外戰從未輸過」。

然而,日、法、英、美等外國侵略軍無一不在他的面前失敗;50軍及雲南各民族同胞,為新中國、為全體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和平年代,50軍與雲南各族兒女一樣,繼續在各個行業中奮鬥。

四季如春的雲南早已脫貧攻堅,各民族團結一心,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

參考資料:

[1]毛澤東讚揚「打仗打得好」的曾澤生中將,作者張瑞安,黨史博採(上) 2021年12期

[2]告訴你一支不為人知的抗日鐵軍,作者張勇,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20日

[3]威名赫赫建奇功——記抗美援朝戰爭中的50軍,作者徐鐵紅 孟峰磊,共產黨員(河北) 2022年04期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交易泡湯?巴拿馬發現多處違規,港口經營權或被撤銷,長和回應了 - 天天要聞

交易泡湯?巴拿馬發現多處違規,港口經營權或被撤銷,長和回應了

幾天前,針對長和實業旗下的港口公司對巴拿馬港口合約的履行情況,巴拿馬政府進行了相關審查,發現長和集團在2021年續簽巴拿馬運河港口合約時,存在多項違規行為,其中一點是巴拿馬方未收到合約規定的12億美元,巴拿馬政府將對批准續簽合約的官員進行調查,並把審計結果提交
來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國決心,美股蒸發6.5萬億 - 天天要聞

來真的了!特朗普低估中國決心,美股蒸發6.5萬億

近日,美國突然對全球180多個國家加征關稅,尤其是對中國商品稅率直接提高104%。可是,加征關稅不僅沒讓美國佔到便宜,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短短兩天美股市值就蒸發了6.5萬億美元,要知道這可相當於德國一年的經濟總量。
華東某院大待崗! - 天天要聞

華東某院大待崗!

不過繼承就是單純好奇,怎麼這行,前兩天還是忙得腳不沾地,項目一個接一個,加班熬夜那是常態,怎麼突然說沒項目就沒項目了,甚至到了實在沒活兒分給大家,乾脆讓大家直接回家歇著的地步!
奧斯福耗資百萬,投建粉末噴塗生產線! - 天天要聞

奧斯福耗資百萬,投建粉末噴塗生產線!

日前,福建奧斯福電力系統有限公司(下稱「奧斯福」),粉末噴塗生產線,在漳州市長泰區發展和改革局,進行縣級許可權內企業境內投資項目備案。此次粉末噴塗生產線的建設,旨在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發電機組外殼等關鍵部件的噴塗質量和生產效率。
商務部: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答:近年來,護盾人工智慧公司、內華達山脈公司等6家公司不顧中方強烈反對,或參與對台軍售,或與台開展所謂軍事技術合作,嚴重損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依據
關稅風暴 美對華加征104%關稅,如何守護你的錢袋子? - 天天要聞

關稅風暴 美對華加征104%關稅,如何守護你的錢袋子?

當聽到美國對華商品加征高達104%的關稅時,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只是一個抽象的數字遊戲,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關稅的變動,尤其是如此高的稅率調整,將深刻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成本和消費選擇。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若不出意外,4月以後,國內將迎來4個變化 - 天天要聞

大家提前做好準備,若不出意外,4月以後,國內將迎來4個變化

近些年,國內很多人都感覺到賺錢越來越艱難了。而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大家都希望中國經濟能夠步入快速增長軌道。同時,消費、出口、投資這三駕馬車,將助力經濟穩步增長。只有這樣,實體經濟才能進入繁榮周期,老百姓的收入就能夠「穩步增長」。而從現在情況看,國內投資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