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解放軍八一製片廠拍攝了一部專題紀錄片,引起了廣泛關注。
與以往紀錄片不同的是,此次八一製片廠所拍攝的對象並不是戰鬥英雄,而是一名醫生,他就是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0醫院門診部副主任的鞏月江。
鞏月江曾經當過兵服過役,但一生從未踏上過戰場,從部隊離開之後,他又轉行做了一名醫生,在新的領域建立了不朽功績。
在他多年來的行醫生涯當中,立下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赫赫功績:一等功1次,三等功8次,嘉獎20次,至於「先進個人」、「雷鋒標兵」等榮譽更是數不勝數。
所謂醫者仁心,在鞏月江的平日生活里,他還積極對外進行慈善事業十幾年,來累計捐款4萬餘元,資助多名貧困學生考上大學。
正因如此,他也被評價為大連市最受群眾愛戴的醫生之一。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看上去慈眉善目的鞏月江,也曾經有過一段堪稱傳奇的經歷:他曾經擔任過林彪的最後一位警衛員。
1、「陰差陽錯」當上了首長警衛員
鞏月江是山東省淄博人,出生於齊魯大地著名的水鄉桓台縣。
鞏月江出生於1952年,由於學習成績優異,為人聰明,在1968年鞏月江剛剛從初中畢業以後,便被分配到了當地小學,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
雖然鞏月江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是在當時,他可是村子裡面面俱到的「多面手」。
鞏月江寫得一手好字,還會畫畫,平日里除了學校的工作以外,他也會幫助村裡的宣傳部畫一些海報油畫,寫一些宣傳大字。
由於工作清閑,每天的下班以後,鞏月江總是會到附近的河裡游泳抓魚,生活頗為自在。
可是在1970年的一個夏天,一個陌生人的幾句話,卻給他帶來了一個從未設想過的新的人生。
這一天,鞏月江像往常一樣在水中游泳,突然旁邊走來了一個30歲左右、身穿軍服的男人。
看到鞏月江出眾的水性,男人頗為感興趣,駐足旁觀。
等到鞏月江浮出水面之後,這位陌生男子突然向他高呼:「喂,小同志,你想當兵嗎?」
聽到這番話,鞏月江也來了興趣,問道:「是當空軍還是當海軍呀?」
「不用問那麼多,反正跟了我,比空軍和海軍都還都要好。」
三言兩語之後,鞏月江沒怎麼多想便同意了,就這樣跟著男人蔘了軍。
當天下午,正當鞏月江的學生坐在課堂上等老師的時候,鞏月江已經坐上了前往遼寧省丹東的火車。
這一年的鞏月江才18歲,事後他才知道這位30多歲拉著自己參軍的男子正是八三四一部隊八五大隊的一位連長,而他的「兵種」也的確遠超海軍和空軍,八五大隊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負責國家領導人的安全保衛。
火車一連行駛了幾天幾夜,終於隨著窗外山脈的褪去,鞏月江以及6名同為特招兵的新兵,終於抵達了遼寧省丹東。
初入部隊的鞏月,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好奇,不停地四處打量,此時的他尚不清楚自己的真正使命。
之後的日子裡,鞏月江被編入了新兵連進行基礎訓練。由於鞏月江體質好,頭腦又極其聰明,幾個月的試訓下來,他便順利通過了考核。
通常情況下,新兵連訓練完畢後,士兵就要被分配到具體連隊。
可是鞏月江並沒有被分配,而是再次接到了一個「野營拉練」的新任務,跟著幾十名老兵一起從丹東徒步走到300公里以外的大連。
東北的冬天十分寒冷,在頂著刺骨的寒風徒步前進一周以後,鞏月江終於透過濃密的血霧看見了此行的目的地——旅大警備區。
能夠堅持到這裡,他已經通過了基礎考驗。1970年,鞏月江正式成為了八三四一部隊八五大隊的一員,專門負責的首長的警衛工作。
85大隊的駐地位於大連中山區附近,與其他部隊駐地不同,這裡的安保級別極高,整個部隊大院四周都立起了數米高的防彈牆,甚至還配備了當年較為罕見的高壓電網。
除此之外,明哨暗哨更是里三層外三層,甚至還有一個不小的防空洞,裡面擺放著發電機和制氧機,與其說這是一個部隊駐地,倒不如更像是一個末日求生所。
空氣之中,永遠瀰漫著一股緊張肅穆的氣味。
2、在林彪身邊的日子裡:從未聽他說過一句話
在進入八五大隊後,鞏月江在這裡接受了極其嚴格的訓練。從機槍到手槍,當時解放軍配備的所有常規武器,鞏月江都必須熟練掌握。
槍法訓練則是教官扛著一筐土豆,站在幾十米開外,不斷地向天空中扔去,只要脫靶,罰跑加練是常有的事。
除了射擊訓練以外,至於其他的保密訓練和擒拿格鬥更是家常便飯,每每練得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來。
鞏月江算是個當兵的「好苗子」,沒過幾個月便適應了這裡的生活,練就了一手好槍法,扔起來的土豆一槍一個,在連隊當中所舉辦的射擊比賽,多次榮獲第一名。
至於保密和擒拿格鬥更是不在話下,每一次都能名列前茅。
最終,在經過長達一年半的訓練以後,鞏月江得到消息:他入選了,成為200名學員當中的三名首長「內勤警衛員」,即刻前往林彪所在的南山別墅進行工作。
如果要問鞏月江在首長身邊工作是什麼感覺,鞏月江的回答是:沒有感覺。
除了最初見到林彪時有過一陣興奮之外,平日的生活里基本上和在連隊時期一樣,除了沒有繁重的日常訓練。
林彪向來沉默寡言,鞏月江在林彪身邊待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居然沒有和林彪說過一句話,甚至連林彪的聲音都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甚至連簡單的點頭示意都沒有。
在平日的生活當中,鞏月江也被嚴格要求:
不能稱呼首長的任何姓名與職務,只允許稱呼「首長」二字。
如果偶然間出現正面面對首長的情況,也不得用眼睛目視首長,必須目視前方。
作為內勤警衛人員,鞏月江在出勤過程當中隨時都要和首長保持兩米以外,三米以內的距離。
這也使得鞏月江雖然陪在林彪身邊,兩年時間,兩人之間甚至沒有任何多餘接觸。
除了做好警衛工作以外,鞏月江還要在林彪生活當中處處留心。
林彪每天的作息十分規律,早晨6點起床,鞏月江就要及時地準備好洗臉水和毛巾肥皂,擠上牙膏,使得林彪能夠當場用上。
林彪散步的時候,鞏月江不能出現在他的視野範圍之內,只能跟在一旁,與其保持一定距離,並且隨時警戒。
洗漱完畢散完步,到了吃早飯的時間,鞏月江就要第一時間從廚師手中接過早餐,擺在林彪的餐桌之上。
林彪的早餐很規律,通常情況下只有一碗粥,一道菜(清蒸武昌魚),以及幾碟小鹹菜。
做完這一切以後,林彪進入工作狀態,他才有時間迅速地吃飯。
林彪喜歡曬太陽,因此在他的辦公室上方有一個定製的電機閘門,只需按下按鈕便能夠從上方打開陽光正好撒在林彪的躺椅上。
除此之外,林彪對於溫度和濕度也十分嚴格,要求必須保持在20℃左右。
冬天倒還好說,只需要鍋爐房看著溫度表,時刻調節供暖就行。
但是到了夏天就十分困難了,當時沒有空調。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冰塊來製冷,因此在夏天的時候,服務員便會拿來大量的冰塊進行降溫。
冰塊融化會增加濕度,因此人們便用蘆葦席做了一隻大籠子包裹在別墅上方,僅僅只留下林彪曬太陽的窗口,以便減緩冰塊融化速度。
這些工作是每天都要進行的,即便是林彪外出開會也不例外,按照當時上級部門的要求:別墅必須做好首長隨時入住的準備。
相較於在部隊當中的訓練,這些工作雖然繁瑣,但是並不算困難,鞏月江也一直兢兢業業地做著份內的事。
3、改變命運的一包「大生產」香煙
1971年,鞏月江遭遇了嚴格的調查,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神奇,一包香煙使鞏月江脫了困。
有一天鞏月江像往常一樣在房間當中閑閑逛,剛好看見了一位林彪身邊的一位幹部正在辦公桌上的煙灰缸以翻找,試圖找一些沒有抽完的煙頭。
看到眼前的一幕鞏月江,瞬時間就明白,這位幹部大概是沒有煙抽了。
鞏月江本人並不抽煙,但他也知道對於老煙民來說,沒煙是多麼的難受。
或許是出於同情,或許是出於善意,鞏月江找到了自己的一位朋友——負責看守他們的通信員,自費拿出三毛錢,委託對方上大街上買一包香煙。
隨後便遞給了這名幹部,看到不抽煙的鞏月江塞給自己一包煙,這位幹部十分感激。
後來這位幹部政審結束以後,得以離開,臨走之前他特地招來鞏月江說:「小兄弟,我和警備區的謝政委說了你的情況,你現在也可以出去了,去給他當警衛員。」
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鞏月江十分驚喜,這意味著他已經擺脫了政審的麻煩,也得以繼續在部隊當中服役。
多年以後每每回想起此事,鞏月江總是感慨萬分,「多虧了當年那包大生產牌香煙,才改變了我的命運。」
1972年夏天,鞏月江回歸了平常的生活,之後的日子裡,繼續當了幾年警衛員之後,鞏月江順利提了干。
1974年,鞏月江考上了瀋陽的一家醫專,最終成為了一名解放軍210醫院的一名軍醫。
對於這來之不易的生活,鞏月江格外珍惜。
在平日的工作當中他認真對待每一名患者,對於沒錢看病的普通百姓,他甚至願意自己自掏腰包為其墊錢。
有一次,一位海南島上駐紮的士兵來到醫院看病,由於人生地不熟,看完病以後不知道上哪找賓館,鞏月江看到對方的窘況,就乾脆把對方領到了自己家中住了好幾天。
作為軍醫是很難取得軍功的,但令人稱奇的是,在這些年裡鞏月江一等功,三等功拿了個遍,這些勳章正是對他多年來認真工作最大的肯定。
時至今日,鞏月江已然七十多歲,他身體健康,雖然退休,但仍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找他請求幫助。
甚至說此時的他比上班時候還要忙,每天早上6點就要開始,最多的時候一天接待四五十個患者。
鞏月江最為擅長的是按摩、針灸,在央視記者將其事迹進行多次曝光以後,他也收到了全國各地醫學院的邀請,請他來講座。
對此鞏月江欣然同意他的講座,時日今日已經進行上千場,絕大多數都是無償的,鞏月江用自己的行動默默的溫暖身邊每一個人,正如他一直以來所做的那樣。
經歷過如此大波大折,仍能保持一顆初心,這一點尤為難得。
曾經有記者詢問,為何鞏月江能夠如此包容善良,鞏月江的答案是:
「我始終記著從小母親對我的教誨:做人寧可自己千般苦,別給他人添一分難。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要儘力幫人一把。」
鞏月江的一生正如同古人所說的那樣,吉人自有天相。
參考資料:
[1]鞏月江,劉永路.在林彪別墅當警衛員[J].檔案春秋,2014(01):32-34.
[2]王柏詳.林彪在五台山建「特別別墅」見聞紀實[J].文史月刊,2009(02):18-19.
[3]劉永路.在大連,他給林彪當貼身勤務兵[J].黨史縱橫,2013(12):46-47.
[4]解放軍210醫院:60年譜寫軍民魚水情.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