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大改革建議繼續!給留學畢業生提供更好的PR通道,提供「可以再學習」的新簽證!?
上周,我們介紹了澳洲知名智庫Grattan Institute遞交了他們針對移民大改革的意見稿,他們意見的關注點更多是在僱主擔保和投資移民,具體請看:澳洲移民大改革跟進 | 智庫:僅25%簽證給真正的技術移民,打分制要大改!更多州政府和職評機構放假時間!
年底假期前,Universities Australia也提出了一些新穎的意見。
Universities Australia是澳洲39所大學的代表,他們首先給教育工作者發聲,其次就是為澳洲留學生爭取。
他們表示教育工作者應該更快地獲得能在澳洲工作的簽證,加速的助力包括取消某些技能評估的程序。
然後他們也對於留學生畢業後越來越難拿綠卡表示不妥,首席執行官Catriona Jackson說:「我們的世界一流大學每年吸引數十萬國際學生,但只有28%的人使用他們的畢業後工作權利(應該指申請485工簽),只有16%的人成為永久居民。」
因此建議應該為長期留在澳洲但未成為永久居民或公民的人建立一種新的學生簽證類別,類似於紐西蘭人在澳大利亞學習的安排。
「與此同時,我們的全球競爭對手正在增加移民組合中國際畢業生人數以表彰他們做出的重大貢獻,而澳洲正在落後。」
另一個重要組織CEDA 澳大利亞經濟發展委員會
建議則是把原來的53900澳元 TSMIT 的門檻增加到66000澳元。
接著呢,重點照顧的人群應該是護理行業中技能較低但又必不可少的職位,應該給他們提供一種新的簽證。
例如說Personal care workers,他們的數據顯示護理類的畢業生僅有64%能獲得臨時工作簽證(這麼低嗎?還是因為他們也不需要獲得臨時工簽就可以過渡到PR?)。這個新簽證還可以填補老年護理行業的空白。
KPMG(小編就不用過多介紹了)
調查和分析則發現澳洲並沒有能很好的「利用」已在境內的人才隊伍,而如果增加(純)海外移民則能給經濟帶來數十億澳元的增長。
他們發現說如果未來五年內將凈海外移民總數增加265,000人,將使澳洲增加到350億澳元。
KPMG高級經濟學家Sarah Hunter博士表示他們模型與其他研究一致,表明從長遠來看,移民不會抑制當地就業或工資,而更新以技能為中心的移民計劃將為經濟提供推動力並提高實際人均收入。
目前已有多份遞交的submission建議為澳洲留學生提供更好的永居通道,KPMG的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
他們認為說澳洲的政策可能過於傾向於「吸引全球人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海外。但其實在激勵的人才競爭中,必須通過提供永居權來提高對留學生的吸引力度。留學生能對澳洲各行業做出的貢獻,以及更好的適應能力,也多次被提到了。
連反對黨的移民發言人Dan Tehan也對9月份讓國際學生在澳洲停留更長時間的計劃表示歡迎,稱衛生服務行業畢業生將受到歡迎。
好多機構都建議新簽證,好多組織都為留學生髮聲,好多聲音說要更好的永居通道,這風向不錯不錯,接下來應該會聽到更多積極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