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列舉學生時代最討厭的事情,體測一定榜上有名。
雖然我本人已經畢業多年,但每次回想起體測,直到現在還心有餘悸。
再加上每年的某個時候,都能在網上看到學生們對體測的吐槽.....
體測是一項怎樣的測試呢?
就是說,本來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結果體測完後腰酸背痛腿抽筋,元氣大傷。
第二天,如果你看好多人從宿舍樓或者教學樓,手扶腰,一瘸一拐的下樓,那準是這幫學生昨天體測了。
身體不好的,體測完往往一身的不舒服。
有時候,跑得一身難受後,拿第一的還不是你。
甚至有可能不是個人,而是....
學校里的小白。
又或者,原本能跑個前幾,結果一開跑,鞋掉了。
此時是繼續跑還是彎腰穿鞋,這是個問題。
繼續跑吧,這腳丫子受不了。
停下穿鞋吧.....這可需要好幾大秒呢好不!
本以為800米是最容易翹掉或者延遲的,但恰恰相反。
明天要下雨,但你也一定要在明天下午去跑這個800米。
立定跳遠,立定了,有沒有跳遠另說。
在這樣艱難的大環境下,假如一不小心拿到了個不錯的分數,便恨不得昭告天下人——自己跳遠跳了2米。
有時候,體測的困難與完成度無關,和尊嚴有關。
比如坐位體前屈,脫下鞋子的那一剎那,我選擇即日起移民火星。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體測啊!
我身體真的很健康,我只是不愛跑步,為什麼要這麼折磨我?!!
人家都說跑步可以釋放壓力,跑起來可以釋放多巴胺,可以快樂。
但為啥我沒有,我跑起來只想死?
有些人考到最後,連老師都看不下去了。
最絕的是,不知道為何,體測測出來的身高體重永遠和自己測的不一樣。
相信看到這樣的評論,185的男生們已經開始恐慌了。
體測報告一出,身高那裡寫上180甚至175,就問你氣不氣。
直到最後,體測的陰影深入骨髓,導致很多學生只要一聽到「體測」倆字,甭管體測還有多久開始,測前焦慮先安排上。
再後來,一些學生開始動起了「代測」的心思。
結果用力太猛,請來了體院的學生,然後就翻車了。
也有相信科學,在網上到處尋找體測小竅門,試圖臨時抱佛腳,輕輕鬆鬆拿下體測。
我隨便找了一份800米攻略,仔細看完了上面的所有技巧。
嗯,我的大腦說它記下了,但我的胳膊對我說我想得美,而我的雙腿說你給爺爬。
代測不能代,跑又跑不過,體測,我到底該那你怎麼辦?
縱觀所有體測技巧,無外乎一點:平時加強鍛煉,體測時候不慌。
事到如今,平時也別整天平躺在宿舍了,偶爾也稍微活動活動,出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讓自己的肌肉運動一下。
畢竟我們總不能又不會讀書,身體又不好,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