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移民冷數據| 五年100萬"移民"定居澳洲,海外人口比例最高不是新/維,中國與印度PK史!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今天發布了 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的新分析結果,主要是關於人口多元性的。
結果顯示,出生在海外的第一代移民和在澳洲出生的第二代移民的比例穩步增長。
在1911年澳洲首次的人口普查中,出生在海外的第一代移民的比例為不到20%,時隔110年後,現在這個比例達到30%,相較於2016年那次人口普查,又增加了4%。
雖然比例可能沒有增加很多,但是再乘以人口基數,意味著2021年這次人口普查中發現在澳洲有超過700萬人是出生在海外的。現在澳洲大部分人口都是移民或者移民的後裔。
對比2016年和2021年兩次人口普查(5年時間)
-有超過100萬人移民澳洲
(這裡說的是人已在境內的非本地出生人口數量,跟移民批簽配額是有出入的,有的人可能已拿到綠卡幾年再來定居,也包括能長期定居的,但不一定是綠卡)
-其中23萬人是從印度來,排在第二是中國,13.7萬人,還有7.1萬人原本在尼泊爾
-從族裔來說,前五的族裔保持一致,第一是英國人的33.0%,華人排在第五,佔比有5.5%
-除了英語之外,普通話是在家使用的最常見的語言,有接近70萬人在家講普通話
各州2021年海外出生人口的比例:
-第一名不是新州或者維州,而是西澳的32.2%,遠領先於其他州
-維州與新州的比例相近,分別是29.9%和29.3%
-比例最低的是塔州,遠低於其他州,只有15.3%
-其他州都在20-30%之間
再看各州海外出生人口50年的趨勢:
-新州近年的增速比維州快,但維州「底子」比較好,現在兩大州是齊頭並進
-各州整體趨勢都是往上,但像南澳、北領地、堪培拉,中間是有降低的波折的
-塔州雖然比例還是最低,但近5年增長了3.3%,可知道1971到2016才增長了1.8%,好長一段時間都是零點幾的緩慢增長(還是留學移民州擔政策給力呀)
-西澳的海外出生人口比例一直都排在第一(是不是有點驚訝?)
下圖是海外出生人口比例最高的區域:
華人看著是不是很熟悉,悉尼的Auburn、Strathfield - Burwood - Ashfield,還有墨爾本的City、Monash,以及布里斯班的Sunnybank,都是華人聚居地。
下面這個圖是50年以來,海外出生人口前五來源國的變化和趨勢
-中國和印度進入快速增長勢頭的時間段基本是差不多,但總體上印度更加「猛」,特別是近5年,拉開相當大的差距,印度的增長比例是47.9%,中國是不到10%
-菲律賓和尼泊爾(後者這次還沒進入前五)已經「抬頭」,只是總數量仍然比較少
-英國和紐西蘭,不言而喻了,只是近年來紐西蘭趨勢也在放緩
插一個題外話:義大利移民的興衰史
五十年前,海外出生人口來源國第二的位置屬於義大利,因為政策和歷史的原因,在1947年到1976年期間有36萬義大利移民來到澳洲,但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原本已來到澳洲的義大利出生移民的離開,逐漸比新進入澳洲的人多了。
義大利出生的人口數量在1971年達到峰值的290,000人,到2021年降低到163,000人,而且這部分人的年齡中位數是72歲。
不過這批人顯然在澳洲已經生根發芽了,有義大利血統的澳洲人的數量從2016年的100萬增加到2021年的110多萬。
像是馬爾他、希臘,很多歐洲國家都是這樣的趨勢。
澳洲是妥妥的移民國家已經無可爭議,有時看著這些曲線還是挺有趣的,數據上零點幾的小小變化後面,可能代表著一個個重大的政策轉折,每個數據變化,當時都影響著成千上萬的家庭。
同時也反映了歷時性事件的發生,例如2026年(應該是下個普查年)能交出什麼樣的「成績單」,就要看接下來四年有沒有加倍努力了,畢竟有個不太好的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