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收益率飆升,特朗普想要掀桌「化債」,中國偏不讓
特朗普和中國打「關稅戰」,結果美債全盤遭了殃。
過去這幾天里,全世界的目光,都被中美在關稅問題上你來我往的博弈給吸引住了。不過,在全球投資者眼中,在關稅之外,這一輪博弈里,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點,那就是美國國債,尤其是十年期以上的國債。
在中美交手正酣的時候,美債市場傳出了一個非常不尋常的信號——持有美債的大買家正在向市場拋售長債。受這一輪拋售行為影響,市場上十年期和三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摸到4.5%。
這裡,首先得解釋一個概念,就是美債收益率跟美債價格是呈反比的。美債收益率的計算邏輯,是債券價格下跌,此時入局購買收益更高,所以收益率就更高。反過來,債券價格上漲,收益率就會變低。
因為美債是不記名的,目前也沒有外國實體出來「認領」究竟是誰在拋售美債。不過,市場的這種反應,顯示投資者對美國未來發展不看好,這一點是板上釘釘的。
當然,對於特朗普來說,其實還有個更麻煩的事情——美債收益率暴跌,證明他「用低息債置換長期債」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了。
要說明這件事,首先得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特朗普對全世界發動這一輪關稅戰,究竟是為了什麼。
要搞清楚這件事,就得回頭看今年3月,華爾街瘋轉的那一份海湖莊園協議。這份協議的一個核心目標,就是美國要在霸權坍塌之前,動用自己手頭的所有金融、安全資源,逼迫全世界和美國達成一份「不平等協議」,塑造更有利於美國的一套經濟和安全運作模式。而其中,一個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要讓美國成功實現債務重組。通過威嚇的手段,逼迫其他國家「認慫」,把手頭的美債,尤其是長期債,從前幾年的高息債置換成低息債。
過去幾年,美國在美聯儲維持高息的情況下,接了一大堆債務。在本來就已經債台高築的情況下,積累起來的巨額高息債很有可能成為壓垮美國財政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特朗普的目標,就是在揮動關稅大棒毆打全世界之後,和每個「不敢招惹」美國的國家單獨談判,並提出兩個要求——第一,在美國不點頭的情況下,不能拋售美債;第二,美聯儲降息放水之後,要把手頭的高息債券置換成低息債券。
這就是特朗普想出來的、空手套白狼的化債之法。
特朗普之前放話,說要第一個和日本談判,就是這麼個原因——因為日本如今是美國海外美債的最大買家,而且因為有美國駐軍,是個好拿捏的軟柿子。這也是為什麼,越南找上門求和之後,特朗普的「國師」、白宮經貿顧問納瓦羅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還不夠」。
當然,這麼做會摧毀美國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信用。但還是那句話,6月,美國的6.5萬億美債就要展期了,火燒眉毛了,特朗普也沒工夫在意自己的吃相是不是太難看。
但是,如今,中美這一輪關稅博弈下來,美債的收益率不減反增了。其他國家也並沒有成功地被他的關稅大棒威嚇到,也就更不可能犧牲本國利益,配合美國那份離譜的「化債」方案。等到今年6月,6.5萬億美債展期的時候,它的高息,會成為壓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上的巨大陰影。
美債收益率觸及4.5的高點,證明中美這場賭上國運的經濟博弈,中國已經贏了。全球投資人開始無視美國警告,在市場上拋售長期債,這一點也證明,對於美國接下來要面對的麻煩,全世界心裡都各自有本明白賬。特朗普既然想要賭,就得有願賭服輸的覺悟。
當然,考慮到距離6月還有一段時間,未來,不排除美國更賣力「作妖」的可能性。不過,最猛烈的攻勢我們已經擋下,接下來,美國就算有心「瞎折騰」,恐怕也沒有那個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