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空鐵兩網協同步子應邁得更大一些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何銘亮

圖片來源:春秋航空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是我國近年來一大戰略,而鐵路、航空兩網協同正成為航空公司們希望加快推進解決的問題。

3月5日,時代財經從春秋航空獲悉,2025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提交了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入境游)、將加強空鐵「兩網融合」納入國家「十五五」發展規劃等相關建議。

王煜指出,目前我國現代化鐵路、機場體系正迅速形成,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兩網分離,即高鐵站和樞紐機場分開建設,使樞紐機場與通達高鐵的城市連接能力削弱,不利於國際樞紐打造。

自中國鐵路提速後,有中轉旅客通過高鐵到達中轉地後卻發現,高鐵站和樞紐機場往往相距較遠,無法直達,即便兩者間有連接快線,也需多次換乘,極為不便。

王煜在3月5日的線上溝通會上對時代財經表示,原來重慶到成都、西安,西安到鄭州的航線非常火,都是高客流量的航線,但高鐵開通後航空客源大幅減少,相應航班就停掉了,原本到西安、成都、重慶這一帶的航空網路就沒有了。

以濟南-北京-紐約為例,濟南、北京相距約400公里,未通高鐵前,濟南旅客只需購買1套北京中轉機票,就能便捷到達紐約。開通高鐵後,濟南-北京段的航空運輸基本退出市場,旅客只能先乘高鐵至北京南站,再由其他交通方式轉乘至首都機場,其間路程約40公里,耗時約1至1.5小時,時間成本大幅增加。全程還需轉換3種交通工具,多重安檢,既額外增加費用,又舟車勞頓,便捷性大大降低。

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旅客就會放棄在國內樞紐中轉,轉而直接購買1套從濟南經日韓等境外樞紐中轉至紐約的機票,客源外流,不利於我國國際樞紐建設。

「如果機場和高鐵站沒有修建在一起,將會給旅客帶來不便,也不利於發展綜合交通體系。目前上海虹橋機場、成都天府機場、蘭州機場(空鐵聯運)都比較好,但還是比較少,希望相應的兩網協同一致『步子』邁得更大一點。」王煜補充稱。

因此,王煜建議將加強空鐵「兩網融合」納入國家「十五五」發展規劃。綜合考慮政治、經濟、人口、產業等因素,使兩網乃至多網客流高效「集疏運」,形成相互支撐合力,打造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交通樞紐,尤其樞紐城市,儘可能「多站合一」。

另外,王煜今年相關提案也繼續關注入境游。

2024年僅免簽入境外國人就高達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大量國外博主、遊客通過手機鏡頭把真實中國傳回各國民間,又通過他們向各自親朋好友傳播。許多抹黑謠言不攻自破,發揮了巨大的民間外交作用。

王煜在調研中發現,外國人對來華入境游普遍存在「不願來,不敢來,不方便」三個方面的問題,主要還是源於誤解、未知和習慣問題。比如外國人在華無法登錄國外信用卡和支付公司的網站和app,不能給支付寶轉款,支付仍不夠方便;許多境內ota、快遞等頭部平台,不支持使用護照和外國人名線上預訂國內段機票或快遞服務等。

「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從擴大免簽政策範圍入手,加強旅遊市場秩序管理、推進旅遊接待體系便利化建設。持續改善網路環境、入境遊客手機支付、境內機票等線上預訂、路牌外語翻譯、如廁(按比例2:1或者3:1,增設一定的坐廁並配備必要的消毒設備)等各服務環節的便利性。」王煜稱。

隨著近來免簽政策越來越多,春秋航空方面也感受到外國人入境的旅客結構發生了變化,比如周末來上海打卡旅遊的韓國人比較多,有個別周日的上海到釜山的航班上,韓國籍旅客佔比一度達到80%;又如冰雪遊方面,春秋航空的泰國到哈爾濱航班上,45%的旅客均為泰國籍,隨著免簽政策越來越多,也有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