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協議達成:美權力交接推動,哈馬斯外援盡失下的無奈選擇

談判了幾個月之後,以色列和哈馬斯終於達成了停火協議。對於戰火頻繁的中東來說,這是難得的好消息。

前幾個月,由於在停火協議上存在重大矛盾,哈以雙方僵持不下。如今雙方卻較為快速地達成了協議,為什麼呢?

就以色列方面而言,主要是遭遇了美國施加的巨大壓力。

美國正處於新舊政府交替期,拜登希望在卸任之前爭取一筆大的外交遺產,而特朗普也想在上任之際顯示出其能對國際格局、地區熱點產生重要影響,兩人都向以色列派遣了特使,共同向以色列施加壓力,迫使以色列早日接受停火方案。

與此同時,埃及、卡達等地區國家也在積極主動展開外交斡旋,幫助構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溝通橋樑,保證了雙方對話和溝通的持續,推動了停火協議的達成。

另外,以色列國內輿論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打了一年多的戰之後,以色列國內厭戰情緒高漲、要求停戰議和、帶人質回家的呼聲日益高漲。前一段還有約200名以色列士兵發表聯名公開信,呼籲在加沙停火。他們在信中說,如以色列政府不能實現停火,他們將停止戰鬥。

重重壓力匯聚在一起,讓以色列高層意識到,戰爭是無法繼續下去了,必須儘快達成停火協議,讓人質們安全回家。

就哈馬斯而言,遭遇了高層領導人被團滅、黎巴嫩真主黨被以色列打殘、敘利亞政府更迭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條件下,哈馬斯已經基本失去了外援,不僅贏面越來越低,連自己能否生存下去都是個嚴峻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哈馬斯雖然依舊手握一些人質牌,但是已經無法跟以色列繼續強硬下去。

據以色列方面表示,哈馬斯放棄了先前提出對加沙地帶和埃及邊境費城走廊的新要求。哈馬斯放棄這個條件,基本消除了哈以停火的最大障礙。

還有一點,特朗普的威脅也實質性地影響到了哈馬斯。特朗普曾威脅稱,若哈馬斯在他上任前不釋放人質,該組織會「大難臨頭」。「哈馬斯很可能會把這番言論解讀為一個信號,即美國將在衝突中,不再對以色列設限。」

因此,哈馬斯不得不見好就收,趕緊跟以色列簽訂停火協議。

不過,哈以雙方雖然簽署了停火協議,但是我們也不要高興地太早。哈馬斯跟以色列之間仇深似海,彼此之間的敵意根深蒂固,就算現在簽訂了停火協議,但是未來任何一方都可能打破協議。只要巴勒斯坦沒能成功建國,那麼巴以衝突依舊會長期持續下去,目前來看基本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