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上升,最高法:嚴懲詐騙老弱人群等犯罪

南都訊記者劉嫚 發自北京 1月13日,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表示,要準確把握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對諸如詐騙老弱人群、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藥品、坑農害農等犯罪必須嚴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係,形成「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對此,張軍要求,應堅持依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司法要運用法治力量保障市場秩序得到公平、普遍地遵守,依法嚴懲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

「當前經濟形勢下,一些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有上升趨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張軍介紹,2024年,串通投標罪收案同比增長56.5%,侵犯著作權罪增長47.5%,貸款詐騙罪增長33.9%,假冒註冊商標罪增長26.3%,非法經營罪增長23.9%,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增長18.8%,合同詐騙罪增長18.1%。

張軍表示,要準確把握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不僅要看犯罪造成的財產損失等有形危害,更要注重其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破壞、影響等更深層次危害。對諸如詐騙老弱人群、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藥品、坑農害農等犯罪必須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