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請中國幫個忙,助美方一臂之力,好讓俄烏儘快坐上談判桌

日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跟法國總統馬克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巴黎進行了一場三方會談。這次會談持續了約30分鐘,整體是富有成效的,三方都希望俄烏衝突能夠儘快結束。

特朗普也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了,呼籲立即停火併開始談判,他還尤其提到「中國可以提供幫助」

特朗普、馬克龍、澤連斯基三方會面

眾所周知,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中國始終秉持著公正客觀的立場,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

中方不僅提出過「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文件」,也跟巴西、印尼等國聯合倡議,成立了烏克蘭危機「和平小組」。

特朗普此時突然主動提到中國,還想讓中國在這件事情上幫幫忙,反映了三個現實:一是中國在推動俄烏和談一事上的積極作用不容忽視。

過去幾年間,中國派出特使對歐洲展開穿梭外交,身體力行的推動政治化解決烏克蘭危機,這些努力國際社會都看在眼裡,即便是美國也無法忽視。

二是美方想要中國對俄羅斯發揮影響力,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或許可以勸得住烏克蘭,但不一定攔得住俄羅斯,所以想憑藉中俄之間的特殊關係,讓中國出面,幫忙勸勸俄羅斯。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

但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中俄發展雙邊關係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俄羅斯也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自己有能力對當前局勢作出判斷,不需要我們施加什麼影響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或許是美方想要藉助中國的國際信譽,為推動俄烏停火做擔保。

美國這些年在國際上的做法,已經對自身國際信譽造成了影響,也嚴重損害了美俄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略互信。

如果只是由美國和歐洲牽頭,推動俄烏停火談判的話,這種談判不具備廣泛代表性,很難取得普京的信任,俄羅斯未必願意重返談判桌上,即便是談了也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甚至事後還會有違約風險。

俄羅斯總統普京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大國,最好還是能夠取得俄羅斯信任的大國,出面來做擔保,或者參與談判進程,讓和談更具代表性。

所以說,基於以上3個原因,特朗普直接點名中國,希望中國能夠在推動俄烏和談一事上提供幫助,這實際上也是站在美國自身利益的角度上,作出的表態。

從我們自身的立場出發,中方歡迎一切有利於和平的努力,也始終都在儘力勸和促談。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只能發揮一個粘合劑的作用,在合適的時間推動和談,俄烏要想實現真正的停火,還需要衝突相關方達成一致意見才行。

而且還需要考慮的一個情況是,即便俄烏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了,這份協議能否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這是一個值得檢驗的問題。

中方曾派特使訪問烏克蘭

停火併不意味著衝突徹底結束,持久的和平需要各方共同遵守條約,不止是俄烏雙方,還有美歐等國,也要拿出實際行動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