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專家出任國防部長,普京用意何在?

俄羅斯新任國防部長、原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

開始第五個俄羅斯總統任期的普京日前公布了他的新內閣名單,其中最出人意料的是國防部長人選的變動。已擔任近12年國防部長的紹伊古轉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防長一職改由此前的第一副總理別洛烏索夫擔任。

眼前,俄烏戰事仍然膠著,俄軍正向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區域發起新的攻勢,意在烏境內建立「緩衝區」。普京指定一名文職經濟專家出任與戰事息息相關的國防部長,用意何在?

別洛烏索夫生於1959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經濟專業,其後幾乎全部經歷都與經濟直接相關。2006年開始擔任俄經濟部副部長前,一直在經濟研究機構任職。2020年1月,他由俄總統助理轉任第一副總理,期間經歷了持續至今已兩年多的俄烏之戰。

紹伊古生於1955年,明年將滿70歲。1993年,紹伊古由預備役上尉被直接晉陞為少將,其後長期擔任俄羅斯緊急狀態部部長,期間還曾擔任俄副總理,直至2012年被普京任命為國防部長。

「防長換成經濟學家——這個經濟學家可不是普通的經濟學家。別洛烏索夫由上屆政府第一副總理轉任防長,看上去降職,其實是委以重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韓璐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說,作為計劃經濟學家,俄烏衝突後,別洛烏索夫在應對西方制裁、推動經濟復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防長實際上是「戰事總協調人」,是戰時後勤部長,需要集中力量推動搞軍工生產,給前線提供足夠武器裝備和彈藥的同時,還要帶動國內工業生產,提高經濟增速,與西方和烏克蘭拼消耗。

軍事專家宋忠平表示,選擇文職國防部長,透露出將聚焦國防經濟的信號。因為打贏俄烏軍事衝突已不只是軍事問題,更是一個較為嚴峻的經濟問題,做好國防經濟的管控至關重要。紹伊古並非經濟專家,但俄羅斯已轉入戰時經濟狀態,國防等強力部門的預算已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需要更好地管理。經濟學家出身的別洛烏索夫擔任過副總理,更了解如何統籌安排國防預算,以及如何讓俄羅斯的軍事體系既在衝突期間發揮作用又不至於影響經濟發展。

對這一人事變動,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坦言,確保國防支出符合國家整體利益至關重要,這是普京希望由一位具有經濟背景的文職人員擔任國防部長的原因。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紹伊古與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分管統籌與指揮。此番內閣改組,格拉西莫夫留任俄軍總參謀長,而原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出任總統助理。韓璐指出,除防長換人外,普京新任期人事調整總體不大,證明他滿意上一任內閣的工作,特別是在有效應對制裁、維護國內穩定方面。

「對我們來說這是個非常糟糕的消息。」烏克蘭經濟學家庫希擔憂地表示,別洛烏索夫出任俄羅斯防長,一切正朝著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活動急升和俄羅斯軍工生產增長的方向發展。

更換防長的同時,俄軍正在對烏克蘭東北部的烏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發動猛攻。5月10日起突然掀起的這一輪攻勢被普遍認為意在開闢第二戰線、建立「緩衝區」,讓已在頓巴斯地區疲於應付的烏軍一時難以招架。人事變動與新的攻勢同時進行,是否意味著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中開始採取新的策略?

宋忠平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分析,格拉西莫夫在衝突初期執行了針對基輔和哈爾科夫等大城市的全面進攻,現在在俄軍再次進攻哈爾科夫的時刻留任總參謀長,表明普京要藉助其經驗在哈爾科夫區域建立「緩衝區」並完成拿下整個頓巴斯地區的特別軍事行動目標。

韓璐指出,格拉西莫夫留任證明俄軍在戰術上不會有太大變化:重在拼消耗,打持久戰,反制西方對俄的消耗戰,把西方拖在烏克蘭的「泥潭」中。目前來看,歐盟已下決心在支持烏克蘭的道路上堅持到底,而俄羅斯期待的是一旦西方無法堅持下去,就會逼迫烏克蘭與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