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突然撤軍意外還是必然?聯合國、哈馬斯、伊朗,誰才是關鍵

以色列突然從加沙南部大規模撤軍,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這場持續了半年之久的戰爭,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國際社會的壓力,讓以色列不得不收手?

聯合國安理會3月25日通過決議,要求在齋月期間立即在加沙地帶停火。此外,4月1日以軍空襲造成多國援助人員死亡,使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態度發生重大變化。

在國際輿論和外交壓力下,以色列不得不考慮戰略收縮,以避免被進一步孤立。

但以色列真的在乎國際社會的看法嗎?多年來,聯合國多次譴責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做法,但以方似乎並不為所動。這一次,真的是國際壓力發揮了作用,還是有更深層的考量?

戰爭陷入僵局,以軍疲於奔命?

據媒體報道,以軍在汗尤尼斯地區遭到哈馬斯的多次伏擊,造成大量傷亡。

以軍方面已有604名士兵陣亡,3193人受傷。而在加沙一方,超過3.3萬人死亡,230萬人口中有190多萬流離失所。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

以軍在汗尤尼斯作戰4個月,卻難以摧毀哈馬斯武裝,解救被扣押人質。長期消耗戰讓以軍疲憊不堪。

與此同時,以色列北部與真主黨的衝突升級,更多兵力被調離加沙。綜合種種因素,以軍選擇撤出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戰爭真的結束了嗎?就在以軍宣布撤軍的當天,哈馬斯仍在向以軍發射火箭彈。雙方的深層矛盾並未化解,停火協議也尚未達成,局勢恐怕還遠未平息。

伊朗虎視眈眈,以色列豈能腹背受敵?

4月1日,以色列對伊朗在敘利亞的大使館實施空襲,導致包括兩位革命衛隊指揮官在內的數人喪生,此舉激起了伊朗的強烈憤怒。

伊朗發誓要對以色列進行報復。面對伊朗咄咄逼人的態勢,以色列豈能在加沙陷入泥潭,腹背受敵?

有分析認為,從加沙南部撤軍,是為了騰出手來應對伊朗的威脅。以色列需要重新部署兵力,準備應對更大的危機。畢竟,伊朗才是以色列眼中的頭號威脅。

而伊朗真會對以色列動手嗎?雙方多年來劍拔弩張,卻始終沒有直接開戰。這一次會例外?以色列對伊朗的擔憂,會不會有些過慮了呢?

結語

以色列從加沙南部突然撤軍,看似意外,實則冷靜分析後並不難理解。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真的就此划上句號了嗎?

國際社會的呼籲、戰場上的僵局、伊朗方面的威脅,哪一個才是壓垮以色列的最後一根稻草?

戰爭的陰霾還未散去,和平的曙光仍未到來。以色列撤軍的真正原因,也許還有更多未知的謎團有待揭曉。你怎麼看待這次撤軍行動?以色列接下來會有什麼動作?


#以色列為何突然撤軍#